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绝技》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青絲寫真更傳神——記當代髮繡藝術家魏敬先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6卷 第5期  作者:王維友 出版时间:2004-05-10
    关键字: 魏敬先 发绣艺术 作品 绝技

    頭髮,堅韌而富彈性,可以千年不腐。頭髮一向又是傳情的信物,「要髮不要頭」、「一縷青絲訂終身」……,都極言頭髮含情之深。溫州師範學院魏敬先教授用頭髮繡製的人物肖像,人稱「魏繡」。這「魏繡」,那可是魏先生耗盡四十多年的心血澆鑄而成,縷縷青絲繡絕藝,針針髮髮寄深情,當今世界各地許多政治、文化、經濟等等各界的頂尖人物,都把魏敬先爲他們創作的髮繡肖像當作寶物珍藏。魏敬先生的大名也隨著這一幅幅藝術佳構在世界各地傳頌。魏敬先一九三八年十二月出生在漢高祖劉邦的故鄕——江...

  • 文章秦腔八大传统绝技介绍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82、83期  出版时间:2014-01-01
    关键字: 秦腔 八大传统绝技 剧目介绍

    踩跷」——中国秦腔八大传统绝技秦腔,汉调二簧旦角表演特技。跷子是木制垫,尖而小,约三寸长,外面套 花小鞋。演员只能用两个脚指穿假鞋,而且要将鞋绑在脚指上,因此,称之为扎跷。扎绕之后,演员只能凭两个脚的脚指行走,脚跟高高提起扎跷演员则始终都得用二指着地。戏演完后方可解跷休息。更难的是,不仅要求模仿三寸金莲的步子和形态,还有特为扎跷设计的高难动作,如:踩跷走凳、踩跷过桌、踩跷踢石子等,沿低上高,蹦跳不止,方能显出演员的踩跷技巧来。清乾隆时,秦腔旦角魏长生

  • 文章福建雜技團崛起於世界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44期  作者:齊孔麒 出版时间:1991-06-20
    关键字: 福建 杂技团 金牌 绝技

    该团的少年队赴香港荃湾艺术节,盛况空前。每场演出结束时观众便拥向台前拥抱、亲吻小演员。一九八九年他们的《绝技》节目参加了「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比赛,夺得了铜狮奖。行家说:「像《绳技》这类节目夺得铜狮奖也属不易。福建的《绳技》能获奖是因为他们的表演打破了传统的套路,首创了跟头技巧运用于绳技表演之中,开拓了带绳腾空翻越表演的新路子。一位参加比赛的外国行家说:「世界的一流绳技在中国,中国的一流绝技在福建」。演员们并没有满足于取得的一块铜牌,他们协力同心,你追我赶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