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原共返回5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原秋分种麦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11期  作者:陳永昌 出版时间:1973-11-25
    关键字: 中原 秋分 种麦

    半个月来天气渐凉,白天有点热,夜间凉风徐徐,秋高气爽,翻开月历,今年秋分是农历八月二十七日,顺便把中原秋分种麦略写一二,以作怀想。中原境内,季节到秋分已经下霜,大雁排群飞,落叶纷纷滚,早晨晚上很凉,要穿上棉衣或夹衣才行。这时候的中原,塲光地净,芝蔴、谷子、包谷、豆子、荞麦、棉花、红薯都收完,垜着柴火,庄稼人正忙着犁地,准备种麦,种麦时间有两句俗话:「秋分十天不早,十天不晚」,就是说种麦在秋分十天前后都可以,如果天冷的早,就在秋分前几天种,天气冷的晚,就在

  • 文章过春节忆中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2期  作者:趙同信 出版时间:1973-02-25
    关键字: 春节 思乡 中原 思亲

    现时各学校皆已放寒假,如其说是寒假,到不如说是年假洽当,往年此时,吾鄕莘莘学子,有北至平津游学者,有南往京沪读书者,一放寒假,莫不整装返里,归心似箭。家家慈母倚门望儿归。中原地带虽鹅毛大雪,纷纷而下,然路途行人不绝,或骑马,或乘车,或步行,虽天寒地冻,行人征客,莫不个个混身是汗,人人头冒狼烟。望见家门载欣载奔,慈母见娇儿归来,游子见老母倚门而望,或喜极而落泪,或欢敍而尽怀,一幅天伦乐图,非言可表,非笔能达。甚而嫁女娶亲,多在年前冬暇,眞是家家声歌,户户结

  • 文章嘯餘題吟

    来源期刊:《闽聲》 第38期  作者:聶三 出版时间:1970-03-15
    关键字: 陈去病 青山 林森 中原

    谢险艰。恋啸余庐主人陈去病惆怅一囘首,中原无故人,惟公犹老健,于世不缁磷,差喜愁云散,能敎大地春,铁肩担正重,宜惜自由身。啸余庐主人自庐山返,风雨同还是园叟谒之,且信宿归,成一律呈主人林翰西一笑同登百洞山,草堂相见各苍颜,八仙犹欲飮其上,四老能来戯此间;舘外月高闻虎啸,岩前云退学猿攀,主人殊少尘堪洗,身带匡庐瀑布还。约友游百洞不果,赋呈啸余庐主人林翰西靑山有约待蟾圆,辜负瓜期病榻前,遥想重游人已到,溪堂相对夜迟眠。丙子二日题百洞山啸余庐王蔼庐富贵浮云过太虚

  • 文章中原话春耕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4期  作者:夏兆瑞 出版时间:1977-04-25
    关键字: 春耕 农历 中原 耧播

    近来惠风和畅,春光融煦,正是我国春耕季节。春为岁首,是农稼之始。在向以农业立国的我国传统上,农事是国家的大事。历代明君贤主莫不重视农稼,关怀春耕,以求充裕民生,巩固国防。蒋院长特别重视农村经建,硏订甚多利农政策,时常深入农村,探求民隐,垂询农事。近且常与农民闲话桑麻,鼓舞春耕。在国际农粮产品短绌,粮价普遍上涨,我农民涌向都巿,农村劳力缺乏的今天,更具重要意义。笔者出身农村,爰将家鄕中原春耕略加介绍。依照我国旧历时序,正二三月为春,是一年四季之首。春回大地

  • 文章中原民族歌谣集序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8期  作者:吳稼秋 出版时间:1971-12-01
    关键字: 中原民族歌谣集 序文 中原民歌起源

    人類社會,未有文字,先有語言;未有詩文,先有謠諺,稽之往史,葛天氏有歌八闋,伏羲氏作網罟歌,堯時有擊壤,舜時有卿雲。顧何以擊壤卿雲、傳之今日,而葛天氏之歌獨不可見乎?無他、擊壤卿雲成於唐處,有文字可資寄託;而葛天氏之歌,僅於口播聲傳,文字未及記載也。孔子删詩有六義,其中風、雅、頌,是詩之形成。風者即周南民俗之歌謠也。詩經爲中國文學之祖,股肱歌、康衢謠、箕子麥秀,夷齊採薇,以致商頌、湯銘,俱見於史乘之初期。人秉七情,緣情吟唱,歌先於詩,證諸載籍,可無疑義。...

