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童年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我的童年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5期  作者:蔣萍 出版时间:1989-07-10
    关键字: 我的童年 收养经历 童年回忆

    作者簡介,蔣萍小姐,畢業於輔仁大學法律系,現任某補習班教師。

  • 文章记六十年前一首歪诗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20期  作者:華明  出版时间:1994-11-01
    关键字: 歪诗 童年回忆 重写歪诗

    六十年前,抗戰還未開始,北伐成功已逾六年,國民政府正勵精圖治之時,江南各省也漸到達民豐物阜一片好景,那時筆者還是六七歲的孩提,當然不懂什麼叫詩,只是拾大人牙慧說這不像,但又似詩,乃曰歪詩。因爲詩的韻,要用常熟土話發聲才押,詩的意要多面闡述才達,但讀了延伸之意,頗具景觀,故記憶猶深。原來在那時暮春天氣,三表兄張家鼎先生來外婆家省親,他的外婆是我祖母,正在棲悟室閑坐,靠著方桌,吊了稱鉈織衣帶,看到三官人即招呼傭人泡茶及備茶食,延至隔間書房小坐,垂詢三表兄生活...

  • 文章童年的诗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51期  作者:陳實 出版时间:2002-11-01
    关键字: 童年 常熟 唱诗 思乡 同乡会

    我的童年处在四十年代。那时的常熟虽远不及今天这样繁荣,但那美丽的自然风貌和人文荟萃的悠远文化却早已斐声海内外。由此,无数文人墨客写下了不少赞美常熟的诗篇。记得在我牙牙学语刚刚懂事时,首先闯入我记忆长河的就是每天听外婆「唱诗」。我外婆是个典型的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大家闺秀。她很早守寡,常年足不出户,独善其身,每天排遣寂寞的唯一爱好是「唱诗」。她所唱的都是五言、七言旧体格律诗。说她唱是因为有腔有调,摇头晃脑,唱得朗朗上口。而我这个还没有启蒙入学的无知小儿,当然

  • 文章回忆童年的家——无锡 思念台湾的哥哥——郁洪生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91期  出版时间:2002-05-20
    关键字: 郁洪生 寻亲 童年 回忆 故乡

    (續上期)我父親和我叔父住在曹巷。我外祖母家住在無錫西門外查巷。外祖母有三個兒子:大娘舅叫啥我忘了,二娘舅:沈曉良。小娘舅:沈曉泉。大娘舅有個兒子叫沈漢清。二娘舅有二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大女兒:月琴、小女兒:喜琴、兒子:自清。小娘舅二個兒子的名字忘了。我母親生有三個兒子:哥哥郁洪生(郁洪熙)1927年出生,我郁鴻章1929年出生、弟弟郁鴻達1931年出生。三兄弟都出生在當時的無錫縣西門郁巷。大約在我(郁鴻章)三歲、哥哥郁洪生五歲、弟弟郁洪達一歲時,父親在漢口做生意,由...

  • 文章浪淘沙(思故鄉)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3期  作者:潘一和  出版时间:1999-09-01
    关键字: 思念故乡 沐河 童年 富民政策 格律诗

    一、月亮照故鄉,牽動心腸。沭河河水水流長。日日思鄉情切切,久久難忘。飲水思故鄉,源遠流長。童年景象豈能忘。水旱天災常不斷,糠菜充腸!二、沭海是家鄉,變化非常。富民政策放光芒。戶戶都將瓦屋建,趾高氣揚。兩鬢已如霜,渴望家鄉。沂長鐵路早通航。溫飽小康快過渡,邁向康莊!

  • 文章觀志新兄所藏書畫展有感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32期  作者:錢汝侃  出版时间:1989-02-20
    关键字: 程志新 书画展 台北 无锡 童年回忆

    去年八月底接同鄕會常務理事程志新學長柬邀,赴其新居觀賞書畫,不禁重有所感。筆者生長在書畫之家,及長又與書畫家特別有緣。我家自曾祖葵蓀公中舉分發爲蘇州敎諭後,轉輾遷居,我祖父一房卽遷至育才弄八號,我們住在左邊一排房屋,叔父殷之住在後造中間客廳及右邊廂房。據老輩說,無錫南門城裏,「長毛」前是最熱鬧的地方,「長毛」後,南門內一片荒涼,到處多是掩埋死屍的孤墳壇。筆者卽生長在育才弄,記得那時住在育才的畫家,我家就有先父與鍾瑚及鍾珏二位伯父,隔壁住的胡汀鷺,諸健秋,...

