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家乡公益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新豐學校换新顏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7期  作者:郭金盛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新丰学校 学校重建 廖奕龙 家乡公益

    音乐室有各式中西乐器,浴室有热水器,厨室有石油器等用具倶全,还新建有岐峰亭至校坪约六〇〇米长的公路,可直达校坪。这些成绩都是奕龙先生赤子情怀热爱公益,不辞辛劳为振兴教育,培养英才,热爱袓国,关心桑梓,从建校事宜商谈,蓝图设计到奠基竣工,十余次由香归来,指导建校进程与解决工程难题而付出心力,其对家鄕教育事业关怀备至,认眞负责,出钱出力,此种无私奉献精神,应永志校史、县史,流芳万世。原县侨办主任廖世隆先生,虽已退休,但对桑梓教育事业亦关怀备至,一言九鼎,令人钦佩

  • 文章喬毅民鄉長捐資喬家村修路紀要

    来源期刊:《魯泗會訊》 第4期  作者:本刊記者 出版时间:1999-03-01
    关键字: 家乡公益 修路纪要 乔家村 清明节

    本会为了鼓励鄕长们尽量多做些对人类有益的公德事,以确保人类的长存。尤其对泗水家鄕穷苦的亲戚家族地方公益,不论多少能尽点心意就好。这正是我们出门在外的人,爱家爱土的天性使然。有很多鄕长,多年来都默默地做了不少,也不欲人知!乔鄕长毅民兄就是其中之一,他几年前回家,就把他尊翁的遗著千余篇诗文,汇集印成的两寸厚的大本子,分赠亲朋好友,使大家永念乔府上新泉公老人家的德泽学问。去(八十七)年淸明节,回家上坟时,巧遇村中对外交通不便,大家发动修到仓上村那条路,政府与

  • 文章朱尚威将军倡办家乡公益事业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5期  作者:謝如劍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朱尚威 家乡公益 家乡建设 人物事略

    朱尚威将军光德地灵毓杰雄,将星闪耀傲苍穷。建功立业鸿猷展,义举仁风福利丰。儒雅温文普润惠,乡亲黎庶尽欢容。关怀桑梓爱心献,日月双辉庆大同。「朱翁布德泽,光德生光辉」。这是「山中山」大埔县老百姓对旅台北乡贤朱尚威将军热心倡办家乡公益事业的赞歌。朱尚威将军已逾八秩高寿,广东大埔县光德镇上磜村人,幼年家贫,五岁丧父,靠母亲勤劳俭朴,操持家计,生活窘迫使他小学尚未毕业便辍学,只好到瓷厂打短工,尝尽艰辛;少时的艰难困苦,磨砺造就了他坚毅俭朴、宽厚仁慈、儒雅谦逊

  • 文章身在異鄉 情牽故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2期  作者:黎明華 出版时间:1998-04-01
    关键字: 同乡事略 家乡公益 建设捐资 兴修设施 旅台同乡

    在今年汎期来临之前,由大庾籍台胞邓永飞捐资八万多元人民币修筑的池江鎭长江村洋口护河堤,正式交付使用。这是大庾县旅台同鄕热心家鄕公益事业建设的又一力作。据统计,至今年四月底,全县已有一百多名旅台同鄕捐款一二五万元人民币,用于筑堤修路、建校兴医,文化厅室等建设达二十多件。近几年来,该县每年有近两百名台胞返鄕探亲访友。趁此契机,县里每年在重大传统节日期间,都要组织他们召开座谈会、联谊会,向他们介绍县里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情况,还安排他们参观重点工程

  • 文章家炳工程十年回顧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7期  作者:籌建辦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田家炳 家乡公益 返乡 家炳工程 学校医院

