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庸之道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現代婦女之四德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8期  作者:李盛菉 出版时间:1999-11-01
    关键字: 妇女德行 现代妇女 四德 中庸之道

    突飞猛进,我国在台之工业日新月异,人民生活品质日益升华之际,现代妇女之「四德」标准宜复古抑革新?举措该如何为宜?答案是「中庸之道」为最恰当。请予细评下列条分明晰:⒈妇德—品行端正、耐守柴门。绝不淫乱出墙,败坏家风鄕俗。平素与人和睦相处、温和有礼,处事以理性、不固执或偏颇己见,尤其待家族尊长及夫君,更当循规蹈矩,心存诚敬,以礼相待,常效孟光举案齐眉、法梁鸿夫妇相敬如宾。居今世局难免夫妻年龄与教育程度或兴趣不相投之种种差距,甚至生性脾气爆裂形成水火不容之势,只要妇德

  • 文章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9期  作者:車輪 出版时间:1993-01-23
    关键字: 中庸之道 条条大道通正路

    走向不归路,那就祇有死路,没有活路了。条条大道通正路,尽管每个人因职业的不同,所走的路线而有差别,但有一个共同的总目标总路线,可以趋于一致共守共行的,那就是在立德、立功、立言中,「具有光荣而有价値的人生,丰足而有意义的生活」;使心物合一,恰当适中,走向中庸大道。中国之路既不走「资」,也不走「社」,而是走「中」,中是中山先生思想所发皇的中庸之道,中庸非平庸,「中」是不偏不倚之正道,「庸」是永久不易之定理,讲中道,反极端,看问题从全面,作为执两用中之法则,也就

  • 文章孔孟之教育思想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6期  作者:陈立夫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中庸之道 孔子 儒家文化 易经

    一、前言中國的一切學問,都是以易經爲根源,是極高深的。易經是伏羲、文王、周公、孔子四大聖人的集體創作,是闡明宇宙及萬物生存進化的動變原理之巨著。其應用首先從天文、氣象、曆法、季節等方面開始,降及孔子在贊易中,始將天道與人道貫通起來,例如: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前句爲天道,後句爲人道,其他六十三卦,莫不如此。所以說:「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中庸),此即「天人合一」思想之由來。儒家的思想,即根據易經的道理加以闡揚,與人生日常生活關係密切,是知易行,...

  • 文章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6卷 第2期  作者:劉嘉祥 出版时间:1995-12-01
    关键字: 中庸之道 知足常乐 感恩惜福

    奔放的爱心,造福了无数的贫民,也因而丰富了自己的生命,个中滋味和幸福绝非一般凡夫俗子所能领会的。眞幸福有其持久性,先犠牲物质享受,再享受从犠牲中所换来的心灵喜乐;一如多年寒窗苦读,换来金榜题名,更觉满足珍贵。圣经上说:「含泪播种,含笑收割」苦尽甘来,乐趣无穷。我们不妨秉持中庸之道,凡事均适可而止,福不可用尽,要细水长流,要知福惜福。根据塞翁失马的故事,让我们发现:福祸往往互为因果,今日之福,何尝不是明日之祸根;而眼前之祸,又何尝不会变成明日之福源。因此,我们

  • 文章(壹、論著類)中庸爲實踐之德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8期  作者:曾守湯 出版时间:1993-12-31
    关键字: 中庸之道 中华民族 文化思想 黄帝 君子 实践哲学

    智力不够,所以难做到。贤德的人,以为中庸之道太平常,不必加以阐明。不肖的人,又不了解其意义。所以「中庸」之「道」便难明了!其次,有些能做到中庸的,也不易持久。孔子说:「……人皆曰予智,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即说明社会上的人,往往自作聪明,但自己所选择的中庸之「道」,竟不能贯澈到一个月的恒心。他又赞美颜回能择善固执的行乎中庸。说:「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孔子以后,先秦诸子名、墨、法、道诸家,多喜言「和」,但少及于「中」。道家讲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