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离骚》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端午節念屈原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16期  作者:葉阻河 出版时间:1979-06-01
    关键字: 端午节 习俗 屈原 离骚

    亡国的惨痛,又想以一死来感悟顷襄王,竟于五月五日自沉汨罗江,享年六十六岁。时在西元前二七七年,即为周赧王三十八年。楚辞是战国时代南方楚国的诗歌,以屈原的作品为代表,他是忠贞爱国诗人。我们于抗战初期,全国文艺界人士,为期诗人发扬爱国精神,拟订一诗人节,便想起了屈原人格的崇高,创作的成就,乃以端午节为诗人节,并于民国廿八年端午擧行第一届诗人节,这就是诗人节的由来,也是对屈原的同情和尊敬而纪念他的!说起了屈原的文学,宏博丽雅,汉书艺文志记载,计廿五篇。其中离骚

  • 文章(抒情小品)詞—虞美人 △端午有感△

    来源期刊:《洛陽文獻》 第5期  作者:寇幼軒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屈原 离骚 情操 龙舟 端午

    屈原当年赋离骚,只为楚国好,诤言遭贬三闾抛,忧国诗人情操志节高;独力难挽狂澜势,汨罗忠魂涛。蒲艾龙舟年年有,莫让怀王转世弄今朝。(我不希望有现代的屈原,只祈盼不要有昔日的怀王。)

  • 文章愛國詩人屈原和楚辭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63期  作者:張烈 出版时间:2007-04-10
    关键字: 屈原 楚辞 离骚 爱国主义

    疏远了屈原。屈原遭了不白之冤,悲愤异常,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这是第一次在政治上的失败。这时屈原所处的时代,正是战国末期,离秦统一中国不远。此时中国学术思想蓬勃,诸子百家争鸣,同时列国军事、政治竞争最为激烈。当时在战国七雄中,秦国最强,楚、齐次之。六国为了共同抗秦,就必须联合起来,否则就被秦国各个击破。秦国为了吞并六国,就要分化六国,拆散他们的联合。于是战国国际外交政策,形成了两条路线—合纵与连横。屈原目睹战国的趋势,深懔于楚国之危亡,所以亲齐,而主张联合与国

  • 文章龍舟競渡話端陽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24期  作者:彎塘居士  出版时间:1988-06-20
    关键字: 龙舟 端午 中秋 屈原 离骚

    造成国破朝亡,国民流离失所,如越南及高棉等国沦陷以后,许许多多爱国志士,飘流海上,逃离地狱。屈原战国时楚人,名平,别号灵均,博闻强记,明于治乱,仕楚为三闾大夫,怀王重其材,蕲尙辈谮而疏之,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冀王感悟。襄王时复用谗,谪屈原于江南,原作渔父诸篇以见志,寻自沉汨罗而死。梁吴筠撰续齐谐记云:「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汉建武中,长沙区曲,忽见一士人自云三闾大夫,谓曲曰,闻君当见祭,甚善,当年为蛟龙所窃,今若有

  • 文章國學綱要(八)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5卷 第4期  作者:湯念庸  出版时间:1983-12-01
    关键字: 国学 屈原 离骚 文学价值 艺术影响

    乙)屈原离骚之创作一、离骚之价値——吾人何以要单独介绍离骚?乃因其在文学上有创导之价値。我国文学,最早最美之表现,当然是诗。(诗经的诗)但自「春秋」以后,礼乐废坏,风雅不作,诗之流行,亦已消沉。至战国后期,屈原始作离骚,为前所无有后所难及之创作。于是在文学上乃发出异样光彩,使后来学者仰慕造作,而有种种文章之演进,不能不归功于离骚之创导也。二、屈原之作离骚——屈原所以有离骚之作,乃因受环境之压迫与刺激而生。欲明其经过之情,应先介绍其为人:屈原名平,字原

  • 文章愛國詩人屈原軼事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21期  作者:唐超羣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屈原 人物轶事 仕途 升官 流放 离骚