    大埔縣經過十年的努力,迎來了全縣教育、醫療、體育、交通、廣播電視等方面的全局性的驚奇變化。田家炳先生為我縣建設工作所作的巨大貢獻將永遠載入史冊,流芳千載。

  • 文章柘溝第五村新建抽水站啟用

    来源期刊:《魯泗會訊》 第4期  作者:本刊記者 出版时间:1999-03-01
    关键字: 抽水站 柘沟镇 捐建义举 家乡公益 刘公渠

    本刊讯)去年(八十六年)、本会刘常务监事元戎先生,在老家柘沟,捐建的刘公渠抽水站,落成启用,现已经年,受益农田千余市亩,农产丰收,已给当地农户,带来喜悦的一年。本刊记者,日前往访出资捐建的刘公元戎先生,曾当面出示一张家鄕寄来的抽水站照片(如图),上有元戎先生的题字,以及村委会石刻的纪念文,分嵌在门槛及墙壁上,设计实用方便,看来还是很不错。会讯第三集,也曾刊出此一讯息,大家都对刘常务监事的公益用心,尤其关心落后家鄕的困苦,顷囊济助,深表敬佩。该一建设

  • 文章兩岸搭鵲橋 喜事望牽成

    来源期刊:《桐廬鄉訊》 第2期  出版时间:1993-01-31
    关键字: 海峡两岸 喻逵 家乡公益建设 两岸婚姻

    本刊报导)同鄕会监事喩逵先生,曾是本会前身——桐庐联谊会时期的总干事,也是当初发起同鄕组织掬心尽力的人士之一。为人热诚坦纯,急公好义,而为同鄕所知晓。近年来曾七度返鄕,并多次捐助当地公益建设,囘馈鄕梓。七十九年间,会集在台沈氏宗亲共同捐资,配合本地条件,建造了自霄灏里村至桐瑶公路间长一千二百公尺的连接道路;去(八十一)年又捐造了自唐王岭村至九凤公路间长八百公尺的连接道路,如此造福地方,行人无不感惠,广有口碑。而近时以来,喩逵夫妇又兴起了一股促成两岸婚姻

  • 文章懷念姚美良先生 弘揚中華文化為己任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7期  作者:劉錦雲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姚美良 追怀公祭 家乡公益 文化工程 侨乡贡献

    的「永芳路」。县里每一个县鎭几乎都有一个像样的「永芳」小学,中学内的「永芳教学楼」也是遍布县内各个鄕鎭的。正因为此,他成了我们县家喩户晓的鄕贤之一。公益大使 情系家乡他不但自己带头为家鄕做公益事,也影响带动其他华侨为家鄕修桥梁、铺公路,建学校,造医院。他不仅带动在家鄕这块热土上出生长大而远走南洋的老华侨,他更把战略的目光投射到已经在海外落地生根的新华侨身上。为此,他组织了两次「世界大埔同鄕联谊大会」。他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动员了众多老华侨带领儿孙辈一起回鄕

  • 文章函謝旅泰僑領廖梅林先生捐助本刊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4期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致谢 廖梅林 《大埔会刊》 捐助资金 家乡公益

    梅林会长道席:0626大函赐汇美金600元,及新建关圣帝君图文三册敬悉奉收。隆请高谊毋任感荷!「大埔会刊」水源埔邑,花开故土,旨在协助后辈了解家乡,旅外乡亲目睹桑梓,进步资讯,感动不已,本会会员多为退休公教,故编印投稿全采义务奉献,内容道地,深获乡亲喜爱,曾入选「客家优良出版品」。正计划减少篇幅以节约开支,今蒙大力支持资助,无异雪中送炭,自当继续努力,精益求精,以报大德。贵会如有较重要活动,敢请赐寄资讯及照片,用光篇幅。乡长深爱故乡,热心公益,假泰境宏

  • 文章故鄉情懷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8期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乡亲捐资 家乡教育 捐资建设 公益事业

    珍女士,近年来先后慷慨捐资二百多万元,兴办了“上 小学”等数项公益事业。“尙威学校”为朱尙威先生捐资十一万五千元兴建,“吴秀珍福利院”总投资五十多万元,其中吴秀珍女士捐资二十六万元。(淡阳 增城)罗新权捐建枫朗勤石小学最近,由大埔县枫朗鎭旅外侨胞罗新权捐资四十多万元兴建的该鎭芹彩洋村勤石小学工程竣工交付使用,解决了该鎭一百多名适龄儿童上学困难的问题。(何建尉 何凯涛)卓济民捐资改造西河公路大埔县西河缜鎭八十多岁高龄的旅外侨领卓济民先生热心家乡公益事业,最近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