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丧葬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永嘉人瑞葉公一麟先生喪儀誌盛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5卷 第1期  作者:鄭祥鼎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叶一麟 人瑞 丧葬仪式

    永嘉葉一麟先生,諱永喜,爲我東甌之耆宿,生於民國前廿二年農曆十二月廿二日,卽前淸光緖十六年歲次庚寅冬臘,壽高百齡。其親友正準備於農曆臘月壽誕良辰,擧行慶祝期頣大壽紀念聚會,同獻南山之頌,不意於國曆上年十一月十九日遽爾跨鶴仙去,無疾而終,庚星韜彩,鄕䣊同深悼惜。葉公嵩壽,如按農曆七年三國計算,實享有一百零三歲有餘,洵爲鄕邦之人瑞。葉公體能,得天獨厚,康寧到老,向少羸疾。其平生行誼,與夫德業之輝華,德門之昌盛,治喪委員會已具文敍其梗槪。按古籍尙書洪範篇所標榜...

  • 文章悼三舅趙公獻之先生輓聯

    来源期刊:《魯泗會訊》 第4期  作者:曹福康 出版时间:1999-03-01
    关键字: 敬挽亲人 追思三舅 丧葬挽联

    三舅趙協靖先生,字獻之,世居中册,爲當地書香大戶人家,曾任縣立金莊中學校長,離休後,支領月退休金,勉可糊口,於本(九十八)年中秋節當日去世,享年九十一歲;依其生活品質與條件言,有此高壽,已屬難得。其於去世前兩週來信,謂將不久於人世,叫我儘速以白布寫輓聯一幅,寄交二妹,隨時備用,望勿遲誤,閱信後,我深感難爲,因爲輓聯先寫就備用,應爲對長輩之大不敬,但又不便拂逆其遺意,故仍含悲遵囑照辦。輓聯曰:舅父大人 靖公靈右睽違四十年,相聚一宿,道不盡千言萬語,視我如子...

  • 文章(紀事 藝文)張忭軼事

    来源期刊:《宿遷文獻》 第5期  出版时间:1976-12-01
    关键字: 张忭 反清复明 科举 书画 丧葬

    張忭,字怡仲,號渫菴,又字尙元,號素三。於旅居安徽巢縣時詩文,均自署伍員里張忭,亦有署伍員里五槐村者。以伍員代表縣,五槐村,卽今八區人和鄕張雙莊是也。先生甲申後棄擧業,嘗與葉亦大,崔兎床等密謀反淸復明大業,曾屢入京師謀剌淸帝。某次北上,由運河乘船,與葉亦大等船中無事,忭與亦大等商討,由先生執筆作黃河源一文,文成再由亦大繕寫淸本。時船上,除先生等外,另有徐州李蟠,李因放小鷹行爲失檢,鬧事北去。當先生等討論黃河源文成淸稿時,李均在側。文成而李蟠卽熟於胸中。到...

  • 文章當今常熟東鄉之喪俗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63期  作者:宗元 出版时间:2005-11-01
    关键字: 常熟 丧葬 灵堂 孝子头 浪费

    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无论是衮衮诸公,还是芸芸众生,概不例外。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韩愈曾经说过「命之修短随化有数,人之贫富在天。福寿康宁固人之所同;然死亡疾病,亦人所不能无。此所谓天者诚难测,神者诚难明,理者不可推,寿者不可知矣!」况修短随化,终期以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旧社会,常熟东乡丧葬仪俗繁琐,迷信色彩浓厚。建国后,丧葬礼仪俗逐步改革,封建迷信习俗逐步废止。人死之后,子女先要「报土地」报丧,发讣告。讣告简述死者生平(一般多

  • 文章鄕情瑣記(續)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3、24期  作者:張純義  出版时间:1990-12-01
    关键字: 乡土习俗 丧葬礼仪 丧仪类型 一般规矩

    两晋、隋、唐,与南北朝的五代十国,及宋、元、明、淸,以迄中华民国之演进,和明争暗斗,巧取豪夺的改朝换代之巨变,而我们仍可生活在『文修武偃,物阜民安』的太平世界里,过著优游自在,自耕自给,完了银子不怕官的日子,更不会有『兵燹四起,匪祸横生,顚沛流离,久客异地,欲归不得』的凄凉晚境!?生有苦、乐、荣、辱之分,死有鸿毛泰山之别,无论是沙场烈士,或者是病榻懦夫,而丧葬之别,多如牛毛擀毡,笔墨难以能尽。幸者如先朝礼仪,皇帝死后讲究金井玉葬,耗尽民脂民膏,,经营地下宫室