  • 文章中原古都寻根游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0期  作者:王文 出版时间:2000-12-25
    关键字: 中原古都 游记 郑州 洛阳 开封

    中原一词,自古以来,皆指我国河南省及其附近之土地而言;盖河南省地处黄河之南,遂因而得名,古时建为豫州,居于九州—我国广大领土之中央,故别称为「中州」或「中原」,北宋爱国诗人陆放翁(游)诗云:「……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之中原,即指当年北宋皇都设于开封之河南省而言。且河南省位于黄河下游富饶之区,为我伟大中华民族祖先生存发展之重要基地,诸如:唐尧封帝喾之子契于陕西,传至成汤灭夏而有「天下」,改国号为「商」,初建都于亳,在今河南省商丘县西南;再传

  • 文章絲綢之路紀游——白話詩草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92期  作者:野叟 出版时间:1996-05-31
    关键字: 三门峡 中原 牡丹 流水

    第四十四首 三门峡一渡茅津进中原 大禹一斧分三门激流被称人神鬼 经济全靠黑白黄注—相传大禹治水,一斧辟分三门为人门、神门、鬼门,以缓水流,此地产煤(黑)、铝(白)、黄金(黄)搞活经济。第四十五首 洛阳其一 九朝十二三千载 牡丹花城中外传生在苏杭葬邙山 人生难得两相全其二 入夜共享流水席 晨赏牡丹含露骄胸怀国宝唐三彩 如今重现洛阳城注—「桑」与「丧」同音不吉,「柳」与「蹓」同音不利。鬼拍手即白杨树,夜间风吹白杨叶阴森可怖。

  • 文章白話詩草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96期  作者:野叟 出版时间:1996-10-20
    关键字: 铜佛寺 文物 日兵 中原

    第五十五首 铜佛寺日兵侵华陷宫庭 千古文物俱蒙尘只因铜佛十二吨 始免东洋作俘人注—日兵要将铜佛运往东京,都因太重而作罢。第五十六首 郑州中原古代帝王居 交通枢纽十字中古城重现傲墟处 往上直追夏商周注—傲墟发现商代古城墙,颇有考古价値。

  • 文章我在中原杂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2期  作者:易大德 出版时间:1981-02-25
    关键字: 长素之联 吴子玉 中原杂记

    當吳子玉擁兵洛陽,開府西工時,軍威之壯,聲名之大,一時無兩。故其五十初度,各方以壽言進者,不可勝計。中惟長素一聯,最爲特色,流傳至今,猶膾炙人口。其聯曰:牧野鷹揚,百步功名纔一半。洛陽虎視,八方風雨會中州。此聯對吳子玉,可謂推崇備至,辭氣壯偉,尤以「八方風雨會中州」一句,恒爲人所樂道。實則此句並非出自康氏心裁,而係借用唐劉禹錫賀裴晉公(度)留守東都詩中之警句。原詩云:天子旌旗分一半,八方風雨會中州。石林詩話,謂此對語遠而體大,惜今人知之者少;而長素之聯,...

  • 文章中原谚语(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1期  作者:韓貫一  出版时间:1972-01-01
    关键字: 中原 谚语 育儿 家事 为人处世

    朋友千千萬,知心有幾人。萬兩黃金容易得,一個知已最難求。一死一生方見交情,一貴一賤交情乃見。酒肉朋友,米麵夫妻,如果沒有,你東我西。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朋友有通財之義。小兒要得安,多受饑和寒。官憑印信,私憑文約。有上台之日,必有下台之時。上台容易,下台難。官不修衙,客不修店,長工不修馬房院。官向官,民向民,光棍向的是五郞神。衙門朝南開,有理沒錢莫進來。官淸書吏瘦,訟少役不肥。閻王好鬥,小鬼難纒。官不威,衙威。官大一品,壓倒泰山。官場如戲場。爲...

共53条记录 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