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黃梅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受鄕亲之付托 开会史之先河——黄梅同鄕会十月故鄕之旅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11期  作者:黄梅 出版时间:1994-04-10
    关键字: 黃梅同鄕會 故鄕

    黄梅旅台同鄕会,创立于民国六十九年,首任理事长为前国大代表涂寿眉先生,以后二三四届,则由瞿荆洲、李光唐两位先生相继出任,如今为第五届,理事长一职,基于当前任务需要,由大会选举帅元甲先生担任之,光阴荏苒,帅氏就职以还,迄今已一年有余矣。在此一年岁月中,帅理事长接受全体鄕亲之付托,办理了创会以来的第一件大事,那就是去年(一九九三)十月间的故鄕之旅。这次行程,分为两个地方,一是长江三峡,一是黄梅五祖寺。三峡是舒展身心,纯粹的旅游性质,五祖寺则为参加

  • 文章细说黄梅剧院来台演出的波折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18期  作者:帥元甲  出版时间:1996-01-10
    关键字: 黃梅劇院 演出 來臺

    三年前黄梅旅台同鄕会第四届第七次理监事会中,本人曾提议「送钓竿回黄梅运动」一案,希望借此帮助故鄕增加就业,繁荣经济,以解除鄕人的困窘,其中订有三个工作项目,即:①发动亲友到黄梅投资,以繁荣地方经济。②扩大黄梅禅宗发祥地的宣传,以促进观光事业的发达。③邀请黄梅县黄梅剧院来台演出,以提高黄梅县的知名度。以上①②两项,已分别推动,且颇具成效,唯有第③项,直到今天,方始有了眉目,在五月三日经敎育部大陆工作小组审查通过,并预定本(八十四)年十月至十一月之间来台演出

  • 文章踏出「送钓竿囘黄梅运动」的第一步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09期  作者:帥元甲  出版时间:1993-10-10
    关键字: 故乡 思乡 黄梅县 黄梅剧团 黄梅调

    从唐人王维的「君自故鄕来,应知故鄕事」,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鄕」以及岑参的「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等怀鄕的诗句中,充分表露「故鄕情」,乃人类的天性。当我三度回到黄梅故鄕,发现民生凋蔽,各种落后的情况,同情之心,油然而生,常思对其有一改善措施,但苦于力薄能微,无从着手,思维再三,想起谚云:「与其送条鱼,不如送支钓竿」,以经济的手段,促进黄梅经济繁荣,经济繁荣之后,大家的困扼,自然解除,生活必能改善,台湾的经验,可以充分证明。这样就如同送了

  • 文章天下禅关参加黄梅五祖寺大雄宝殿落成典礼纪闻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11期  作者:吳紹華  出版时间:1994-04-10
    关键字: 黃梅 五祖寺 落成典禮

    宽四十厘米,厚十厘米。据文物管理所负责人解释说,大祖慧能因身轻碓重,就搬来这块石头,系上绳子,坠在腰间,藉以增加身体重量而发挥碓臼冲击的磨擦力,因此,这块石头也就保存了下来,石上刻有「六祖坠腰石」、「龙朔元年」等字样。诗僧晦山曾题了一首「坠腰石」的诗:块石绳穿祖迹留,曹溪血汗此中收应知一片东山月,长照中华四百州。慧能为广东曲江人,少孤贫,采薪贩卖养母,一日闻人读「金刚经」,忽有所悟,乃往黄梅谒五祖弘忍,五祖噐之,后祖使众徒各以忍得作偈语,时上座神秀书偈曰

  • 文章将军依旧笑春风黄梅同乡会春节联谊纪要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67期  作者:吳紹華  出版时间:2008-04-10
    关键字: 黄梅同乡会 联谊会

    一年一度的黄梅同乡联谊会,经于九十七年二月十六日,在台北市天成大饭店举行,到有同乡男女会员一百余人,席开十多桌,宴会中有新会员介绍,摸奖、看故乡风土影片暨黄梅调歌曲等节目,情况盛为热烈。在举行祭祖及团拜仪式后,当即由名誉理事长项毓烈先生致辞,他首先表示穿着这一身陈旧的服装,未能穿西装、打领带,来参加同乡会,是由于月前不慎跌伤右髋骨,经耕莘医院开刀治疗后,目前仍须擒著四只脚的健行器才能行走,深感不便,甚觉歉疚。项老继则感谢前任理事长柳中明博士,学养丰富

  • 文章服务同鄕与囘馈黄梅——话黄梅同鄕会年度工作方案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07期  作者:吳紹華  出版时间:1993-04-10
    关键字: 黄梅同乡会 工作方案