  • 文章漫談舊時錢莊的幾椿笨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74期  作者:湯康雄 出版时间:1974-02-01
    关键字: 笔者 童年 镇海 服务金融 同乡会

    昔人墨守成規,凡事不善變更,卽使明知前人所訂的辦法,不合實際,理應改良,也是多不願輕擧妄動,以謀便捷。腦筋陳腐,食古不化使然耳!筆者童年在鎭海錢莊學業,距今將近一個甲子,當時同業中,對於業務工作的處理方法,頗多愚笨之擧。囘憶起來,非但覺得可笑,抑且可憐。爰濡毫記述二三事,以供目前服務金融機構中的諸位靑年同鄕,作爲談助,並捧腹一番。㈠客戶不編賬號往來客戶,不編賬號,在分戶賬簿上,僅將戶名第一字相同者,排在一起,有時新戶增多,預留空頁不敷應用,揷足無地,祗好...

  • 文章(鄕亲鄕情)返乡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33期  作者:于秀梅 出版时间:2009-12-01
    关键字: 《绥远文献》 童年记忆 大巴 返乡

    那是一九六五年的秋天。那一天秋陽高照哥哥姐姐們放了學正在家裡忙碌著自己的功課,母親一人在廚房裡煮飯,外面的日頭已落向了西邊,這時只聽門外響起了劇烈的敲門聲,不用問那是父親下班回來了,母親拉開門父親便急沖沖的步向屋子裡,手裡拿著一封信和一個匯款單,母親轉身跟進屋子裡問父親家裡來信了,父親應著又告訴母親家裡匯了六十元錢『爸爸媽媽』讓你回去看看他們,母親問:「還說什麼了。」父答:『他們說你離開家這麼多年。知道你想家了,母親說那太好了,我是有些想家。這一離家就是...

  • 文章「小癱子」和「飛毛腿」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2期  作者:李成漢  出版时间:2002-12-25
    关键字: 童年回忆 小瘫子 飞毛腿 往事夙文 同乡动态

    小時候,我家住在篆塘新村志舟體館(即後來的國防體育館)對門。路口轉角處有一個舊時的警事亭。新村派出所設在志舟體育館大門內,警事亭裡就住了一家人,姓張。張家有兩個女兒,但我們從來也沒有見過他們的爸爸。他匆匆離家到台灣去了。她們的媽媽是一個嗓門很大的外省人。兩姐妹的姐姐從小得病癱了,走不了路,只能坐在地上,用雙手支撐著挪蹭。周圍的大人小孩管她叫「小癱子」;妹妹比我大,與我姐姐同學,我叫她張姐姐。每天一早,都會聽見張姐姐的媽媽大喊大叫,一邊叫,一邊風風火火的抬...

  • 文章英雄後代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3期  作者:劉月明 出版时间:2001-07-10
    关键字: 台北市广西同乡会 奖学金得主 获奖感言 童年回忆 故乡使命感

    优秀人才所培育出的优秀后代。也或许是自身这份沉重的使命感,我处处都极欲表现出荣家子弟的杰出,尽管父亲对我的课业是放心多于严督,我仍然经常像条绷紧的弦,谨愼努力地追随兄姐的脚步,期许自己能跟他们一样,不令父亲失望。大学联考那年,是我学业的低潮,也是人生中最严重的挫败,不理想的成绩令我完全不晓得应该如何面对自己曾经的期许,我仿佛变得平凡又普通,广西的光荣,英雄的骄傲,都离我好远好远,我所作的一切都不再能够为家乡增光,童年的回忆也像慢慢逝去的乐音一样,渐行渐远。在大学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