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青田县志》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靑田县志征稿截止日期再宽限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28期  作者:文心 出版时间:1983-06-01
    关键字:青田县志 征稿截止日期 县志筹备会

    续修靑田县志自上(71)年七月十日成立筹备会以来,到本(72)年四月九日已开筹备会议四次,通知征文三次。以征稿姗姗来迟,致截稿时间一再延期,现悉延至五月底为止。据悉,如在国外有邮递迟延或有特殊情形,不能依限到达者,祇须内容合于征文规定,逾期尙可收受,但至迟不能超过六月底,因已在编辑期间无法揷入之故。

  • 文章我们的青田(续)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32期  作者:葉以新 出版时间:1984-10-01
    关键字:青田县志 刘基 朱元璋 徐达 元勋祠

    艺文志九(录自青田县志卷十三文外编)请建元勲祠疏(潘润)洪惟高皇帝应天顺人,龙飞淮甸,不数年间奄有大业。当时佐命诸臣奉行天讨,削平僭乱于外者,有徐达、汤和辈,而徐达为最。察观乾象,运筹帷幄之内者,惟刘基一人而已。是刘基之功与徐达相伯仲也。太祖常礼敬之而不名,每曰吾子房也。所以待之者至矣。当功成之日,举报锡之典,封徐达为魏国公,食禄甚厚,春秋祭祀之外,时享不一;封刘基为诚意伯,恩宠有加,所以报之者,亦至矣。厥后徐达之子曰辉祖者,袭封公爵至今,世代相承久而

  • 文章我们的青田(续)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30期  作者:葉以新 出版时间:1984-02-01
    关键字:青田县志 刘基 《诚意伯集》

    艺文志九(录自青田县志卷十三文外编)赠刘基太师諡文成诰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增秩彰功,进穹阶于一等;饬名显德,加美号于百年。礼在褒崇,事关劝敎。尔故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护军诚意伯刘基,慷慨有志,刚毅多谋,学为帝师,才称王佐。属圣祖之聿兴,乃明良之再遇。孔明之任,岂间人言,敬舆之谋,不负所学。遂覃精诚之虑,益酬神武之知。占事考祥,明有征验;运寿画计,动中机宜。盖始见异云而识王气,复仰指乾象以示天心。逮应聘栝苍,陈时务于建业;即从征彭蠡,定大事于中原。渡江

  • 文章朱點衣先賢傳略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20期  作者:陳崧 出版时间:1980-10-20
    关键字: 朱点衣 回忆乡贤 重修青田县志

    敎学相长之益,甚为乐意。及至届时入闱参加殿试,才思敏捷,交卷迅速,应属金榜题名,可以知府或知县任用,但不知何故(县志亦无记载)仅得派任浙江金华、衢县、永嘉、瑞安、常山、开化等县敎谕之职(即今之敎育局长类似职务)。在金华府任斯职达十余年之久,敎导员生读书钻硏学问及为人之道;管理监督地方书院财务,淸正之风,为人传颂。另说点衣先生为钦赐「孝廉方正」,诰命「五品顶戴」,尙待查考。先生原配夫人早逝,仅有一子朱雪亭先生。朱雪亭者,即前靑田医院院长朱国基兄之父。朱点衣

  • 文章我们的青田(续)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28期  作者:葉以新 出版时间:1983-06-01
    关键字:青田县志 石门山房 《古香室遗稿》 《古欢室稿》

    艺文志八(录自青田县志书目)石门山房诗钞四卷 存国朝端木百禄撰。百录,国瑚子,能世其学。同治庚午王赞元序,赵之谦跋。序曰:石门山房者,小鹤山人之所居也。山人世居靑田,姓端木氏,名百禄,字叔德,别字小鹤。太鹤山人哲嗣。太鹤山人以名进士秉铎苕溪,天文地理诸书,无不洞悉阃奥。小鹤克嗣家学,尤邃于易,其发于诗古文辞者,清超拔俗,如云中白鹤,可仰观而不可亵玩。其别字以小鹤也固宜。独年不克与鹤齐。鸣呼!岂非天哉!山人卒于庚申季冬月朔时。年仅三十七。子庭鏊,甫七岁,沈

  • 文章七十二年春節團拜葉理事長致詞全文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28期  出版时间:1983-06-01
    关键字: 春节团拜 叶以新 理事长致辞 青田同乡会 青田县志

    美德。经会议一致通过,而在今年第一次举行的。第二、我们同鄕会有鉴于靑田县志有百余年未修。恐怕这百余年之靑田文献行将湮灭,乃于去年七月起组织续修靑田县志筹备会,向国内外同鄕征求资料,大家在会刊上与两次征文启事上应早知道。应征之文固已不少,而搁置未办的鄕长尙很多。务请注意,这是一县的历史,如建设、敎育、风土、政治、职官、人物等都分门别类在志中报导。一个新县长到任,必先看县志再访问士绅,然后再定行政方针。如人物一项,吾靑除刘伯温公、陈辞修公将来在国史有稽考外,其余

  • 文章续修靑田县志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31期  作者:葉以新 出版时间:1984-06-01
    关键字: 青田同乡会 续修县志 文献委员会 理监事联席会议

    国不可以无史,县不可以无志,而县志之资料,多出于本县人士之采访,有详尽性,有眞实性,为国史采摭之原始珍贵资料。故清康熙十一年有诏各郡县分辑志书之举;雍正年间,又有颁发省府州志六十年一修之令,前朝所以如此重视者,岂不以国史藉以取资,而体国经野,有关政要者乎。民国以来,我政府更积极推进。民国十八年,内政部颁订「修志事例」二十二条。二十年,为恐文献资料无保管征集机构,内政部根据全国内政会议决议案颁订「市县文献委员会组织大纲」,规定各市县应设文献委员会,为永久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