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老兵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一次難忘的採訪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78、79期  作者:劉寅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回乡探亲 采访老兵 人生感怀

    还辗转到了美国,由于对国民党台湾的神秘好奇,很想见见台湾那边过来的人,了解一些台湾的真实情况。一九八七年,我在县广播电台当副台长,当然也是一线记者。腊月的一天早晨刚上班,副县长王义派人找我去说:「你跟我下乡去采访。」王义是我的老领导,我俩无话不谈。上车后才知道,最近有一名国民党老兵礼县人回家探亲,家在马河乡一个村子里,我们代表县政府去看望他。我们乘坐吉普车从县城出发,驰过盐官镇,开进了山区颠簸的乡村公路,走了十多公里,车子停靠在半山腰窄窄的公路边。走下公路

  • 文章同鄉動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64期  作者:應平書 出版时间:2007-11-10
    关键字: 宁波同乡会 同乡动态 老兵返乡

    宁波市领导郭正伟副书记会见毛理事长本会毛理事长葆庆,于十月二十日带领本会理事、乡长等一行十三人参加第十一届宁波市服装节活动。宁波市领导郭正伟副书记在百忙中特别抽空接待全团团员。因为毛理事长和本会长期关心家乡宁波的经济社会建设,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多次捐款捐物,为家乡宁波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所以每次返乡郭副书记那怕再忙都要抽空会见理事长,而且当地媒体还特别作专题报导,让同乡们都了解两岸同乡永远是心连心。姜思章委员推动老兵返鄕开花结果本会教育委员姜思章,最近

  • 文章老兵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26期  作者:劉先賢  出版时间:2012-02-11
    关键字: 老兵 荣民 生活现状 大陆探亲

    难耐日子,也得耐下去。数十年的军旅,在解甲过后,仍然退而不休,照样融入社会,又再日复一日的为台湾社会耕耘著,可是,一如陈水扁般的族类们的视觉裏,仍然找不到有真实感和归宿感,将军也流征夫泪也。老兵,一直都是永远忠诚和爱国者,老兵们除了有些许的给予,使免以挨饿受冻的生活条件外,并无奢念和应有的尊严,甚而民进党的族类在说,米虫大陆猪、老芋仔,滚回大陆去(一如日前民进党的蔡同荣均如是说,但蔡英文的主席者,亦充耳不闻),但老兵拥抱着国民党高层和宿将们,过去在军中,他们

  • 文章黄埔老兵潘祖培『春园』落成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52期  作者:俊哲、藝華 出版时间:2004-12-31
    关键字: 黄埔老兵 潘祖培 “春园” 落成典礼 筵席

    本刊顧問,潘祖培先生字克春,現年九十七歲,閩侯縣南通泮洋人,去歲偕其次子振權回鄉建造大樓一座。名曰『春園』,今年11月20日舉行新厦落成典禮,19—20兩晚筵開數十席招待親友賓客(婉辭饋送禮金)。是日,福建省黄埔軍校同學會、福州英華校友會均致贈牌匾、親友贈送錢屏、花籃、燭炮,琳琅滿目—、無限光彩。潘先生偕家人席席敬酒,步履康强、迎送賓朋,談笑風生,人人稱羡!潘先生早歲投筆從戎,出身黄埔軍校第六期,曾參加北伐、抗戰諸戰役,對國家貢獻良多,在臺灣解甲之後熱心鄉事,毋...

