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青田教育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加教育浅谈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23期  作者:陳國强 李茵茵 出版时间:1981-10-01
    关键字: 青田同乡会 叶以新 加国教育 台湾教育 华侨情形

    的邀请很难推却他的盛情,想来想去,还是谈谈中国及加拿大的敎育,当然我可以着重讲加拿大的情形,因为中国敎育方面的事在座的各位知道的比我多得多,所以只稍微的提一下。今天我所要讲的题目是「中加敎育浅谈」。我首先把加拿大的小学、中学、高中及大学的一般读书情形介绍一下,接下来我要谈我最近在台湾将近一年的时间内所见所闻,把我的感想讲一下,比较两个制度的优点和缺点及个人的观点,当然这观点不一定正确,讲错的地方请多多原谅。加国教育情形先讲一讲加国小学的情形:加国小孩子满五足岁

  • 文章青田皮货店叶闻好诚退多付款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93期  作者:鄭瑜 出版时间:2005-02-01
    关键字: 青田 皮货店 叶闻好 退款 社会教育

    的时代里,能出现如此诚实店员,眞是値得作社会教育的特殊表扬典范。于是我便进入店内一见如故的与她寒喧家常,探问身世,半开玩笑说:愿收她为义女,并顺手拿相机拍照留念。她也非常感动,曾慷慨的送我一支小形的精美皮夹作为纪念,当时内心眞是无限愉快。回台后因忙为教学、创作及赶写著作等等俗务,至今始撰稿记载下这一段小故事,刊登本刊予以表扬,以作今后两岸社会教育资料诚实的典范。

  • 文章本會顧問邢愛菊女士慈母項太夫人略傳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124期  作者:本刊記者 出版时间:2015-06-01
    关键字: 悼念乡贤 青田同乡会 子女教育

    编按:邢母项太夫人,秀外慧中,智谋过人,在国共斗争到两岸分治后,从大陆沦陷区,携子女们走出故乡青田,到上海至香港,辗转来台湾依夫,在兵荒马乱中,历经艰难,展现智慧,逢凶化吉,在台期间相夫教子,事业家务一帆风顺,迄今子孙满堂且满门俊秀,晚辈们个个都有辉煌的学经历,成就非凡!享寿一〇〇岁仙逝,修得福禄寿全归之祥和人生,留给晚辈们一个最典范的学习榜样。

  • 文章青田同乡学有专长新生代介绍㈢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78期  作者:李佐良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子女教育 新生代 研究所 青田团队 吴德瑛

    前言中国人是一个非常重视子女教育的民族。三十八年追随政府来台的青田人,无论是携带妻儿来的,或是来台后结婚生育子女的,因本身历经战乱,未能接受完整教育者多,故而都有强烈的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台湾五十年来的安定生活,适时提供了各家大力培植子女的最好时机与环境。新生代中完成大学教育后,考取或申请国内外研究所深造,学有专长者不在少数。因为生长时空不同往昔,加以正当「打拼」之年,他们较少参与同乡会活动,识者不多。为此特搜集资料并征得同意(很可惜不少不同意),借青田

  • 文章朱冠標重「根」情送子回國學語文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26期  作者:李佐良 出版时间:1982-10-01
    关键字: 叶以新 捐助经费 青田 子女教育

    朱冠標兄旅居法屬皆因(Cayenne南美洲)、經營百貨商店已二十餘年,妻賢子孝,事業如意,身體健康,誠屬海外幸福家庭也。雖僑居地國人不多,靑田同鄕僅二家,但依然保持我中華生活傳統,一家人仍以靑田話交談,未爲當地同化。惟一美中不足者厥爲二子會說靑田話,不能說國語,亦不能讀寫國文,爲此他於五年前卽携長子囘國,進入師範大學國語中心學習國語文,曾於第十次同鄕會座談會中,携子列席,當場捐新臺幣一萬元。因其長子學習效果良好,能說、能讀、能寫,故於八月十六日再度携其次子囘國...

