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习性共返回2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滇南方物談——土蜂和七里蜂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5期  作者:移山 出版时间:1985-12-25
    关键字: 滇南蜂类 历史传说 土蜂习性 七里蜂习性

    滇南的蜂類至多,記得有一年的秋季,僅僅把誤闖入我的書房,而被捉來製成標本的,就有三四十種之多。內中有土蜂、黃蜂、胡蜂、竹蜂、細腰蜂、沒食子蜂、酸蜂、油蜂、馬蜂、夜蜂等等。蜜蜂之多,自不待言。在這衆多的蜂類當中,邊地土人最感興趣的要算土蜂。因爲土蜂的幼蟲(卽蛹,邊地普通稱爲蜂兒)的味道很美,被視爲下酒佐餐的珍品。如果挖到一窩巨大而蕃庶的土蜂,其蜂蛹往往有一二百公斤之夥。參與燒挖蜂蛹的人們,不惟各家都得大快朶頤,多餘的蜂蛹,尙可貨賣大把金錢,以充其他的用途,...

  • 文章沙漠之舟——駱駝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3期  作者:塞夫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骆驼 往事回忆 习性 驼绒

    當六十八期陝西文獻刊出之前,筆者選擇了一幅「唐三彩鳴駝樂隊俑」的照片作爲封面。由此一幀攝影上,可以反映出李唐之世歷史文物昌盛的一面;進一步也顯示出,在駝背上侷促的週遭裡,竟可容納四位吹彈手的成員,是何等逼眞而具藝術感的畫面。又在不久之前,因看一位友人的畫展,在新生報八樓畫廊觀覽過後,順道也欣賞了隔壁的陶藝陳列,內中置有一份類似的摹仿陶作,其酷肖處幾可亂眞,隨即感到,在駝背的咫尺天地裡,散發出如此高雅的自然氣氛,着實感人。經過兩次的接觸以後,難禁勾引起我對...

  • 文章拱鼠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14期  作者:張逸志  出版时间:1973-07-15
    关键字: 乡野趣闻 拱鼠习性

    四月三日,「中副」所刋盧克彰先生大作「擷雲小記」中,報導南部橫貫公路的向陽,「在一二六K附近的小範圍裏面,有一種異珍罕見的金毛鼠,經態與松鼠相似而略小,毛色細潤,遍體金光閃閃。協建大隊的趙副大隊長曾經捉到過幾隻,但都沒有養活……。」讀後甚覺欣慰,離開家鄕二十多年未再飼養和見過的小動物,如今寳島上竟會也有出產。這種金鼠,學名叫作拱鼠,在家鄕關中各地叫作黃鼠;其尾毛也比松鼠的略細略短,是一種夏出冬伏,極爲玲瓏馴順的小動物。牠們都棲居於郊野田埂和墳墓附近的地洞...

  • 文章福州疍民考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 第2期  作者:仰青  出版时间:1968-06-10
    关键字: 疍民 来源考证 生活状况 文化习性

    则又当别论。疍民之服装,与岸上平民无甚差异;惟女人之髻,则挽成螺形。谓之田螺髻。与岸上之妇女绝然不同。此或系象征彼等与螺蛤为缘乎?疍民在民国以前,被视为贱民,不能参加考试,进入仕途。而至民国成立,在法律上,已得与一般国民有同等之权利与义务,其社会之地位,精神上已无轩轾矣。㈤ 疍民之习性疍民虽被视为低贱;但其性颇好淸洁。欢其所住之大小艇只上,均洒扫干净,一尘不染。此亦由其环境使然;盖其艇分即是水,洗涤便利也。因其善于洗扫,故每逢年节及大者事,岸上之人常雇其担任

  • 文章虎年話虎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5卷 第6期  作者:王輔羊  出版时间:2009-12-01
    关键字: 虎年 生肖 老虎 生活习性

    民國九十九年二月十四日這一天開始,人們送走了己丑牛年,迎來了庚寅虎年,這一年也是西曆二〇一〇年,黃曆四七〇七年,佛曆二五五四年,孔曆二五六一年。且看滿紙虎言吧!虎,野獸名,通稱老虎。哺乳類,貓科。毛黃褐色,有黑色橫紋。性凶猛,力大。慣於捕食別的野獸,有時也會殘害人畜。老虎常因其體型大小外貌不同因而分成許多種。最大的西伯利亞虎重達六百五十磅,從鼻間到尾端全長約三到四公尺,是貓科動物中體型最龐大的一種。印度孟加拉虎體重約三百到五百五十磅之間,體型與獅子不相上...

