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梦溪笔谈》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北雁蕩山奇景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6期  作者:黃信樵 出版时间:1995-06-10
    关键字: 北雁荡山 浙江名胜 沈括 梦溪笔谈 奇景

    神态维妙维肖;旁有一小石,犹如一小沙弥向老僧附耳细语。走过此老僧崖,囘头一望,僧拜石立即变作频频稽首,频频嘱咐:「人客一路保平安哟」!北雁,唐已有名 宋祥符脱颖而出宋·沈括《梦溪笔谈》:「温州雁荡山,天下奇秀,然自古图牒,未尝有言者。祥符中,因造玉淸宫,伐木取材,方有人见之,此时尙未有名。按西域书,阿罗汉诺讵那,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峯龙湫。唐僧贯休为《诺讵那赞》,有「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濛濛」之句。此山南有芙蓉峯,峯下芙蓉驿,前瞰大海,然未知雁荡

  • 文章李順的故事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45期  作者:毛一波 出版时间:1974-09-01
    关键字: 李顺 沈括 梦溪笔谈 故事 王小波

    则谓小波或顺为主,均无不可。」按沈括在「梦溪笔谈」卷二十五云:「(前广州巡检使陈)文琏家有李顺案欵本甚详,(上云:「文琏康定中归老泉州,予尙识之。」)顺本味江王小博(波)之妻弟。始王小博反于蜀中,不能抚其徒众,乃共推顺为主。顺初起,悉召鄕里富人大姓,令具其家所有财粟,据其生齿足用之外,一切调发,大赈贫乏。录用材能,存抚良善,号令严明,所至一无所犯。时两蜀大饥,旬日之间,归之者数万人。所向州县,开门迎纳,传檄所至,无复完垒。及败,人尙怀之,故顺得脱去,三十

  • 文章神州與瀛海憶遊感舊抒懷雜詠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6期  作者:顧翊羣  出版时间:1974-08-20
    关键字: 抒怀杂咏 七绝五十首 国际货币基金 故乡淮安 梦溪笔谈

    新,已装裱珍藏。萱堂敎子义方存,陟屺难忘诲迪恩,犹忆琴园风雪夜,灯前一卷唱梅村。先母为寿州孙仲山观察长女,生平喜读诗,尤好吴祭酒梅村诸作。余幼时依母怀中,即郞诵圆圆曲,临淮老妓行,永和宫词等长篇,至老不忘也。昆仲惯为俎豆戏,时艰共习步兵操。囘头七十年来事,雁序祇余独雁翺。昆季五人中三兄均已先逝世,余尙幸存,息影台岛,五弟则滞大陆消息不通矣。京江几度看金焦,客子登舟趁早潮。欲吊梦溪怜梦断,才人终古叹萧寥。宋代沈括息影鎭江,著有传世之「梦溪笔谈」一书,余有长文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