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艺术文化共返回5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桃園、新竹訪問紀行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5卷 第7期  出版时间:1973-07-30
    关键字: 桃园 新竹 月刊 经费 艺术文化

    笔者对其出品各类家俱,式样新颕,彫刻精细,维妙维肖,深感我国传统手工艺术,得以发扬。非但已为国家每年争取巨额外汇,亦为我国艺术文化之流传国外,贡献良多。午间由王监事作东,在新竹统一餐厅款待,并邀请旅居新竹我浙同鄕姚季韶、陈荣华、楼茂生、杜英鹏、马正光、王监事之长公子王根源,任光明鄕长之东床等共聚。(任光明鄕长适去香港度假,由其东床代表)。姚季韶鄕长我浙杭州市人,早年服务警界,历任富阳、永康、丽水等县警察局长,抗战期间,曾率领地方警力抵抗侵华日军,保卫地方,功

  • 文章參展者的話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2期  作者:董翔飛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董翔飞 书法及金石篆刻展 展览说明 艺术文化

    的笔墨情趣,吸引一群群文人学子,雅士名流乃至帝王将相,无不趋之若鹜,沈醉忘机。传统社会官宦名流,可以不擅长绘画,但无不精于书艺,纵科举考生亦不例外,试观历代官方文献,不论奏章圣旨,或令呈函扎,其文学造诣之深,书艺风韵之雅、之美,令人惊羨着迷,可见书法艺术在官方已形成一种流行风尙,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包括深受汉唐文化影响的邻国日韩也没有两样。书法固美,但金石篆刻更有另一种韵味与意境,无论分白布朱、布局疏密呼应,线条粗细、曲直,虽方寸之间,亦可透过巧思、精准刀法

  • 文章歡迎福建省少兒樂器舞蹈訪問團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68期  作者:明端 出版时间:1993-08-31
    关键字: 福建省少儿乐器舞蹈访问团 欢迎盛会 海峡两岸 闽南民间艺术文化 乡情乡音

    欢迎盛会(本刊讯)台北市闽南各同鄕会于八月廿五日晚假环亚大饭店五楼会议中心,欢迎福建省少见乐器舞蹈访问团,出席福建同鄕社团及各级民意代表二百六十余人,筵开二十三席,堪称盛况。主人台北市闽南同鄕会吴理事雪山,他说:四十年来第一支由福建来的艺术团体,三十位小朋友中,最小九岁,最大十六岁,由郑团长、刘副团长及老师率领访问了高雄、台南、嘉义、云林、台中、新竹、台北等地。台北市福建省同鄕会颜理事长伯岑代表各同鄕社团致热情欢迎词,嗣由台北市艺术文化协会屠理事长名兰

  • 文章关公三史百图堆锦艺术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3期  作者:張恩 李新潮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堆锦艺术展 关羽 关公文化

    一种采用中国传统堆锦艺术形式创作的《关公三史百图》,近日在三国名将关羽的家乡山西省运城市展出。运城市常平村是关羽的家乡,当地传诵著许多关羽生前的故事传说,时下保存完好的关公家庙,神秘莫测的关氏墓地,关羽青少年活动旧址,以及当年关羽离家出走与刘备、张飞结盟之后的戎马生涯,都是当地人津津乐道的话题。运城市关公文化硏究会常务理事郑鹏出生在常平村,自幼耳濡目染,对关公文化硏究颇有心得。八十年代中期,他多次跋涉于秦蜀老林深舍和江浙乡野村间,采访搜集关羽生平事迹,郑

  • 文章績談川劇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1期  作者:李壽昌 出版时间:1975-03-01
    关键字: 川剧 台湾 国立艺术馆 戏曲文化 同乡会

    川剧在台湾,说起来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过去由台中空军的鄕人们创起天龙川剧队,但因工作关系仅是偶尔劳军演出,迨至五十九年三月间,台北市才有向政府正式备案的川剧团组成,算来将近五年的时间,虽每年都有一场或两场的演出,但总是应付式的,因从民国六十年起,前敎育部文化局,为推行复兴中华文化运动,擧办大陆地方戏剧观摩演出,每年都在戏剧节后上演,每次演出的各省剧团在八至十个,演出的费用由政府补助每一剧团壹万伍仟元,文化局裁撤后,由敎育部指定国立艺术舘接办,本六十三

