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祖祠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月是故乡明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27期  作者:陳育嗣 出版时间:1991-07-01
    关键字: 西垅村 祭祖 西水祖祠 陈姓 寻根

    浓于血台湾南投县有一陈姓大族,于逊清光緖年间,集资建造富丽堂皇的西水祖祠,迄今已有百多年历史,民国七十二年十二月纪念建祠百周年,重编族谱,理事长陈金春为族谱作序:「追思二百余年前(注:清朝乾隆时)陈氏祖先由福建省漳浦县西垅,水磨二社渡台至南投,彰化县界八卦山麓及浊水溪流域一带筚路蓝缕,垦荒拓地,以启山林,奠定了子孙蕃衍之丕基,宗族散居各地,其间道路崎岖,交通不便,但因血浓于水的血缘感情深厚,乃聚议共襄盛举,合资购买田产,兴建陈氏宗祠于现址——新街。南投县陈氏

  • 文章常州武進豐北周氏宗祠興工建造敬請旅台周氏同宗惠助共襄盛舉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76期  出版时间:2009-06-25
    关键字: 周氏祠堂 周振华 捐款 宗族 祖祠

    宗族是中华文化的根基和全世界中国人的生命源渊。我周氏姓姬为中华民族子孙之始祖。常州丰北周氏已有六百六十多年历史,已于二〇〇六年周福元完成丰北周氏宗谱重修及新谱发谱事宜,是周氏宗族在常州武进的新纪元。今者常州武进丰北周氏宗族继重修族谱之后,笃志敬祖,仍由周福元、周元林、周浩元等发起建造周氏宗祠,已于农历四月二十二日上梁,工程款需人民币二百五十万元,盼我旅台周氏族人为建造祖宗祖祠之大业,惠助捐赠工程经费,意者请与周振华教授连系。电话(〇二)二二九六—五八一八。

  • 文章矮崠背賴家怡燕堂重建旋火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2期  作者:陳新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矮崠背 赖姓祖祠 怡燕堂 烧香膜拜 祭祀

    成家立业了。矮崠背的赖姓祖祠怡燕堂门联:「颖川衍脉,铜青宗风」。可见赖家也是从中原河南搬迁来的。估计开基到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了。这里空气清新,山泉甜润沁人心肺,登楼远眺山峦秀丽,脚下白云绕山飘浮;虽在六月三伏季节天气十分凉爽,好像「住在云端上的山人?」矮崠背的开基祖祠怡燕堂。建在村的最高处,坐东向西,祠堂比较矮小且残破了。有识的族亲便倡议向海内外募捐重修。国内外募捐七万多元,二〇〇四年修筑完毕,盖上黄色琉璃瓦,内外粉刷漆白,祠堂面貌焕然一新。农历十二月三日

  • 文章李總統就職莊嚴宣告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32期  出版时间:1990-06-10
    关键字: 海峡两岸 科技交流 阳明山 选举 李氏祖祠

    最短期间,依法宣吿终止动员戡乱时期。•经由法定程序,实现宪政体制改革。•海峡两岸以对等地位建立沟通管道,全面开放文经科技交流,进而硏讨国家统一。五月廿日李总统在台北宣誓就职。今年三月廿一日当天,永定湖坑乡李氏祖祠内,村民集聚聆听广播,当确定当选时,祠堂内立刻燃放鞭炮,村民奔相走告「这是李氏宗亲的荣耀」。三月廿一日午后,正当台北市阳明山中山楼内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华民国第八任总统选擧」开票工作之际,与台北市隔海相距六百里的福建省永定县湖坑鄕楼下村李氏祖祠

  • 文章慎終追遠、梁氏之光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189期  作者:梁中英 出版时间:1998-05-01
    关键字: 梁氏宗亲会 编修刊印族谱 修复祖坟 修建祖祠

    祖祠。高岭定汉公和鼎珠公的祖祠毗邻而建,俗称「双孖祠堂」,是信宜境内各姓宗祠中受破坏较少的建筑。但因年代久远,蚁蚀雨浸,仍亟须修建。理事会组成之初,即以保存古迹文物为由,向政府申请取得祖祠的保管权。现在除春秋二季开放给族人祭祀外,平日加锁,以求暂时保存原貌。至于大笔修建费用,则已成立「族务基金会」,以募捐及摊派两种方式集资。第一期目标是三十万元,祇能做到维修而无法重建拆毁部分。目前大陆政府仍视各姓宗祠为公产,不肯发还产权,徒然造成民众的疑虑,倒不如让政策更加

  • 文章轉水鎭鄉訊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5期  作者:朱明熙 出版时间:1995-12-31
    关键字: 乡讯 地方特产 扩建校园 重建祖祠 重修族谱

    保持在转水鎭前列云。参、莲塘尚元公祖祠重建一、重建尚元公画眉跳架祖祠,公开募款,旅台湾裔孙,踊跃捐输。民七十九年春,我首次返故乡莲塘探亲,父老陪我谒祭十三世祖尚元公画眉跳架祖宇,见祖宇前栋,已完全倒塌,而上中两栋墙壁,亦残破不堪,我不忍见祖祠残毁现象,曾当着父老之面,委婉向父老建言,祖祠如此残破,似应集尚元公裔孙整体力量,设法修葺或重建,使祖祠重光…。民八十二年夏,我接故乡画眉跳架祖宇重建委员会募款公开信谓:画眉跳架祖宇,创建于明季,迄今三百余年,其间蒙先辈

  • 文章故里—潮陽市

    来源期刊:《臺北潮人》 第68期  作者:蕭翰琦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返乡探亲 英歌舞 萧氏始祖祠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君不见海外的潮州同乡会组织密度冠全球,对新来乍到乡亲照护备到,异地乡音更是亲切而忘私。英歌舞是潮阳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作者原藉是潮阳西门萧,而潮阳姓氏排序是:萧、姚、赵、郑。文光街道的镇四小学原占用吾萧氏始祖祠堂,在都市更新计划下必须后迁,海内外吾萧氏宗亲配合政府拨款,先建教学大楼,后建祖祠。图为祖祠重光入火时,英歌舞队是让庆贺程序进入最高潮的戏码。英歌舞队祝一萧氏始祖祠重光入火潮阳市,昔为粤东古县,远古称南交;夏、商、周统称南越,秦汉时属南海郡揭阳地,东晋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