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往事夙文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周旋鎭雄老家崇山間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4期  作者:申慶璧  出版时间:2004-12-25
    关键字: 老家 镇雄 崇山 故乡风光 往事夙文

    我的老家,是在雲南省屬鎭雄縣城北約六公里,地名叫做小河的地方。小河分爲上下,我家在下小河,小地名是氈帽營,有一個寨子叫姑須寨,在我小時候,就沒看見過這個寨子,但在書寫文件,需寫地址時,總是寫「小河姑須寨坎下水井側邊」。鎭雄縣位於雲南東北部,雲貴高原烏蒙山北麓,雲、貴、川三省交界處,境內還有地方名「雞鳴三省」。全縣總面積三千七百平方公里。全縣地形像一大船,地勢雄峻,群山起伏,溝壑縱橫,道路崎嘔。全縣雖有壩名(如平壩),卻無壩區。只有半山區,山區和高山區,土...

  • 文章猛「龍」過江 藏臥華府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6期  作者:吴崇蘭  出版时间:1996-12-25
    关键字: 华盛顿 龙绳文 北宫饭店 华人 往事夙文

    三十多年前,華府華人還是寥寥可數的時候,華人開設的店舖、飯店也寥若晨星。當時,人們就說過:華府是塊藏龍臥虎的地方。到了今天,華人的人數增加了十倍有餘,老牌與新銳濟濟一區,不乏能人幹士。他們與她們幾乎都各有一手。而且,今日華府所藏的不只是龍虎。且都是威龍猛虎。就以餐館來說吧!當年除中國城幾家小小的酒樓餐館外,規模較大的餐館,以十三街與H街附近的北京樓與康納克脫大道(CONNECTICUT AVE)上的北宮飯店爲最著名。時北京飯店的老板爲陸傳銘,北宮飯店的老板爲龍繩文,龍繩...

  • 文章西林三台客

    来源期刊:《台北五華同鄉會會刋》 第13期  作者:鍾治華 出版时间:2003-12-01
    关键字: 西林校友 职业生涯 捐资兴学 往事夙文

    在清朝乾隆三十七年,我鄰村黃埔村就出了狀李威光,名揚全國,迨入民國後,五華全是橫陂人的天下,有魏崇良上將等一大堆人物,而張家又有張輔邦、張宗良等爲代表,而我西林村雖在華城附近,位置在五華河邊,除了青山就是綠水,還沒有出什麼偉大之英雄人物,不過當兵的可不少,爲國家民族出力的及犧牲的可多呢!就筆者與鍾晉壽先生、鍾涇開先生來說,都係西林村人,原係小學同班同學,中學後因環境的關係,先後離開了家鄉,大家在困苦的環境中從最基層的職務一步一步向上爬,完全靠自己的努力去...

  • 文章「小癱子」和「飛毛腿」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2期  作者:李成漢  出版时间:2002-12-25
    关键字: 童年回忆 小瘫子 飞毛腿 往事夙文 同乡动态

    小時候,我家住在篆塘新村志舟體館(即後來的國防體育館)對門。路口轉角處有一個舊時的警事亭。新村派出所設在志舟體育館大門內,警事亭裡就住了一家人,姓張。張家有兩個女兒,但我們從來也沒有見過他們的爸爸。他匆匆離家到台灣去了。她們的媽媽是一個嗓門很大的外省人。兩姐妹的姐姐從小得病癱了,走不了路,只能坐在地上,用雙手支撐著挪蹭。周圍的大人小孩管她叫「小癱子」;妹妹比我大,與我姐姐同學,我叫她張姐姐。每天一早,都會聽見張姐姐的媽媽大喊大叫,一邊叫,一邊風風火火的抬...

  • 文章懷念張靜公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3期  作者:吳嵩慶  出版时间:1984-12-20
    关键字: 张静愚 追思悼文 基督教事业 为人品质 往事夙文

    張靜公已安息在主懷裏了!我最後去三軍總醬院探望他,是訪韓歸來後幾天;他的病況在我的眼中已好轉得多了。許多急救的儀器,業已拆除;人也淸醒了。當護士小姐報吿:『「張爺爺」!有朋來看你」的時候,他眼睜開來,見到我,面上的表情,充滿了同志愛,又喜又悲;含着淚和我緊緊握手不肯放;我出來後吿訴朋友,靜公的生命力很強,必能渡過難關;只要讓他靜靜的休養,不要太去打擾,必可逐漸康復。不料只過二星期,卽蒙召歸主了?!靜公是早期留英學生,一生獻身國家社會,可分爲三個時期:一、...

