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两岸联谊共返回1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大陸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3期  作者:張慧民  出版时间:2000-09-01
    关键字: 文化交流 两岸联谊 旅游观光

    —记台北社会老人大学袁副校长凌云先生暨其工作干部率学员与厦门、北京、海淀、天津等地老龄大学、全国老人协会交流,并举办两岸二千书画、摄影笔会。——能和一些老龄朋友们到大陆来一次「忘年之旅」,实在也是一次不同的经验。半个多月的行程,横跨数省,飞行千里之路,其间舟车劳顿,让这些耄耋之年的学员辛苦备尝,也让我这年幼者自叹弗如。对故国河山的怀念与向往,应是吾辈每一个人的梦,自幼在书本里、戏曲中、诗词间、影片上均曾接触过,但总有隔靴搔痒、雾中看花的不眞切,如今一旦

  • 文章新世纪·联谊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8期  作者:鍾久福 出版时间:2002-05-01
    关键字: 两岸联谊 行程事略 艺文会 诗词书法

    瑞金 钟久福感情邀约,结伴行:「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回忆五十二年前的八月是我们离鄕背井抵达台湾时;不知不觉已届满五十二个年头,欣逢新世纪的来临,我们一年一度的联欢,特选在这个难忘的月份」,这是为首的发起人揭学长亮校长(发起人另为梁君新、萧达桢、钟家勋、钟久福)寄给学长们请柬中附的一段感性吿白,约定在八月廿五日假台北巿天成大饭店喜相逢酒楼举行联谊聚会,揭学长还热心一一致电口头邀约学长们,提醒准时光临。高屛地区赴约的除本人外尙有严耀卿、林仁遐

  • 文章學友聚會歡迎辭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3期  作者:方明  出版时间:2000-09-01
    关键字: 京剧文化 同乡联谊 两岸交往

    編者按:陳岐興鄕長於今年五月間組團返鄕探親,並與幼年同寅方明(原名方文烺)等聚會,會中方明特仿京劇「珠簾寨」唱段,唱出了故鄕童友對旅台返鄕者的歡迎與思念情懷。據陳鄕長指稱,方明對京劇深有硏究,自童年至今,始終未斷,每天早晨都在沭城公園京劇社清唱,此次返鄕聚首,方以仿「珠簾寨」的唱腔代替致「歡迎詞」,由於詞正腔圓,大家深受感動,陳鄕長特將該動人唱詞寄交本刊發表,以饗鄕親讀者,該唱詞曰:西皮導板:盛世相逢重聚首,原板:學友們欣會樂悠悠。當年家鄕來分手,各自揚...

  • 文章遂叔大陸探親記事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3期  作者:汪能華  出版时间:2000-09-01
    关键字: 诗歌 两岸交往 故乡风貌 宗族联谊

    祭祖三月桃花始正开,遂叔探亲回家来,焦山扫了双亲墓,又到北山去祭拜。躬迁祖坟四五座,为祖立碑十余块,积善之家孝子多,笑向期颐情满怀。宴会一年一度探亲归,汪氏宗亲大聚会,侄男侄女齐相敬,亲叔兄弟杯碰杯。鄕邻同窗话当年,时光岁月如逝水,但愿年年有今朝,百年之内岁岁回。筑路故园自古路坎坷,天阴雨湿没奈何,为使鄕亲走好路,慷慨解囊把路铺。水泥路面宽又平,载重汽车照样过,游子千里犹念家,父老鄕亲唱赞歌。修谱为修族谱下灌南,海峡两岸勤周旋,资助美金五百整,修谱工作

  • 文章「淮海劇團」訪台演出·有待旅台鄕親共襄盛舉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1期  出版时间:2001-03-01
    关键字: 同乡联谊 两岸联系 文化交流

    (注:—小花褂— 朱桂州近照)(注:右圖則是她在「三拜堂」中,扮演葉金蓮一角的劇照。)(注:左圖:「小花褂」朱桂州在淮海戲「催租」一劇中演出「雙姊」時的扮相)施純然鄕長:您好!「海州文獻」刊登了您給雜誌的信函,我們已於本月拜讀了。海州文獻雜誌對您這位關心鄕土藝術,熱愛家鄕「海州小戲」的觀衆,朱桂州女士及全團演職員向您表示衷心的感謝!朱桂州(藝名:小花褂子)女士,已年近七十,但身體尙好。她表示:如果台灣條件許可,她可親率「淮海劇團」訪台演出。屆時將晤會海州...

