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武昌起义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河南鄉賢對辛亥建國的貢獻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4卷 第1期  作者:張天生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辛亥革命 同盟会 武昌起义 成员

    庆祝辛亥建国九十周年中华民国的建立,无论就中国历史观点,或世界眼光来衡鉴,都是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大事。不仅推翻了四千余年来君主专制的统治,且开启了民主政治的新纪元。国父 孙中山先生,和中国国民党的同志,为创建民国而牺牲,为建设民国而奋斗,其彪炳勋业,英烈行状,洵足于中国历史上大书特书,而百世皆蒙其利。辛亥武昌起义的史迹,更足珍贵。河南乡贤,对国父孙中山先生,所领导国民革命的期盼与关注之情,自属迫切,从以实际行动参与,与策应,其贡献也当居于关键地位。历程

  • 文章河南與辛亥革命(續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6期  作者:李守孔 出版时间:1984-06-30
    关键字: 豫籍同盟会员 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独立失败

    他若汝宁府属之新蔡、正阳、遂平等处,阎子固率领民团三千余人,起义未成,投效安徽民军。又如南阳、邓州、新野、叶县一带民团,亦皆马砺兵以待时机。豫北衞辉、汤阴、滑县一带党人,亦各聚众三五千不等,盼望北伐队到时,即行拆毁铁道,断绝淸军后路。又开封属之杞县、陈留、通许、鄢陵等处,由党人姚某、曹某,团聚六千余人,揭竿起义,十月二十七、八日,遭省城防营进攻,死五百余人,被掠马五百余匹,通许知县毛任乘机率队洗刼数村,击毙无辜人民无算[1]。先是武昌起义后,留日

  • 文章廣東鄕親今隆重集會紀念黃花岡殉國烈士 馬故理事長銅像同時揭幕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36期  出版时间:1984-03-29
    关键字: 黄花岗 武昌起义 热血青年 广东革命精神 世界中山同乡会

    本刋讯】民国纪元前一年, 国父所领导的第十次革命行动,于三月二十九日在广州发难,一时参加者多为英勇爱国的热血靑年,这一役虽然是失败了,但他们轰轰烈烈牺牲奋斗的精神却掀起了海内外同胞革命的怒潮,奠定了同年十月十日武昌起义成功的基础,烈士们的鲜血,为中华民族历史,写下最光荣的一页,烈士们的典型,为后代靑年树立了不朽的榜样。由于广州是革命策源地,为国殉难的烈士也以粤籍为最多,为了悼念先烈以及发扬广东革命精神,本会特联合世界中山同鄕会、世界客属总会、台北市海南

  • 文章預祝中國國民黨十全大會成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7期  作者:胡维藩 出版时间:1969-03-29
    关键字: 会议记录 会议举行 国民党第十次代表大会 黄花岗起义 武昌起义

    先生及黄卷云女士;敎育界党部选出之叶霞翟女士;新闻党部选出之王惕吾先生;均属我浙籍鄕长,同鄕会理监事,亦皆忠诚才智之士!故此次所产生之十全代表大会代表先生们,定能肩负起时代赋予之重大历史使命也。「十全大会」有此良好之准备,最佳之开始,其将来之成功可预祝矣!囘忆过去中国国民党领导国民革命至「三,二九」我黄花岗起义,历经十次失败,接着武昌起义,声势汹涌澎湃,无可阻挡,终于成功,推翻专制,建立民国。因此,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成之后,接踵而来者必为第三期国民革命之最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