  • 文章古豐習俗之所見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3期  作者:劉恒心、杜朝斌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古丰习俗 丧葬礼仪 挂纸幡 发讣闻 盖棺入殓

    去年已将古丰习俗中的《婚嫁礼仪之风俗》送《文献》第二十二期刊载,今再将丧葬礼仪之风俗简述于后,以供参阅。丧葬礼仪之风俗丧葬礼仪在封建礼教较浓的汉高故里丰县,似乎是在民间最为重视的一种礼教制度,俗话说:「事再大也大不过爹死娘亡」。可见丧事之重要程度,同时也可以看出丰人的尊祖敬宗之情。丧葬礼仪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挂纸幡,贴表联;送信,发讣闻;扎纸罩,盖棺入殓,吊丧,送行,谢丧等。下面一一简述之。⑴挂纸幡、贴丧联:谁家里死了人,丧事事主首先用黄表纸剪成纸

  • 文章本會楊理事長春節團拜致詞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42期  作者:紀錄 洪澄蔚  出版时间:1984-04-03
    关键字: 团拜 会务报告 助学金 丧葬问题

    同鄕,签到者有两百余人。我为了解决同鄕丧葬问题,已将升天堂中停厝灵骨架改建为钢筋水泥建筑,并扩充能停厝四百多位灵骨。五、各县市河南同鄕会联谊会去年擧行会议两次,第一次在四月九日—由屛东擧办,第二次是九月十七日—由南投县主办,一次比一次进步。六、为增进同鄕感情,于去年九月四日擧行了会员聚餐一次,每位负担三百元,大家共同一次欢聚。七、「河南同鄕」杂志社,成立了社务委员会,聘李士英先生为社长,社务委员九十余位,都是河南名流。八、去年十一月立法委员增补选,本会支持

  • 文章揚州的喪祭(中)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57期  作者:振千 出版时间:1972-06-10
    关键字: 扬州民俗 丧祭仪式 转祭 儒祭时间 丧葬文化

    我記得「點主」要選吉日吉時,「點主」的時候,主點及襄贊的人要穿吉服,喪家陳設要改變成為辦喜事的樣子換成紅的,靈前白燭亦臨時改燒紅燭,主點的人和襄禮的人先一日要齋戒沐浴,點主的筆墨和銀硃全是新的,點主時有很多「儀注」我記不淸了。但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儀注」我還記得叫「盥想」,那是在點主者筆飽銀硃待加一點的時候,要聚精會神凝想逝世的「尊者」生前的音容笑貌,全神貫注在硃筆之上,加以一點。另外在孝子或孝孫的中指剌血,被剌的人也要凝想尊親生前的種種,將其音容笑貌貫注...

  • 文章泉州俗語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42期  作者:蔡淵源 出版时间:1980-03-01
    关键字: 冬缎夏绸 苏杭 丧葬 泉州 路祭

    要吃苏杭二州 要死福建泉州一、要穿苏杭二州江苏苏州,与浙江杭州,盛产蚕丝,出品丝织物绸缎,名扬中外。绸輭而薄,缎厚密光滑,冬缎夏绸,任君选择,「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穿着之舒适,不言可知。苏州今名吴县,又名姑苏,即唐朝张继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本人于三十六年九月奉调南京训练司令部服务,曾游览姑苏寒山寺,钟楼仍在,然钟已不存,据说在沦陷期间被日本人搬走了。二、要死福建泉州,咱厝泉州,对死人丧葬办理之优厚,是中外莫及,即贫困之家,为周全其先

  • 文章改善社會風氣厲行檢樸生活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期  作者:王向南  出版时间:1985-04-01
    关键字: 社会风气 祭祀 婚嫁丧葬 应酬喜宴 厉行节俭

    一、前言自人类逐渐形成家庭制度之后,婚娶丧葬,庆寿贺喜,祭祖拜神等等事实,亦即随之而发生,且在吾人生活领域中,占有重要之地位;举凡祖先之令德,子孙之发达,民间社会之移风易俗,多赖此类事项,处理得当有以致之。値此国步维艰,万事待举,一切财力、物力、人力急需用于**救民之际,允宜以俭朴节约,充裕民生,培养国力为先务。易言之,此时此地,吾人实应恪遵「新生活运动」,厉行「国民生活须知」,尤应奉行 蒋总统经国先生「改善社会风气」「避免无谓应酬」之指示。期以达到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