  • 文章大埔荣称『民族民间艺术之鄕』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1期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大埔县 “民族民间艺术之乡” 大埔文化 汉乐

    被称为「山中山」的大埔县日前举行了「客风·出水莲——广东汉乐大型音乐会」,广东省文化厅同时授予该县「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的称号。大埔是广东汉乐的「娘家」,是享誉海内外的「汉乐之乡」。汉乐从中原流传至大埔,有「中州古韵」、「客家音乐」等称谓。明嘉靖三十六年(公元一五五七年)大埔最早的县志记载:「埔之在潮弦诵媲邹鲁」。大埔民间汉乐活动一直盛行,汉乐演奏点遍布城乡,每逢节假日或农闲时节,茶余饭后,汉乐爱好者们聚集在一个个演奏点中,尽兴演奏弹唱,自娱自乐。可见广东

  • 文章常熟文化的新葩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16期  作者:管燁 出版时间:1993-11-01
    关键字: 常熟文化 常熟市艺术学校 高等职业中学

    在常熟北门虞山公园后面,风景秀丽的虞山脚下,有一所培育文艺人才的摇篮——常熟市艺术学校。多年来,这所学校培养出一批批京剧、越剧、锡剧、评弹等戏曲文化事业的继承人才,受到社会的肯定与欢迎。随着文化市场的急剧变化和文化意识的更新,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从一九八九年开始,艺术学校开设了「企业文化」专业,宗旨是培养企事业单位的文艺人才和文书、档案、公关、秘书等方面的人才。招收学员对象是企事业单位中有文艺天赋的青年职工。学生除了学好文化基础课以外,在美术、音乐两个

  • 文章海州同鄉國畫欣賞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8卷 第2期  出版时间:1986-06-01
    关键字: 中华文化 绘画艺术 同乡联谊

    (以姓氏筆畫爲序)(注:卜秉貞女士(楊永瑎鄕長夫人)河山春曉)(注:王國華女士(張星如鄕長夫人)老竹與鵪鶉)(注:尹方鄕長蘭蝶)(注:史雲峯鄕長老松)(注:封奇蒼鄕長松壽無極)(注:徐一飛鄕長萬點寒梅天地心)(注:徐方策鄕長喜鵲與牡丹)(注:曹恩隆鄕長紅梅國花)(注:楊春樓鄕長蘭花)

  • 文章尹方、殷愛華繪畫書法篆刻作品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2期  作者:談雁字  出版时间:2001-06-01
    关键字: 尹方 殷爱华 传统文化 书法艺术

    作者尹方(谱名义之,字子超)乡长,江苏沭阳人,公元一九二九年生,毕业于中国文化大学暨政大公研所、故宫博物院文物研究、高普考卫生行政及格。任职台北荣总三十五年,于神经医学中心专员任内退休。尹乡长平素性喜阅读,爱好绘画,并以四君子诗书画自娱,此幅花卉图系其近作。作者殷爱华,江苏灌云人,现为江藓省书法家协会及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一九九七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同年十月,书法作品(草书)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两大国展之一的「全国第七届中青年

  • 文章論語中的俗話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2期  作者:辛子方  出版时间:2001-06-01
    关键字: 《论语》 同乡联谊 碑刻艺术 传统文化

    去年十月份回鄉,與連雲港市歷史學會,仲會長其臻、楊副會長二人相聚聊天,因係多年的老友,見面無所不談,想到那裡,就談到那裡。要我書寫全部論語,作爲碑刻之用,當時不敢接受,又不好意思拒絕,讓我研究、研究再說吧!今年年初又來信,催我努力以赴,不得不免爲其難、開始寫吧!全張白紙,共寫了一百二十九張,開始用正楷寫四十張,中段用隸書寫四十張,最後用行書寫四十九張,費時兩越月,於焉完成,我也鬆了一口氣。惟一好處,就是重溫論語一遍,稍有心得,才知道中國古典文學,在措詞上...

共56条记录 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