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三门峡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絲綢之路紀游——白話詩草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92期  作者:野叟 出版时间:1996-05-31
    关键字: 三门峡 中原 牡丹 流水

    第四十四首 三门峡一渡茅津进中原 大禹一斧分三门激流被称人神鬼 经济全靠黑白黄注—相传大禹治水,一斧辟分三门为人门、神门、鬼门,以缓水流,此地产煤(黑)、铝(白)、黄金(黄)搞活经济。第四十五首 洛阳其一 九朝十二三千载 牡丹花城中外传生在苏杭葬邙山 人生难得两相全其二 入夜共享流水席 晨赏牡丹含露骄胸怀国宝唐三彩 如今重现洛阳城注—「桑」与「丧」同音不吉,「柳」与「蹓」同音不利。鬼拍手即白杨树,夜间风吹白杨叶阴森可怖。

  • 文章黃河砥柱峙中流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11期  作者:林藜 出版时间:1974-11-25
    关键字: 砥柱山 三门峡 陇海铁路 陜州志

    打从潼关东出,过阌鄕、陜县便可望见一柱中流,誉满天下的砥柱山了。原来河南省西部为丘陵地,陜县、灵宝间,西有函谷关,东有三门峡(即砥柱山),最称险要。古称崤函之险,崤指山丘,函指关塞,其地南倚高冈,北临黄河,两壁陡起,一径蛇行,如入深巷,此为函谷之名所由来。自关关至函谷、陇海铁路旁黄河南岸而行,游人时时凭窗望河,所谓「隔岸看三晋」,古渡横秋,如在画图之中。前行不远便是一柱中疏的砥柱山,一名底柱山,山在河南陜县东方十余公里处的黄河中,北与山西茅津渡接界,距

  • 文章囘憶過黃河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34期  作者:狄震 出版时间:1982-04-03
    关键字: 黄河 龙的传人 三门峡 中流砥柱 三阳开泰

    「官司越打越胆大,黄河越过越害怕」,愼乎言之。黄河上游在靑海、甘肃、宁夏境内,河床窄,水也浅,流到绥远境有河套,农民有灌溉水利之便,所谓「黄河百害,只利一套」。南下夹在大山中,作为晋陜两省的分界,水势虽然猛烈奔腾,因高山胁峙,尙不越规,殆至潼关,风凌渡,又纳陜西之洛河及泾、渭诸水,转向东流,至豫陜州境内,穿过三门峡,所谓三门峡者,即河身当中矗出三座巨石,耸立水面,万千年来,依然挺拔,「中流砥柱」,指此言之是也。鼓河由风凌渡东向流入河南省,横贯豫省北部,省内长约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