  • 文章台北市梅州同鄉會組團返鄉參觀訪問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7期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梅州市同乡会 返乡探亲 家乡变化 客家联谊 两岸乡情

    近年来,随着两岸关系的发展,梅台客家鄕亲联系日益紧密,回梅台胞累计达七万多人,我市共接受台胞捐赠公益事业达人民币七亿多元,到去年底,我市登记注册的台资企业累计一百多家,实际投资五千多万美元。台湾同胞踊跃参加在我市举办的各种大型联谊活动,如一九九四年的第十二次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等。我市也先后有广东汉剧团梅州山歌剧团等一〇余个团体赴台交流,并组团参加了在台湾举行的第十四次世界客属恳亲大会。郑少伟说,改革开放以来,梅州虽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山区

  • 文章悠悠黃埔魂 綿綿民族情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9期  作者:林爽爽(程宮林)  出版时间:2009-12-25
    关键字: 黄埔同学会 访台联谊 两岸交流 黄埔精神 聚会致辞

    宗旨是:发扬黄埔精神,联络同学感情,促进祖国统一,致力振兴中华。现在会员一〇〇〇余人,现任会长为黄埔军校二二期李良材前辈、副会长二一期马荣斌前辈、副会长十四期张少晋前辈、副会长十五期李英才前辈、名誉副会长十七期马继武前辈、秘书长李俊平女士。长期以来,云南省黄埔同学会积极致力于加强和台湾、香港及海外黄埔同学的联谊交流,先后举办「弘扬中华文化、促进民族振兴」恳谈会,「两岸关系」互动学术交流演讲会,第一、第二、第三届「黄埔缘、民族情」活动等。作为黄埔后代亲友,我们

  • 文章梅花情繫中國心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02期  作者:唐德中 萬彭軍  出版时间:2002-09-01
    关键字: 蒋纬国 回忆往事 师生见面 访台联谊会 两岸统一

    「品味到家鄕的泥土芳香!」他多次强调并积极推动植梅、书梅、赏梅、爱梅、爱国的活动,想方设法藉梅花所含蕴之特质与精神,以达「弘中道、尊民主、励坚贞、重自由、主和平、求统一、兴中华、进大同」之宗旨。为了「促进两岸文化交流,为国家民族统一增进有利因子」,将军不仅大力襄助举办梅花展览,精心制作「我爱梅花、更爱中华」梅花卡与梅花别针发送,而且抱病著书立说、不遗余力宣传推广梅花精神,「梅『开』中道扬,梅『合』两岸强,巍巍中华,傲视大亚。合则两利,分则两害;吾人当秉持中华

  • 文章建設連雲港市的獻曝之言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2期  作者:樵叟  出版时间:2000-06-01
    关键字: 连云港 市政建设 两岸交往 人物抒怀 同乡联谊

    路过新挑千公尺来宽的新沂河,见到河中水量极少,有两位先生撒旋网捕鱼,网张开几乎盖到水流两岸。到伊山镇见到昔日帆桅如林的运盐河。游窄水浊像条大圩沟,水边停靠两艘装载沙石水泥壳小船。当时我觉得没有保留住水源,真可惜!故乡属鲁南沂、沭河水系,若能把这些水系中各河流,深挖沙,分段建筑堰闸,计算标出各河段高低水位警戒线,夏秋两季伏汛期,水位涨到警戒线,立刻开闸泄洪,降到低线时关闸储水,使各河流中都储有相当丰足水量,可收到下列好处:一、灌溉,二饮用,三、养殖水产,四

  • 文章五十年離別 半世紀重聚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4期  作者:方一清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板浦中学 海峡两岸 校友联谊 往事回忆 纪念品 石碑

    在秋风送爽、丹桂飘香的金秋季节,在海内外炎黄子孙欢度中秋佳节的前夕,灌云县板浦中学(前身为灌云县立初级中学)一九四八届海峡两岸校友,于九月二十八日欢聚在魂牵梦绕的母校,纪念毕业分手五十周年。这天,板浦中学校园内绿草茵茵,彩旗飘飘,好一派节日气氛。迎门「莫放金秋佳节过,最难风雨故人来。」和「三载同窗旧事历历在目,半个世纪重逢眷眷于心。」两幅标语牌,把一踏进母校大门的校友,融进五十年重聚首的欢乐的海洋。这天上午八时许数报到处最热闹,校友们陆续前来报到,人越聚

共19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