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学生活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我的中学生活回忆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3期  作者:杜志儉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北京大学 中学生活 私立徐州中学 求学回忆

    青年,跳上舞台,抓住老者的手,叫他把鞭子放下。当时我很迷惘,心想这位仁兄太冲动了吧!后来有一位同学说,他也是这剧团的一员呀!这时我才恍然大悟,这样演出,的确显得生动感人。寒假回家后,时局已渐紧张,每天都可以听到自北方传来的砲声。祖母不允许再去学校,并且逼着我结婚。因此,高中生活暂时告一段落。

  • 文章记战时明德中学及曾氏姊弟莅校演讲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3卷 第1期  作者:羅浩榮 出版时间:1985-01-15
    关键字: 抗战时期 明德中学 中学生活 曾氏姐妹 展示演讲 曾宝荪

    作为联系,我们时常依靠此桥到校本部上周会,看话剧和球赛。谷水这条河在我们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课余约两三位要好的同学到河中捉螃蟹抓小鱼,河水淸澈见底,水不深,只要把裤管卷到膝盖就能下水,赤脚踏在鹅蛋石舖的河床上,淸凉舒适。有时兴起,就跑到下游百公尺处,把上衣脱在岸边,扑通扑通像狗爬式的游泳起来,这里是初学游泳最好的地方,水最深处不过齐腰。如果是在早晨,我多半拿了一本英文课本,在河边漫步,边读边欣赏这边的良辰美景和呼吸周围的淸新空气。它的上游有一块很大

  • 文章自傳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99期  作者:婁世亮 出版时间:1980-01-02
    关键字: 人物自传 往事追述 中学生活 台北县私立徐汇中学

    此后四年,在校的生活不致太坏,然在家的情况却依然是做坏犯事。直至民国五十九年以后,正逢我国少棒蓬勃之时,我参加了二重国小的棒球队,在严格的训练中,似乎对我顽劣之性有所影响,实际上,我本也是求上之人,在个性上有所改变之时,也正是我球技精进之时,在不料中获选台北县代表队之一员。民国六十年我进入台北县芦洲鄕私立徐汇中学,这所学校原本是在上海的徐家汇,来台之后,复校于芦洲,是我国历史最久的中学,素以「成己达人」为宗旨,是以校训即为这四个字;而徐汇中学也是一所天主敎

  • 文章難忘的一九三九年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9期  作者:王業西 出版时间:2005-02-01
    关键字: 抗日时期 中学生活 往事追述 吴自强 办学精神

    的一九三九年寒冬!艰苦的中学生时代!驿前山中瘴气重、蚊子毒,来自平原的学生,水土不服,难以招架。恶性疟疾来势凶猛,学生纷纷卧床。疥疮迅速蔓延,几乎「普及」。我二者得兼,同时幷举,先是干疮痒,一面上课一面搔,血水淋漓,全身没有一块好肉。晚上更甚,从熄灯搔到五更,起床后叠被子,一床疮壳。以后转脓泡疮,十指关节及指缝都是脓泡,不能弯曲,吃饭只能用汤匙舀。最后,脓泡疮到了额顶,几乎烂掉眉毛和眼睛。在这种情况下,我无法坚持下去。刚好国立十三中学成立,在宁都设立考区,招收

  • 文章(故乡探源及现况)怀念效实中学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41期  作者:王行一 出版时间:1997-08-10
    关键字: 效实中学 故乡 求学生活 恩师 同班同学

    民国三十六年,我从象山中学毕业后,同时考取了鄞县县立中学和私立效实中学。同班同学郑盛娥也考取县中,我俩高高兴兴结伴去县中注册时,我却因发榜后未缴留额金而取销入学资格,不得已只得进入效实就读。那时候,我们王氏家族中,只有王林霞一人就读奉化高中,其余众堂兄弟姐妹们均读师范或护校,当我读起学费比县中贵六倍的贵族学校时,长辈们议论纷纷,有位堂婶婶更是当面责难我母亲;钱都给长女化掉了,其他的孩子们将来读什么?感激我敬爱的父亲,他和颜悦色的安慰我;效实是一所极负盛名