    楚怀王听信小人谗陷之言,始则罢官黜职,继而流放汉北,这和商纣王听信崇侯虎的诬告,囚周文王于羑里,如出一辙。所以屈原到汉北后,决意效法文王,囚羑里而演周易。但当屈原决定以「化悲愤为力量」的意志,采「不平则鸣」的态度,要把满腹牢骚,吐露在他的新诗篇—离骚中。汉北,即汉江北岸之简称,地在樊城附近,距离郢都(湖北江陵县),不过三百余里,凡是郢都每天的重大事件之发生,两三天后,就传进屈原的耳朵。屈原视事件性质与轻重,采安慰或鼓励,劝告或谏止等方式,不断的向怀王上书

  • 文章《屈原》觀後三首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45期  作者:何敏求 出版时间:2006-04-10
    关键字: 屈原 读后感 离骚 忠言逆耳 千古奇闻

    薄幸东风恒见妒,忠言逆耳比干诛。自来忠佞常顚倒,岂独行吟楚大夫。才自清明志自高,生逢季世恨难消。呕心沥血行行泪,千古奇文赞楚骚。奇文千古颂《离骚》,爱国心声格调高。抱璞宁知和氏璧,沉沙谁辨莫邪刀。图强变法心存国,佞口弄权李代桃。欲借清风驱腐恶,汨罗江上祭洪涛。

  • 文章觀影偶感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07期  作者:梅庭散人 出版时间:1977-06-01
    关键字: 相思 蓝桥夜月 离骚 犀鼓角 琵琶

    四叠侮翁原韵)㈠相思暮暮复朝朝,万恨千愁一梦消;柳眼波横飞燕媚,杏花烟润玉嬛娇;蓝桥夜月添诗兴,南浦离情泛绿潮;翘首征鸿何处是,萍踪浪迹太迢遥。㈡雪满山中似昨朝,天高日远冻难消;已无双桨迎桃叶,枉自多情念阿娇;一部离骚空对月,半生壮志去如潮;吴山并辔心犹热,隔海牵牛怨路遥。㈢恨无消息到今朝,豪气柔情两不消;对影浑忘冬日淡,看花转觉意中娇;久焉隔岸迷尘雾,终古东溟有逆潮;底事楼船迟鼓角,鸡声不耐五更遥。㈣荒唐云雨又今朝,襟上脂痕不易消;隔岸传盏桃靥厚,分

  • 文章屈原的時代背景及其忠貞本末考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6期  作者:郭子彬 出版时间:1974-06-25
    关键字: 屈原 身世遭遇 爱国诗人 离骚 忠贞事迹

    固然是楚国人,当时吴国上大夫伯嚭,亦何常不是楚国的故臣呢!品德表现卓越不羣据离骚序载称:「屈原与楚同姓,仕怀王为三闾大夫。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屈原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士。」从厉国士,率贤良的任务看去,不问而知屈原是位刚正廉明,又肯讲气节的一员忠贞之士。以他来任三闾大夫职务,怀王尙不失为知人善任的英主。培植贤良,奖厉气节,在当时各国内政上是极重要的一环,尤其楚国,比任何国家都应看得重。楚之不能得志于诸侯,而卒就灭亡之地,实因楚虽多材,而大家

  • 文章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7期  作者:陳中吉 陳文夫 陳明鏘 萬榮保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屈原 离骚 桂花 秦淮河 嫦娥 诗词作品

    浪淘沙·诗人节锁江楼吊屈原陈中吉华夏几沧桑,又是端阳。锁江楼上吊沈湘。一盏香茗权当酒,酹奠忠良。振笔赋清商,浪拍长江。《离骚》绝唱几回肠。今日放怀歌盛世,共谱新章。捣练子·中秋思远陈文夫梧叶萎,桂花香。望月当空更断肠。户户喜吟团聚赋,不知君夜宿何方。忆王孙·钓前人一湖碧水映蓝天,竹杆金钩隐妙玄。标动标横鲤倒悬,浪花漩,晃脑摇头怨饵鲜。临江仙(忆秦淮河畔)陈明锵烟雨千年留胜蹟,湖山放眼清明。春堤燕翦柳梢莺。波光帆影荡,古寺晓钟鸣 犹是六朝歌舞地,楼台响彻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