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生平事略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述恩師羅元一先生之學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8卷 第3期  作者:林天蔚 出版时间:1978-09-30
    关键字: 罗元一 求学背景 学术研究 生平事略

    (一)恩師興寧羅元一先生,著作等身,體大而精,有客問先生之學可以一貫之否?曰:可,卽民族史,唐史與香港史爲主流,而旁及方志學,族譜學,國父硏究及中西交通等,而其硏究興趣之轉移,與先生所處之時代,個人之處境,息息有關。先生誕于一九〇六年,逾五年而辛亥革命,在鼎革之際,民族思想蓬勃,兼以家學淵源,太老師幼山公亦愛國志士,據先生之「三十自述」是時革命志士如羅鶚博,鍾明光均出幼山公門下。幼山公有亞洲史及國史槪留存于世,學而優則仕,曾爲百里侯,饒有政績。先生幼受庭...

  • 文章政壇畸人藝苑奇葩王鐸先生(中)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9卷 第4期  作者:李九林 出版时间:1987-04-30
    关键字: 王铎 生平事略 书法艺术 书评

    三、書法評價書法爲藝術之一種,藝術導於抒情,情本乎心,心及於人。於是「論書及人」遂成爲書藝評論的主導力量,演變極至,乃形成「卑其人而棄其書,而廢其書」的過激傾向。人品、節操固極値重視,但其畢竟與藝術是兩囘事。人品與書品並論,不僅無科學精神,且以此態度治學似乎有失嚴謹。「論書及人」之風,大約始於宋代。歐陽修曾說:「古之人皆能書,獨其人之賢者傳遂遠。然後世不推此,但務於書,不知前日工書與紙墨泯棄者不可勝數也。使顏公(指顏眞卿)書不佳,後世見者必寶之也。」「楊...

  • 文章李宗黃先生的事功與學術思想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5期  作者:鐘永發 出版时间:1985-12-25
    关键字: 李宗黄 生平事略 军政生涯 学术思想

    内外一致:本书思想内外一致,表里互通,是诚于中形于外的结果。(2)立德与立功并进:吾人倘能依是书之原则纲领去用功夫,立德与立功可一擧而两善兼备。(3)人治与法治并重:本书一面告诉我们「用人惟贤」,一面告诉我们「奉公守法」,不偏于治人亦不偏于治法。(4)精神与物质并用:是书主张「以精神胜物质」,但不否认物质的力量,使两者的关系恰如其分。(5)大德与小德兼修:本书主张「大公无私」与「至诚感人」的大道大德,却也不忘「一人不苟用」、「一事不苟为」、「一钱不苟费

  • 文章狄仁傑與唐槐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9期  作者:徐崇壽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唐槐园 狄仁杰 生平事略 丰富政绩

    唐槐園的興建,是為紀念唐代武則天女皇執政時期的名相狄仁傑的故里與其生平施政功跡。園內有一株古槐相傳為狄仁傑之母手植,雖歷盡滄桑,距今已一三〇〇餘年,然而老幹虬枝仍綠蔭籠罩、新枝勃鬱婆娑,斜望狀如龍舟,大可數圍,顯示了旺盛的生命力,成為太原勝景。園內面積約六六〇〇平方米,建築風格力求仿唐。現已建長廊、垂檐亭、月亮門等,重立狄梁公故里碑、唐槐碑,並環繞唐槐廣植花木數十種,極為古樸典雅。由唐槐說到狄仁傑(六三〇—七〇〇),字懷英,并州太原人,是唐代武則天時代的...

  • 文章婁道南先生傳略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1期  作者:婁生謙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娄道南 生平事略 世人赞誉

    一、生平事蹟婁公諱道南(一八二三—一九〇〇),字丙青。中年後,「丙」旁加「火」,寫作「炳青」。號簡齋,別號淡齋,少樵。清代山西省河東道蒲州府萬泉縣西張甕村人。生活在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年間。道光己酉拔貢。咸豐辛亥恩科亞元。壬子捷黃,欽點翰林院庶吉士。家寒外補,特受直隸省大明道冀州府武邑縣知縣。精勤政事,廉潔務本,而為綏靖地方,除暴安良、執法嚴謹,邪惡斂迹,奸宄側目,正義由是賴以伸張;民獲實惠,士紳邑民同稱「婁青天」。旋調陽曲縣,駕輕就熟:治理有道,德庇...