  • 文章津中回憶

    来源期刊:《江津》 第41期  作者:楊治宋 出版时间:1992-02-01
    关键字: 江津县立初级中学 体育 生活 用餐 集合

    成绩之要求甚为严格,规定每人要做「单脚起立」十次,「伏地挺身」十次,「拉单杠」六次才能及格。因此,迫使同学们自动抽空勤加练习,到学期末参加测验,大多能获得高分,同学们体格亦因此而强壮,范老师欣喜之情,常露于言表。学校注重生活教育,实施军事管理,严格要求礼节周到,尊敬师长,服装仪容整洁,内务整齐,上课不迟到早退。晚间两小时自习课,每八位同学在一间小自修室里,硏习功课,读书效果甚佳。晚上十时就寝,号声响起,电灯熄灭,全校安静无声。用餐时,全体同学在一间大餐厅里,八

  • 文章雜咏四首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6卷 第1期  作者:方天培  出版时间:1994-03-01
    关键字: 板浦中学 七秩华诞 校园生活 半工半读 格律诗

    七律·贺板浦中学七秩华诞明媚春光,迎来母校七十大庆,心潮起伏,偶成俚句,聊以志贺。校园生活渺如烟,岁月悠悠七十年。浅陋禅堂成旧事,嶙峋大厦换新天。骄阳甘露培桃李,化雨春风育后贤。飮水思源情不尽,莘莘学子意绵绵。七律·致恩师许公燕海余在板浦中学读书时,因家境贫寒,为了免缴学杂费,谋得一席工读生,给学校刻写讲义,不无影响学业。其时,幸蒙恩师的同情,不取分文,悉心为吾补习主课,受益匪浅,因而得以完成学业。谨借母校板中七秩华诞之机,恭赋小诗一首,聊表寸心

  • 文章紀念母校奉化縣中成立百年漫憶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89期  作者:王惟敏 出版时间:2001-08-10
    关键字: 小学教书生活 初中生活 文学写作 古典诗词 奉化县立初级中学

    初中附小)。之前又毕业于慈谿普迪春季完小。之前,又在奉化文聚小学读了二年高小,所以于文言、白话交叉学习,接受过毛凤美(文聚校长)和锦溪的王引之、田稼同等三位老先生的《古文观止》的古典敎学。印象也不易磨灭。对五四以来的「废孔」、「废孝」的新潮感到十分新奇。既种下了新文学种子,又有古典文学的影子,在思想认识上都困惑在矛盾之中。小学敎书的生活觉得单纯、无聊,偶而在书店买来了三本书《杜甫诗》、《陆游诗》和一本胡适的《词选》,大开眼界,日夕寝馈其中,开始自习平仄

  • 文章梅中唸書住校憶往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鄕會會刊》 第21期  作者:劉超榮 出版时间:2007-02-25
    关键字: 梅州中学 学生生活 往事回忆 感悟体会 散文诗联

    时光荏苒,转瞬间,离开母校广东省立梅州中学已经快一个甲子了。虽然我仅是梅中的初中毕业生,母校留给我的深刻回忆,仍然是历历在目,恍如日昨。兹谨濡笔摘述当年唸书特别是住宿学生宿舍之生活情景,以示对母校老师们谆谆教诲及同学们互勉互助之感念情怀。我读梅中时,先父根球公在梅城做事,离学校不是很远,我尽可以徒步或骑单车上学。先父曾从事中小学教育十余年,他认为我求学住学生宿舍不仅可与同学过群体生活,同时亦可培养我独立处事的能力,所以在梅中唸书整三年,我都是住校。当年梅

  • 文章流逝的歲月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6期  作者:蕭冰 出版时间:1999-12-01
    关键字: 往事追忆 虎山中学 六十四周年校庆 校园生活

    芬芳,成绩斐然。每年高考成绩居梅州市八县区之前茅,那木棉树就是历史的见证和母校的骄傲。虎山作证放「卫星」在三年的初中生活中顺应社会潮流放了许多「卫星」,在今天看来似乎是神话一般,其中不乏酸甜苦辣,折射出多姿多采的校园生活。初一的一天晚上,班主任何老师郑重地说:「今天晚上要放民歌卫生上天。」于是同学们搜肠刮肚用不多的「墨水」,疯狂地创作起来。韵律谈不上,白水字不要紧,反正论条数取胜的。第二天日上三竿时,全校创作民歌数万首,师生们击掌以贺「民歌卫星」如期升空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