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东北地区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東北詩選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5卷 第1期  出版时间:1974-08-01
    关键字: 诗选 东北地区

    恭記拜別時庭訓五首鄕賢張玉綸此去二千里、誰憐行路難,叮嚀須憶着、多紙寄平安。尙有汝兄在,無難甘旨豐,放心前路去,不必念家中。寒暑兼饑飽,誰爲防護周,客中須自愛,無使老人憂。國士無雙品,人爭羨汝才,錦標應奪取,急早賦歸來。屈指歸期速,重陽菊正黃,賞花開小宴,遲汝爲稱觴。敬和霍儀閣夫子春雨韻前人一枕春眠覺,聲聲鳩亂催,暖雲垂地重,細雨隔城來,酒記昨霄對,花從今日開,小樓閒佇望,誰爲印蒼苔。西樓王漢倬明月照庭柯,西風起碧羅,捲簾人不見,只是落花多。日暮前人飛鳥...

  • 文章也談些東北的四大俚語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6卷 第2期  作者:張邊江 出版时间:1995-12-01
    关键字: 东北地区 俚语 农村地区 民风民俗

    嘴、熟透的苦瓜、连疮腿。」四,四大高:「无云天、晚饭烟、放起的风筝、灯笼杆。」五,四大欢:「顺风旗、顶水鱼、十七八姑娘、大「叫驴。」又,第一届立法委员房殿华乡长也谈过四大恨:「皇姑屯」一爆弹、抗俄一血战、「廿一条」一丧约、「九一八」一事变。」。钱公来大乡长笑谈四大憋扭:「喝冷酒、(注:东北地区喝酒都要烫热)睡凉坑、(冬天没烧热的坑)抽完了大烟(鸦片)拔豆梗」(注去田地里,拔收割后的残留之很小的根梗(大豆根),很难拔出来。拔豆梗做燃料,也有肩担去卖的)。谨

  • 文章東北之旅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1期  作者:蕭道安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东北地区 游记 山东 风景名胜 旅游交通

    吉安 蕭道安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裡有大豆高粱………這是筆者童年時代,耳熟能詳,天天哼之不停的抗日名曲。因此東北的物產豐富,地大物博,富裕印象,深深刻畫在腦海裡。迨至少年、中年,念念不息的東北一遊幻想,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緊緊不輟地縈懷心頭。好不容易,挨到垂垂老矣的今天,兩位先後逝去的賢哲—蔣經國、鄧小平生前雙方以慈悲爲懷,玄妙合作,共同開放、解禁,才達到美夢成眞的理想於今日。今年春間,承前高砲司令黃將軍之邀,由其召集昔日交好之同寅、袍澤、將校二十多...

  • 文章東北旅遊紀要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7期  作者:蔣禩炆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东北地区 游行记略 沈阳故宫博物馆 哈尔滨 长春

    八十一年六月二十日,本旅行團於遊覽北韓後,在平壤火車站乘「平壤——北京直達快車」西行,下午到達北韓最後一站——新義州站,由北韓檢查人員實施出境護照檢查,然後過黑龍江大鐵橋,到達我國東北丹東站(原安東站),由中國檢查人員檢查入境護照後,繼續西行,廿三時到達瀋陽,住宿鳳凰大飯店,預定遊覽我國東北瀋陽、長春、吉林、哈爾濱、大連、旅順等都巿。瀋陽——僞滿帝都瀋陽,古籍最早稱爲營州。春秋戰國時屬燕國遼東郡。西漢在此設都尉治,名侯城,當時已有城廓人煙。遼、金時改稱瀋...

  • 文章東北記遊與雜憶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5期  作者:鍾根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东北地区 旅行记略 风景游览 历史风貌

    南康 鍾根歲月遠移,市容的繁華景象,國人多已淡忘;鴉片戰爭,割去香港,這段悲傷悽涼的國恥史實。北大荒與北大倉,一字之易,十足證明清王朝之迂腐荒謬。九七年七月收回港九、重視東北,同樣彌足珍貴。到實地,才清楚黑土平原眞富饒,大好河山多可貴。倉字改得眞妙,貼切、傳神而富想像和情趣。並且深深體認,百多年來國恥血淚眞相的辛酸,縮影如繪。四月中,參與退協辦的旅遊,地點爲青島、大連、瀋陽、長春、吉林、哈爾濱和北京。東三省久縈嚮往之地。在廣州候機間,安排遊黃花崗、中山樓...

  • 文章東北行旅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6期  作者:劉志儼 出版时间:1999-04-01
    关键字: 东北地区 旅游记略 日俄战争 历史风貌 自然风景

    瑞金 劉志儼打從髫齡求學時代起,對東北就有深刻的印象,也有悲憤塡膺的激情。地理老師吿訴我們,東北是「白山黑水好地方」。山是長白山,水是黑龍江。長白,是因每屆初秋至翌年暮春,山巓白雪不消,故曰長白山;黑龍,可能意味著龍在中國。又說:「東北有三寶,人參貂皮烏拉草。」白山黑水及三寶的故事,深印腦際,無任嚮往。每當音樂老師在教抗戰歌曲時,特別用心教唱「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萬里長城萬里長,長城外面是故鄕…」,則心感悲痛而熱血沸騰,恨不得立刻執戈消滅日本鬼子...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