  • 文章有情有義的高雄縣江西同鄉會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7期  作者:羅紀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同乡会 老兵 遗嘱 法院 返乡探亲 结婚

    民国七十一年,高雄县大树乡九堂村有一位陈姓老兵,因病去世,他遗有一幢小瓦房,建筑在菜地,临终时,他特别交代:他死后这块菜地及小瓦房,要送给江西同乡会,他真死了,江西同乡会要来接管,但被辅导会高雄县服务处拒绝,理由是陈员是退伍单身老兵,他死后按规定所有财产房地产都应该由辅导会来接管,但江西同乡会却告之:该员死后已遗嘱要将这幢小瓦房及菜地交由江西同乡会接管。同时,把遗嘱亮出,辅导会的官员却说:该员生前不识字,何来遗嘱?证明无效。最后闹至法院,同乡会败诉,该员

  • 文章天地悠悠 「浪跡天涯」代序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06期  作者:劉誠  出版时间:2002-08-15
    关键字: 浪迹天涯 代序 老兵 人生阅历 英雄事迹

    这一本书不是文学作品,它仅代表一位坐七望八的老兵对往事、人生的体验,用粗浅的文字写出来,说明对生命的观点和已往生活艰辛的过程。人贵相爱,物宜怜惜,事求完美,此乃古今常情。今社会纷扰不安,皆因人面兽心,暴珍天物,庸人自扰所引起。此一败象皆肇因于无知。茫茫宇宙,流形万千;悠悠天地,瞬间多变;芸芸众生,生命相残;我们多数为中庸之智,即使穷毕生精力,对宇宙万物,人间百态,仅能知其一,而不能知其二,这种「有私」、「无知」才导致人类历史悲剧一再重演。认知的能力一方面

  • 文章張雙印先生生平事略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11期  作者:治喪委員會 出版时间:1981-11-30
    关键字: 张双印 平生简述 治丧会 来台老兵 同乡会会员 遭遇车祸

    張雙印先生,河南省許昌縣石固高長廟人,生於民國十二年正月七月,家世以務農為業,故張君幼年卽隨家人耕作於田野間,深以未能讀書引為生平憾事。「七七」抗日戰爭爆發,當時民心士氣,均以獻身報國為職志,張君激於義憤,毅然離家投効軍旅,實際獻身革命大業,隨軍轉戰南北,以河南人剛毅果敢精神,在軍中深受長官袍澤之敬愛。抗戰勝利,因匪患漫延,張君未能解甲歸田,即又隨軍進入剿匪戰場,三十八年隨部隊轉進來台,後因患氣喘之疾,奉命從陸軍三十二師退役。張君於退役之際,曾一度寄居於...

  • 文章我策动「老兵返鄕探亲运动」的回顾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92期  作者:舟山郎 出版时间:2010-03-10
    关键字:老兵返乡探亲运动” 返乡重聚 外省人返乡探亲促进会 自由返乡运动 探亲登记

    受到误会使他感到委屈而愤而辞职。现在看到他当年参与经国号战机(IDF)研发工作的回顾,令人敬佩,也引起笔者另一段历史性回顾。二、「老兵返乡探亲运动」的回顾大陆改革开放后,我得到香港陈老太太帮助,认了一位与母亲同姓的香港陌生人作舅舅,一九八二(民七十一)年暑假,我据以申请出境到香港探望这位「舅舅」,然后偷偷回到故乡岱山,与父母姊弟团圆重聚,当时轰动岱山全岛,乡人纷纷到我家来打听与我一样在一九五〇(民三十九)年被抓兵来台的亲人,日以继夜。那急切的言表令我万分不忍

  • 文章(拾、書法習作)書法習作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3期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书法作品 老兵 野战军医 步兵通信 老年生活

    所刊多幅书法,是吾鄕二位老兵的杰作,梁安民兄是野战军医,胡长贵是步兵通信,均为中级军官,二位野战经洗礼数十年,退伍居家耆耄之年矢心练书法,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可佩,有此成果,颇値嘉许与鼓励。编者按

  • 文章悼教育老兵杨浩象兄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30期  作者:湯孝彬  出版时间:1996-04-15
    关键字: 教育老兵 杨浩象 武进同乡会 回乡探亲 社会教育

    乐,常驻清境。默默耕耘的教育老兵,音容笑貌,将永远留在亲友的心中。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