  • 文章山東文獻十週年慶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張子雨  出版时间:1985-03-20
    关键字: 《山东文献》 十周年 乡情乡音 往事夙文

    憶十年前,住同一眷村之嶧縣殷豫川鄕長,他那時供職國防醫學院,一日同搭公車去上班,在閑話家常之餘,談及故鄕往事,又鑒於社會急速變遷,我們山東鄕土文學,及近數十年來的史事與文物,實缺乏一個專門刋物來闡述與記載,將有湮沒的危險,又兼流寓臺灣的鄕老將逐漸凋謝,必須進行籌刋山東文獻,並應卽說卽做,也曾慮及困難重重,應克服困難設法解決,又鑒及各省相繼創刋文獻,惟我山東省則無,亦係一大憾事,大陸各省避秦來臺者,以我們山東省人爲最多,實有創辦之必要,嗣後進行籌備工作,並...

  • 文章萍鄉旅台同鄉會憶往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3期  作者:湯增琪  出版时间:2011-05-01
    关键字: 萍乡旅台同乡会 往事夙文 同乡会资料 海峡两岸

    增廣賢文有言:「美不美,山中水;親不親,故鄉人。」咱們萍邑亦有俗諺:「不同一邊天,亦同一邊地。」約莫在民國四十九年,台北幾位熱心同鄉,有意籌組同鄉會,先是建立會籍資料,將已知的同鄉全部造具名冊,筆者當年負責名冊整理,深知應設法使所有萍鄉人均有通信地址,而保持完整性,因而在發出通知時,總會附上一張表格,主題是:「請你將來台同鄉之姓名、地址填入附表。」如此一來,相互提供,可謂九成以上之同鄉均有通信住址,但平時不大有交往之同鄉,甚至生活在窮鄉僻壤者則無法羅列。...

  • 文章雲南文獻創刊三十年憶往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0期  作者:申慶璧 出版时间:2000-12-25
    关键字: 《云南文献》 创刊三十周年 往事夙文 办刊体悟 刊物内容

    在人一生中,三十歲係一重要階段。照孔子的說法是「三十而立」,意即「三十有所成」。本刊創於民國六十年,今年恰爲「而立」之年,是否有所成?照本刊的篇幅看,創刊號的篇幅,僅七十二頁(第三期一度減爲五十二頁),以後逐漸增加至二十九期已達二百四十頁,是創刊號的三倍,應當算有所成,而其發展,也値得回憶。雲南同鄕搜集出版雲南文獻,始於民國五十四年,即雲南起義五十週年,爲了紀念這一偉大節日,雲南同鄕聯誼會特商請國立歷史博物館,展覽有關起義的文物,唐代表筱蓂,曾將所珍藏雲...

  • 文章2H」影片与马晋三先生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0期  作者:李士非 出版时间:2000-12-25
    关键字: 《2H》 马崇六 人物生平 往事夙文 晚年生活

    九旬初度》,他用钢笔写在李缨的笔记本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赴日留学的青年日渐增多,其中有些人自然集中在他的周围,对他寂寞的晚年是很大的安慰。夫人去世后,他三十年不曾再娶,连保母也不请,坚持独立生活。感谢马老对我儿子李缨的信任,允许李缨手持摄影机进入他的生活,时而在家中,时而在电车上,时而在其他公共场合,把他的生活眞实地拍摄下来。记录得非常眞切感人。马老死后,六十多小时的影片资料经过剪辑,浓缩成二个小时的电影《2H》。这部电影在刚刚结束的第四十九届柏林电影节上

  • 文章還鄉吟(八一感懷)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0期  作者:楊國粹 出版时间:2000-12-25
    关键字: 还乡叹 国家统一 海峡两岸 往事夙文 散文诗联

    一八一春秋一夢殘,風雲雷雨變江山。棄國抛家奔異域,借土保命上疆場。干戈歲月催人老,戰亂遺生倍感傷。喜幸夕陽放異彩,暮年衣錦又還鄉。二八一春秋滿樹花,告老還鄉回舊家。江山新秀親情在,風水輪迴享物華。孫男孫女入大學,謝天謝地展新芽。親戚朋友喜相聚,兄妹和樂話桑麻。三八一春秋一夢憂,苦難歲月話重頭。每念三叔屍骨寒,多少親朋葬異域。百年望鄉恨中恨,萬古作客愁上愁。祖國大地開新景,何日還魂到神州。四八一春秋似長河,歷史潮流去如梭。回顧歷程多血淚,感概此生盡坎坷。父...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