  • 文章端方和海州東南沿海的鹽場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張義壯  出版时间:2003-12-01
    关键字: 托忒克·端方 生平事略 总管盐政 济南盐场

    端方,在北京的中央電視台播放的「走向共和」電視劇中多次出現,被稱爲晚淸「五虎」。在淸末的地位可以想見。他不是皇族,可他是滿人,屬正白旗,姓托忒克,字午橋,號匋齋。《二十五史·淸史稿》中說他蔭生中舉人,可知他中舉並非憑眞本事通過正規科舉考試得來,而是仰仗出身成份而被保送的。中舉後,馬上爲員外郞。光緒二十四年(一八九八年),端方三十七歲,就成爲直隸省(河北省)的霸昌道。不幾天,慈禧新政,朝廷設農工商局,將其調京,管理局務,賜三品頂戴。旋又調陝西,先後爲按察使...

  • 文章才豐遇嗇的畫壇二竹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6卷 第4期  作者:潘兆賢 出版时间:1976-12-30
    关键字: “画坛二竹” 岭南画坛 画评 生平事略

    的贡献,已臻弼敎作育,承先启后的懋绩壮域,死亦当无憾于泉下了!现笔者一本显彰幽渺,推美艺人的鹄旨,特将「二竹」的生平事略及画品剳记如下:——程竹韵(一八七三—一九三四),以字行,本名景宣,号龙湖叟,广东南海人。早年在广州市与黄鼎苹、吴长民、严子泉设立「尙美图画硏究所」,授徒自给,并且壹其情志在绘画、书法、篆刻各方面作探索硏求,寖寖然遂成名家。他所栖身的百年老屋,正和市贩混处,白日黑暗,摸索登楼,竹韵蜗居一室,墙壁不垩,他在画课书授之时,只能咫尺廻旋,明儒震川

  • 文章花茂與明代之粵東海防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9卷 第4期  作者:何富彝 出版时间:1989-12-31
    关键字: 花茂 生平事略 明代 粤东海防

    甲、花茂的生平事略花茂,安徽省巢县人,元朝末年,初附陈世光,元至正十六年丙申(西元一三五六年)二月归附朱元璋,屡立战功,败张士诚,陈友谅。元至正二十四年(甲辰四元一三六四年),平武昌,授威武卫百户。明洪武八年(西元一三七五年),以功升神策卫指挥佥事,十三年(西元一三八〇年)调广州左卫,勦平阳春等县叛贼;翌年降服淸远、翁源、博罗等县山贼;十五年(西元一三八二年)讨海南蛮,继出海捕倭;十九年(西元一三八六年)领军平东筦、龙川、兴宁、南海、香山、翁源等县

  • 文章李生達將軍事略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0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2007-07-01
    关键字: 李生达 生平事略 军政生涯 学术成就

    李師長字舒民,山西晉城縣人。保定軍校第五期步科畢業。歷任團旅長,第七十二師師長,鎮守使,軍長,副指揮等職。久琯軍符,聲譽懋著;賦性沉厚,器宇恢宏。用人惟賢,毫無畛域;馭下以寬,不尚苛細;以是惠澤深入軍心,官兵皆樂效命。至於臨大變,決大事,識見超卓,沈著應付,策機宜於倉卒,挽危難於俄頃;轉移大局有足多者。每經戰役,身先士卒,奮勇前驅,攻必克,守必固,孤山,大同,宣化,諸役,足標殊績。其在大城被圍,矢盡援絕,堅守孤城,至三月之久;足與傅宜生軍長之守涿州,先後...

  • 文章船山生命哲學之硏究(上)

    来源期刊:《湖南文献》 第6、7期  作者:張廷榮 出版时间:1972-10-10
    关键字: 王夫之 思想研究 生平事略 著述研究 人物气节

    第一節 王船山的身世一、我怎樣一步步瞭解船山我尊敬船山和他的學問,是民國四十年我到臺灣以後,有幾次我聽到我鄕中的長輩,在談及做學問的時候,總是提到黃岡熊先生(十力)敎人讀王船山最好的一部書——「讀通鑑論」,這種談論,深深的印入我的心中,後來我讀熊先生的書,也曾有述及「讀通鑑論」的價値。可是這部書是一部三十卷的大部頭書,借旣不易,買也沒有,但我始終存記在心,不敢忘記,一直到民國四十六年,臺北市藝文印書舘影印古本,我一打聽,果然印有「讀通鑑論」,印得很淸楚,...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