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宁波习俗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就敎於同鄕先進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4期  作者:•范鶴言• 出版时间:1971-04-01
    关键字: 宁波习俗 传统美德 宁波同乡会 宁波同乡会所

    我们宁波人有一传统的美德,即是向外发展。父兄之于子弟,无不鼓励其离家出门打天下,否则终其生困守家园。邻里戚友将讥为「灶煨猫」,没有出息。是故国内各大城市,无不有宁波人之足迹,远而至于世界各地亦有宁波人寄身其间。盖我宁波人,克苦勤俭,习于积聚,海外同鄕相遇,并能相互照料,团结合作,故宁波人所到之处,有形无形必有组织,此所以同鄕会之由来也。余初以为积人为家,积家为国,何必有畛域观念,故对于同鄕会组织,并不十分热忱。旋思同鄕集居人数过多的地区,或距离故鄕过远

  • 文章宁波人在上海,「阿拉」是一家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69期  作者:盛豐 出版时间:2008-04-10
    关键字: 宁波习俗 宁波 宁波人在上海”展会 早期商业活动 地方文化

    上海人自称的「阿拉」,其实就是一句宁波话;上海人早上喜欢吃泡饭,这个说到底也是宁波人的习惯如今很多港台明星来上海演出,总会「攀亲」似地说:「阿拉是上海人。」其实如果追根溯源,他们几乎都是宁波人。就连从上海发家的董浩云、包玉刚这样的香港富豪,归根到底也是祖籍宁波——对于很多宁波人来说,上海就像是一个平台:从宁波出发,经由上海的洗练,他们终于走向全世界,形成了遍及世界各地的「宁波帮」。说起来很大程度上,宁波人和上海人,「阿拉」其实是一家。即将在五一期间举行

  • 文章鄕情雜記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1期  作者:何許人 出版时间:1975-02-01
    关键字: 宁波 灶君菩萨 节日 习俗 同乡会

    此地人在全年二十四个气节中,最着重「立冬进补」,好像不在这一天吃进一点四味、八珍、麻油鸡、当归鸭之类的东西,就会有性命交关的样子。在我们家鄕,「冬至」则被看作是神圣的节日,所以宁波人有一句「冬至大似年」的俗谚。每年一到此日,做母亲的就会向孩子们说:「你又长大一岁了!」阿拉鄞南,冬至日例有「保安」之擧。由和尚唸伴身披道袍,手执寳剑,口中唸唸有词,巡行全村,到每座「堂簷」作法如仪,最后贴上一道「鎭宅保安」的灵符。我在幼年时,我们的「何氏宗祠」还每年在祠堂大厅

  • 文章宁波习俗丛谈」序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68期  作者:吳經熊 出版时间:1973-04-01
    关键字: 宁波 习俗 民间文化 台北 同乡会

    迎,其辛劳尤不可没。去年七月宁波丛书第一集汤强先生所著「宁波鄕谚浅解」出版,编者来函征序,并说明此书系蒐集会刊过去刊载资料,分门别类,再加以整理补充而编印者,旨在流传久远,免使家鄕文化受时代环境变迁而遭淹没,目的非为牟利,余对此擧深表赞同,惜当时以文债山积,无暇构思,乃草书数语以应,已蒙刊诸该集篇首。近又接张行周先生来函,吿以丛书第二集「宁波习俗丛谈」业已编排,再次征余作序。细阅附来目录,内容包括时令习俗,特殊鄕风,迎神赛会,婚丧庆典等作品六十余篇,并附宁属

  • 文章清明怀念岳母兼忆宁波殡葬习俗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81期  作者:丁惠增 出版时间:2009-04-10
    关键字: 清明节 怀念岳母 宁波殡葬习俗 老年协会 越剧《哭灵》

    信佛,享年八十七岁,走时安详,毫无痛苦。她一生共养育了一个儿子、五个女儿(最小女儿因病夭折),为人善良、性格温顺,在乡间她与我岳父辈分最高,人缘也最好。我的妻子作为长女她秉承岳父母优良品格,也是极有人缘的老好人。宁波农村殡葬礼仪习俗源远流长,至今还有许多规矩。从我岳母故世葬礼来看,一般要花一万多元费用和三天时间才告礼成。岳母当天「走」了以后,马上将她送至林头方村老年协会所属安乐堂(灵堂)供奉。(以前村民故世后送「方氏祠堂」内)并立即通知至亲好友,不可停柩家中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