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九一八事变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從抗戰歌曲談音樂的功能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29期  作者:姜文標 出版时间:1987-08-01
    关键字: 九一八事变 抗战 音乐功能

    浪潮。在诸多文艺类别中,音乐尤其担当非常重要的角色。自「九一八事变」起,全国各地北起兴安岭,南到珠江口,西自靑、康、藏,东至苏、浙、皖,每一人都在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鄕……」、「中华锦绣江山谁是主人翁,我们四万万同胞……」、「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无论男女老幼,大家都在唱!!靑年男子唱着走上战场,与敌搏鬪;靑年女子唱向前线,救伤抚残;小学生唱着走到街头

  • 文章霜殘湖海風猶冷石補天大義凜然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74期  作者:張過 出版时间:1985-01-10
    关键字: 昆明事变 诗文 九一八事变

    一月光黯淡,樹影朦朧,黎明前的夜色,在窗紗外緣,舖砌一片夢幻婆娑。敲動木魚,撞擊鐘磬,參雜陣陣佛聲歌韻。眞實的聲音,音聲相應,濺射窗緣,截破夢幻婆娑世界,截破樹影月光黯淡朦朧。誦唸一聲「阿彌陀佛」,可消滅八十億業得生西方淨土,佛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途得無上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菩提明鏡,着相離相,眞修有恒,每日淸晨,石補天將軍誦唸佛音歌韻三百,他不祈望可消滅八十億業得生西方淨土,他不祈望令離三途得無上力。他所祈願的是,仙佛慈悲,佑我民族,去來不...

  • 文章且説如詩如畫杏花村 預將杏花宮主許軍人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38期  作者:郭振武  出版时间:1979-07-15
    关键字: 杏花村 日本帝国主义 九一八事变

    華縣城南八里,鄭南峰山麓,有五十戶人家,名曰高家崖。村中老槐參天,爲鄕人講古品茗之所。村北杏園千畝,春季盛開,綺麗醉人。村南柿樹連株,秋後降霜,滿山紅葉。村東溪水湧瀉,柳色如烟,爲畫家寫生之處。村西綠竹密布,風景更佳。尤於月夜,更有淸影搖風,驚嚇睡鴉之妙。高家崖附近,名勝甚多,村東里許有泥窰,所產陶器名聞遐邇。東北二里,有甘露寺,莊嚴雅靜,爲佛敎聖地。其東少華山,峰巒嶮,雲靄如夢,爲本邑著名勝境。其西太平峪內,盛產銀砂,三十八年前,尙未開採。距銀礦不遠,...

  • 文章健廬隨筆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81期  作者:健廬 出版时间:1969-05-01
    关键字: 九一八事变 胡景伊 行辕审讯处 成都行辕报告 处决巨匪

    余前于记「胡景伊二三事」一文中,曾述及民国二十年九一八事变后景伊在重庆大发反动言论,为时任四川省党部委员彭纶(云谷)当众斥责,景伊当场道歉事。知者深佩彭氏之正气凛然,而彭氏则常自称边野之人(原籍古蔺县,在川滇之交,地较边僻),天赋强项,明知不合时宜,但无法改正,亦不便随世阿应云。玆再述其在四川省第十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任内逮捕巨匪罗义廷事。十五行政区公署设达县,辖达县,宣汉,万源,巴中,通江等数县,地接大巴山脉,土匪出没,地方秩序,素称扰攘。抗战

  • 文章九月雜感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42期  作者:富良 出版时间:1988-09-01
    关键字: 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 日本 赔偿 中秋节

    民國二十(西元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寇突襲犯我瀋陽北大營侵佔我國東北土地,這是日本人開始掠奪我們大陸國土的第一步。筆者當年雖只是一個居住在上海尙祇虛歲七齡的兒童,却也親見了成千上萬的愛國靑年學生在滬抗議示威遊行的大場面;以後年齡愈長,記憶印象愈顯。接着是入學受敎育不久遭逢抗日戰起,跟着大夥整日高唱那首「……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脫離了我的家鄕,抛棄那萬千的寶藏,流浪!流浪!整日價在關內流浪!那年?那月?才能够囘到我那可愛的故鄕?……」這就...

  • 文章王大任民國三十年抗戰日記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1卷 第3、4期  作者:王大任 出版时间:2001-06-01
    关键字: 王大任 日记 诗词 九一八事变 抗日战争

    尚无消息,为之悬悬不已。余立即返家中回信,告以北上探询天伦消息之决心。今日共收信一、云鹏转来二弟家信一封。二、收黄复生来信一封,黄君刻任特党部执行委员执务。三、收老友肇雷信一封。计共四件,发信两件。十八日九一八十周年纪念九一八事变瞬届十年,回忆此十年之流浪生活历历可案。民国廿年事变之夜余在辽宁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隆隆炮声夜余从梦中惊觉,越二日与友人戚魁芳等逃难回乡,其中使予不能忘怀者,为客寓于农家孤舟过渡,乡曲听民众之舆论中途与良友分袂至今犹往来于予之心目,余

  • 文章松花江的浪(續)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6卷 第2期  作者:趙淑敏 出版时间:1995-12-01
    关键字: 江心怡 金生 老叔 日本人 九一八事变

    説完,不要老叔送她,江心怡快步走了。金生不説話,想聽老叔的説法。金生始終不相信有人打電話到報館恐嚇,又有人跟蹤,全是因爲情仇,不會那麼單純。偏偏江心怡那麼以爲,老叔也附和。「金生,你説得對!不那麼單純,也不全因爲我寫文章,還有別情。可是不能跟你江姑姑説,可以給你知道的,不能給她知道!」原來老叔除了常寫文章與日本人針鋒相對,對漢奸諷刺撻伐,還與關外有連繋;宋三叔、朱大叔都參與其事,時常需要聚會,由於他們各人都有家眷,就在安兒胡同高家。自從塘沽協定簽定以後,...

  • 文章偶得先岳父陳石先生年少時詩作一首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123期  作者:毛育剛 出版时间:2015-02-01
    关键字: 杭州西湖 九一八事变 卢沟桥事变 《北征日记》 陈诚

    该年先岳父已自浙江法政专校(相当于今之学院)毕业,因在校主修商科,原欲就业金融界,以援引无人,而就杭州之江日报编辑之职,颇感失意,特赋此二诗一吐为快。是年先岳父正值二十四岁之英年,早已不是意气风发不识愁滋味的少年。因此,《征途漫草》诗作所咏,大都是一九二五年就业之初数年,在杭州生活的各种感受,以及一九三一年东三省「九一八事变」与一九三七年河北「七七卢沟桥事变」相继发生后之国仇家恨,字里行间无处不表露一个热血青年爱国忧民之情怀。例如得悉东三省「九一八事变」后

  • 文章「九一八」與「松花江」上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5期  作者:王景明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九一八事变 松花江 柳条沟铁路 张学良 七三一细菌部队

    「九一八」這個永遠震憾中國人心的日子,日本當時佔我東北三省,已整整七十年了。民國廿年九月十八日,日本假籍南滿鐵路之柳條溝鐵路被我國炸毀的理由,出兵攻陷瀋陽,其後吉林、黑龍江相繼淪陷。經過英國調停,於民國廿二年簽訂停戰協定,此役乃開啓了中日戰爭及太平洋戰爭的序幕。(注:松花江的碼頭,冬季江面結冰,一如天然大道,可行車馬,也為冰上運動場所。)瀋陽市在二〇〇〇年的這一天,施放警報五分鐘,以示警告國人勿忘此一國恥,也同時惕勵國人的奮鬥不懈的志節,永誌勿忘。當年住...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