  • 文章大熊貓(封底)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54、55期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大熊猫 国宝 产地 形态习性

    被譽爲「國寶」的大熊貓,現在世界上僅存於我國甘肅、四川、陝西接壤的局部山地,數量稀少,。極其寶貴,是國家最重要的一類保護動物。隴南文縣白水江自然保護區是甘肅唯一的大熊貓分布區,也是全國最重要的大熊貓保護區之一。大熊貓外形似黑熊,體肥,頸短,尾小,四肢長度幾近相等,被毛爲黑白二色,以白色比例較多。兩前肢的黑色部分沿肩帶伸向背面,至背中線相連構成一條黑色環帶;頭、腰白或灰白色,腹部灰白或黑棕,臀部污白色。大熊貓性情溫順,活潑可愛,憨態可掬,是世界動物園中最受...

  • 文章总统训词「整理文化遗产与改进民族习性」心得报告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3期  作者:王和聲 出版时间:1975-04-01
    关键字: 训词 文化遗产 民族习性 心得体会

    民族文化与民族习性两者都与民族历史相关,而甚密切,同时又体现于现在的社会生活中,一个民族文化遗产自为该民族历史的精华,而其习性乃是根胎于一种历史的流传,随时间空间的演变,而徐徐变化,民族习性乃是整个民族生活习惯和思想方式之历史的凝聚与结晶,源远而流传绝不是无根的,而这个民族的文化遗产恰就是它的优良习性的根。所以文化遗传和民族习性虽然是两物,而事实在实质上乃是一物的两面。文化遗产与民族习性二者的关系即如上述,那麽,整理文化遗产与改进民族习性也就不是分离

  • 文章詠蘭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孫愛琴  出版时间:2002-09-01
    关键字: 咏兰 生活习性 高洁品质 以物喻人 咏物诗

    幽谷香蘭展麗容,靑條芽吐小花紅。欣觀對案思潮湧,美德高標君子風。

  • 文章五色島拍攝甘苦談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19期  作者:曾鄂生  出版时间:2009-12-01
    关键字: 五色鸟 外貌习性 准备工作 摄影 经验体会

    在树林中是绝佳的保护色,所以如果不知道五色鸟的习性、分辨不出他的叫声、找不到他筑巢的地方、不晓得他繁殖的季节,那么即使你在五色鸟生长、活动的地区,仍然不易发现它们的踪影。我在四年前十二月的一个下午,首先在左营海军四海一家的庭园内一棵艳紫荆的树上发现一对五色鸟,当时我使用D-70S的数位相机,Sigma 600mm定焦反射式镜头,在十公尺之内的近距离拍到了不少美丽的画面,可惜的是在回家后吃晚饭时,不小心把十余张未处理的照片,在电脑中给删除了,幸运的是最精采的几张

  • 文章蛇年談蛇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4期  作者:涂浩瀾 出版时间:2001-05-01
    关键字: 蛇年 种类 生活习性 有毒蛇 无毒蛇

    修水 涂浩瀾已年生肖爲蛇,故已年又稱蛇年,民間以蛇爲小龍。生肖屬蛇者,倘有人問其生肖,則多以屬小龍,而不曰肖蛇,蓋蛇多爲人所惡的動物。蛇爲爬蟲類,俗稱長蟲,體圓筒形,無四肢,背部有細鱗,腹部有一片大鱗,無胸骨但有很多肋骨。行走時以肋骨推動身體向前伸縮,推動大鱗前移。口寬、齒細如鈎,舌細長前端分爲二歧從口向外出入很快。蛇的種類很多,大槪以有毒與無毒兩大類,在這兩大類中,大小顏色也有不同,也有四腳,也有兩頭的。有蟒:蟒爲蛇之最大者,稱曰王蛇。蝮蛇黃頷蛇赤練蛇...

共28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