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衣食住行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溫州人民目前生活狀況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4卷 第3期  作者:探親人 出版时间:1988-07-27
    关键字: 温州人民 生活现状 衣食住行

    共產黨把人民工作分成農業戶與居民戶兩種,農業戶可獲得田地自己耕種收入吃用,如碧蓮區每人可得三分地,各地方不等,居民戶每人每月男人可以購買稻米30斤,女人24斤食用,爲了生存,都努力求發展,各盡所能如做木工、水泥工、油漆工、彈棉被…等,或是經商到處奔波,如到東北西南…各地,收入也很豐富,所以貧窮同富足距離拉得很大。茲將食衣住行分述於后:一、食㈠在高山曠野的農民比市鎭農民農產品收入較爲豐富,是視分得的土地多寡而定。㈡城市的商民要比鄕村經商來路龐大而富足,溫州市區...

  • 文章台灣生活習俗與中華文化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6期  作者:井應秋  出版时间:1990-01-27
    关键字: 台湾 中华文化 中华传统美德 生活方式 衣食住行

    前言中華文化在臺灣的發揚光大,在近四十年來亦可以說卽是三民主義建設的輝煌成就。去年一年中,政府先後採取若干嶄新的措施,促致經濟上貿易的自由化、政治上意見的多元化,在若干領域上時有脫序的現象發生,政府旣能毅然決策於先,自更能導正於後,不致持續乃至惡化。然而,針對當前的實際需要,繼續在復興基地發揚光大吾中華文化,全體同胞應同心協力做到:㈠以禮、義、廉、恥爲生活的規律,激發內心的自我期許,實現於食、衣、住、行、育、樂的日常生活之中,發揚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㈡...

  • 文章(玖、雜纂)調景嶺生活記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3期  作者:劉復元 出版时间:1979-07-31
    关键字: 调景岭 地理位置 行政区划 衣食住行 饭票 往事回忆

    香港調景嶺,三面環山,東通大海,海灘上有一片水泥地。據說有商人開設麵粉廠在此,經營不利,乃悶悶吊死於此。原名「吊頸嶺」,因爲地名不雅,遂改名爲調景嶺。荒山野草,四無人煙;民國卅九年間,香港政府與華商總會,選擇這個地方,安置大陸來港難胞,因難胞中分子複雜,恐生事端,特闢此地區。港府易於監視和管理。調景嶺營行政區域共分爲五個區,總辦事處設在第一區、向南是二、三、四區,東邊海灣是第五區,每區設區長一人,辦事員及糾察隊若干人。均義務職爲難胞服務。住的方面,設計簡...

  • 文章我的晚年生活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0  作者:沈耕壽 出版时间:1996-11-01
    关键字: 晚年生活 南京诗词学会 函授生 衣食住行 虞山

    兩鬢爬霜、齒牙動搖、悠悠忽忽、老之將至,辦理退休,勢在必行,之後怎辦?與心不安!這是十年前的情形。卸任以後一身輕,終朝出現失落感,心潮起伏眠不得,惟向同仁找竅門。通過先我退休友人的啓發,買字帖、學書法、購書籍、學寫詩,並向南京詩詞學會報名,當了函授生。孜孜不倦,埋頭苦學,學有所得、其樂無窮。當年的煩躁不安和失落感,已經煙消雲散。一年之後,函授結業,並找到了一份職業。對於財經工作,我本外行,只能在邊幹邊學中擔起理財重任。不敢說發餘熱,只是做一些力所能及有益...

  • 文章大陸探親雜記

    来源期刊:《海門縣訊》 第4期  作者:俠生 出版时间:1989-01-01
    关键字: 《回乡偶书》 香港旅社 巧遇同乡 亲人重见 祭祖扫墓 《海门县志》 衣食住行 娱乐设施 传统道德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鄕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上列七絕是唐代詩人賀知章的名作,也正是我這次返鄕探親的寫照。我是海門西南上三和鎭人,民國卅五年十一月就襆被來台,迄今已超過四十年了,我對這個少小釣遊之地,無論一草一木,都是記憶猶新;今海嶠寄寓,頻興「蓴 鱸膾」之想。自政府開放大陸探親後,夢想竟成事實,於是積極籌備探親的計畫。但我的雙親,於數年前已先後棄養,至我家的房屋,亦慘遭囘祿。所以我這次的囘到大陸,是返鄕而非返家,是掃墓而非省親。所以在心...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