    以收分工合作之效。在财务上,主要为会费之收缴,同鄕之捐献,子女奖助学金之发放等事项。前国大代表涂寿眉先生捐给同鄕会之新台币拾万元,即起拟订办法,作为奖助学金之基金,并将发动同鄕,踊跃捐输,以收集沙成塔、集腋成裘之效。当会议进行时,帅元甲慨捐二万元,吴逖慨捐一万元,李楚华提议,希望每一理监事都应自动捐献,以发挥带头、领导、示范作用。在文化上,首应设法提升黄梅层次,美化黄梅鄕土。现行之会员通讯录,使用时间过久,内容亦太单调,应即成立编篡委员会,多方蒐集富有

  • 文章轻歌妙舞——赏心悦目湖北省黄梅戏剧团来台大公演获好评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19期  作者:吳紹華  出版时间:1996-04-10
    关键字: 黃梅戲 湖北省 公演

    早在三十四年前,一部由李翰祥执导,凌波、乐蒂领衔主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黄梅调的电影,轰动了美丽的宝岛,红遍了台湾的天空。无论是大街小巷,无论是男女老幼,大家都是不约而同、异口同声的唱着黄梅调的歌曲,听着黄梅调的乐章。在收音机、电视机及录音机里,所播放出来的,几乎是淸一色的黄梅调。如果说:那是一个黄梅调的年代,一切艺术,均已走向黄梅调的世纪,对当时情形而言,一点也不为过。如今凡是身历其境的人们,对当年那种狂热的心态,应该记忆犹新,无时会忘。原汤原汁道地黄梅

  • 文章怀宁旅台鄕亲应邀参加安庆黄梅戏艺术节纪要

    来源期刊:《安慶鄉訊》 4、5、6  作者:張愛斌 出版时间:1993-04-04
    关键字: 黄梅戏艺术节 开幕仪式 黄梅戏 旅游观光

    十月六日上午,「九二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在宜城饭店门前举行了隆重开幕式,来自海内外五千名贵宾,欢聚一堂,争相观看规模盛大的化装游行。此次黄梅戏艺术节,以黄梅戏演出为主旋律,以旅游观光为联结线,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目的,联合文化艺术、旅游观光、商品展销、科技发布和经济贸易洽谈于一体。皖副省长吴昌期主持并宣布了黄梅戏艺术节的开幕式,安庆市委书记江石满、副市长周公顺分别作了讲话。旅台鄕亲及著名的社会活动家陈心宽(陈先生临时因公务未克成行),高向荣先生一行三十二

  • 文章黄梅戏与安庆黄梅戏艺术节简介

    来源期刊:《安慶鄉訊》 4、5、6  作者:陶芳田 出版时间:1993-04-04
    关键字: 黄梅戏 黄梅戏艺术节 严凤英 历史沿革

    黄梅戏是安徽主要的地方戏,原名「黄梅调」,发源于皖、鄂、赣毗邻地带,以「黄梅采茶」调为主,吸收当地民歌、说唱和靑阳腔的部分声腔发展而成,流行在安庆长江两岸的广大地区。及至淸代中叶,「黄梅调」流入安徽安庆一带,与安庆方言结合,经过不断变革,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人称「府腔」(安庆在淸代称的安庆府)或「怀腔」(安庆与怀宁本为一体)。一九二六年在安庆本地区流行后,又吸收揉合了京剧、徽剧之长,从而得到丰富发展和提高,卒致成为安徽人民最喜爱的新兴剧种,于一九三四

  • 文章安庆黄梅戏艺术节隆重揭幕旅台同乡三十二人应邀观礼

    来源期刊:《安慶鄉訊》 4、5、6  作者:胡采蘋 出版时间:1993-04-04
    关键字: 黄梅戏艺术节 开幕大会 工商展览馆 两岸合作 黄梅戏

    ▲安庆原为省会,地处皖、鄂、赣三省交界,是万里长江北岸名城。城内古蹟甚多,而市郊湖山景色亦美不胜举。市容经过廿年不断地整建和修饰,日趋现代化境界。航运方面:有长江及内河网线陆运方面:有铁公路,纵横交错,旅行方便。空运方面:有军用机场,现正积极规划,短期内当可参加营运。▲安庆市人民政府,为弘扬民族文化,加强经贸,技术交流,发展观光旅游,于一九九二年十月六日举办黄梅戏艺术节活动,邀请我旅台同鄕返鄕参观,经同鄕硏商后,公推高向荣鄕长为祝贺团团长,并负责筹备事宜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