  • 文章樂善好施的詹石娥女士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106期  作者:夏漢容 出版时间:2009-06-01
    关键字: 詹石娥 青田之花 教育事业 章旦中学 人物回忆

    烫了卷发,在青田那个封闭社会,确是少见。她说她是青田泥土生长出的一朵玫瑰花,芬芳又美丽,在青田县政府教育局任职六年期间,同事们称她为「青田之花」。詹女士于一九五〇年辗转至台湾,去基隆码头接她的原来是先父夏敬,后来她进入台湾省菸酒公卖局制瓶工厂主计室任职,而结识了赵方基先生,经过六年爱情长跑,终于结为连理,赵先生后升任制瓶工厂厂长,因夫妻不得在同一单位服务,詹女士遂调职至酒类试验所工作,一直服务至六十五岁届龄于一九九〇年荣退。余亦于一九七六年至一九八一

  • 文章追昔撫今 知福惜福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105期  作者:麻夢華 出版时间:2009-02-01
    关键字: 纽约青田华侨现状 子女教育 美国社会 海外华人

    何处向何人诉说呢?他们有怨有泪只能往自己肚子里吞啊,由此,我联想到,今天我们在纽约的青田华侨,与他们相比真有天渊之别,该是何等的幸福啊!试想在美国这个公平民主的社会里,谁还会受到他人的欺凌与殴打?即使是非法移民也罢。试看我们中的哪一户、哪一位不有自己的事业和工作?又,哪一户哪一位不有自己的或多或少的财产和储蓄?而尤其令我们感到兴奋的是,我们这些青田人在国内的时候,由于社会环境与家庭环境的限制,无法好好入学读书与受教育,深感无知识的苦痛,所以到了这里,生活安定

  • 文章重陽節敬老尊賢倍感親切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117期  作者:本刊記者  出版时间:2013-02-01
    关键字: 重阳节 敬老尊贤酒会 教育文化参访团 青田中学 青田同乡会

    10月21日,本会假锦华楼扩大举行重阳节敬老尊贤酒会,躬逢两组贵宾来访,共襄盛举,促使场面热闹而温馨,他们是故乡—青田县政府,教育文化参访团,由主管教育的张如一副县长率领,尚有教育局长李长胜先生、人事劳动局长王康新先生、卫生局长詹文亮先生、青田中学校长邓加高先生、县机关幼稚园园长谢巧美小姐、高市乡校长廖巧明先生、台办室副主任厉玉微小姐等八位。另一组两位贵宾,他们是本会创会长辈,叶成将军的长公子叶尚夫伉俪,贤夫妇二人均是南京大学教授退休,初次访台祭祖探亲

  • 文章青田华侨新生代「同心培根」工作之成效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119期  作者:徐秉毅 出版时间:2013-10-01
    关键字: 侨务工作 青田华侨 华文教育资金 青田之家公益基金会 “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

    海外协同作战转变。在青田县华侨中学、石门中学、少年宫、工会学校等四所学校建立首批「同心培根」工作华文教育基地。引导海外青田人办好海外中文学校,如义大利一所由华人创办的全日制寄宿学校——义大利国际学校。积极为县内华文教育基地和海外中文学校结对联动「牵线搭桥」,形成县内华文教育基地和海外中文学校共同做好华侨新生代同心培根工作的任务。二是实现由政府单独出资进展与社会基金相结合。青田县华侨新生代「同心培根」工作实施以前,青田开展华侨新生代的资金主要来源是国侨办专项华文教育

  • 文章靑田同鄕會第五屆第四次常務理監事會議紀錄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23期  出版时间:1981-10-01
    关键字: 青田同乡会 常务理监事会议 会议记录 教育奖学金评选会 叶以新

    工作,请辞总干事兼职,提请公决。决议:留俟十一月份改选理监事后,由新任理事长另觅适当人选接替。青田县同乡会教育奖助学金申请办法第一条:台北市靑田同鄕会(以下简称本会)为奖助优秀或清寒会员子弟完成学业,备为社会、国家服务、特订定本办法。第二条:为公正议定奖助学金,设置奖助学金评选委员会,敦请敎育界资深鄕长担任评选委员。第三条:本会奖助学金为委托代办性质,委托人得指定为「奖学金」或「助学金」或由本会统筹奖助,但申请资格及程序悉依本办法之规定办理。第四条:每年委托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