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县长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连江县县长曹常顺视事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58期  出版时间:1992-08-31
    关键字: 连江县长 就职宣誓 交接仪式

    马祖新任县长曹常顺十日宣誓就任,为当地人士第一位出任地方县长。连江县新旧任县长交接典礼,十日上午在县府大楼举行。由于金马战地政务尚未终止,按权责乃由国防部发布曹常顺为马祖战地政务委员会委员兼连江县县长,俟战地政务终止之后,再由福建省政府加派县长衔接职务。曹常顺,五十岁,福建省长乐县人,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毕业,曾任连江县政府文敎、民政科长、执政党连江县党部书记及福建省政府主任。

  • 文章陈水在曹祥顺当选金门连江县长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70期  出版时间:1993-12-15
    关键字: 陈水在 曹祥顺 金门县长 连江县长 人物简介

    十一月廿七日台湾省及全岛地区举行县市长选举,金门、连江两县在战地政务解除后,举行第一届县长选举;金门县长陈水在当选、连江县长曹祥顺当选。陈水在,四十五岁,金门人,政战学校毕业、原任金门县长。他以规划扩建机场、港口、电厂、水库为建设基础,为两岸中继站创造条件,建设新金门。曹祥顺,五十岁,连江人,国立师大敎育硏究所毕业,原任连江县长,他当选后积极向中央争取经费,全力推动马祖建设,决使连江县政迈入新的里程。

  • 文章昊天罔極永難囘報——父親逝世三週年紀念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3期  作者:傅立武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汉川县长 绥靖政策 追思悼文

    在汉川任县长时因 母亲弟妹留在襄阳,只有我先到汉川陪伴父亲,当时我就读省立汉川马口中学,暑寒假,父亲不忘敎我读书,尤喜要我读「古文观止」,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他规定限时要背那一篇「岳阳楼记」,内容是「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约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可见父亲身为父母官职他仍不忘政通人和。而有一番抱负。父亲不爱名利,作事很有原则,他常敎导我们处事计划要分上中下三策,不行不必勉强。(军中朋友们送他一个小诸葛的外号)父亲深知圆通的道理。父亲勤学好问,在襄阳有杨

  • 文章郑烈乡亲当选台东县长 将促请南廻铁路早日通车 全面改善东部的交通舒畅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74期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官员选任 台东县长 主任委员 改善交通

    □晋江杂志驻台东特派员黄诚报导□台东县长蒋圣爱在任八年,爱国亲民,把台东县建设升级,居民安居乐业,政绩斐然,绝大部份的台东居民都希望蒋圣爱县长能够继续为县民造福祉,把台东建设成为模范县,可是,限于选擧法令的规定,民选县(市)长,连选可连任一次,第二任任期届满,不得继续参选,因此,这一届的县长改选,蒋县长没有参加,蒋县长治台东县八年,政绩为朝野所肯定,将由政府安排其适当工作。新任县长郑烈,祖籍福建省龙岩县,令先尊即为已故立法委员郑品聪鄕亲,郑品聪立委

  • 文章怀念刘禹轮县长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2期  作者:劉成金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刘禹轮 校长 县长 教育事业 县政

    县政七载,造福一方刘禹轮先生字振国,在抗日战争期间,从一九三九年三月至一九四五年二月,连续七年在丰顺县担任县长之职,七年时间,政通人和,多有建树,是当代全省县长中任职最长者之一。历年省府考绩,名列前茅,屡获省府嘉奖记功,那时百姓有口皆碑,是位造福丰顺人民的好县长。耕读世家,学政兼优刘禹轮先生,大埔县洲瑞镇田背村大坪头人,他的父亲刘仲允先生,是清末新科举人,以首名毕业于广东优级师范博物科,历任大埔中学,三河中学等校生物教师。刘公出生于公元一〇九三年,他七

  • 文章(近代人物)故前洛阳县县长郭公子彬事略

    来源期刊:《洛陽文獻》 第1期  作者:史梅岑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郭子彬 洛阳县县长 育达商职 肠胃宿疾 唐润梅

    前洛阳县县长郭公子彬先生,原名廷璘,洛阳城北乡干区半坡村人。幼承庭训、娴习礼仪;长读诗书,精通经史。民国十七年在开封训政学院结业后,奉派返洛阳故乡,从事地方自治筹备工作。四年之间,对地方自治干部之培训,保甲之编制,户口之清查,治安之维护及敎育水利等建设事业,积极推动,绩效卓著。在此时期,以忠党爱国,表现优异,蒙层峰拔擢为中国国民党洛阳县党部特派员(与今之县党部主任委员相同)。旋又派任伊阳县县长。任职四年,地方安宁,政绩昭彰。又调任陕县县长,政绩亦优

  • 文章客家先賢吳式均先生遺徽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4卷 第2期  作者:吳淑泉  出版时间:2006-04-30
    关键字: 吴式均 广州法官学校 吴川县长 广东国民大学校长

    吴式均先生,广东梅州市丰顺县丰良鎭人,一九〇四年生,一九七三年卒于香港(即民前七年生,民国六十二年逝世),享年七十岁。生前历任吴川、河源、阳江、丰顺等县县长十余年,皆有贤声,并以「礼义廉耻」、「读圣贤书,干国家事」为其终身守则,御任后两袖清风。大陆变色,携眷至香港九龙元朗锦田租赁民房园地,养猪种菜维生,无怨无悔,克享天年。式均先生之先君少蓬公,清岁贡生,叙选儒学训导,博通经史,为学界泰斗,桃李盈门。一九一一年满清倾覆,建立中华民国,即被推举为丰顺县首届

  • 文章王公璵先生與海州同鄕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5卷 第3期  作者:辛子方  出版时间:1993-09-01
    关键字: 王公玙 富家子弟 省立第十一中 学习优异 铜山县 县长 保安司令 抗日战争 民政厅 隐居生活 照顾同乡 人物追思

    中国国民党主动争取他入党,从此开始步入仕途。步入仕途公璵先生第一次出来任官,就是荣任江苏省丰县县长,正是民国十六年夏秋之间,青纱帐起,地方上小股土匪,拦劫行旅,层出不穷,北洋军又在苏鲁边区,顽抗革命军,丰县受害,首当其冲,县长的处境可想而知,幸赖处置得宜,渡过危难。地方百姓,未受灾害,所以地方人士,对这位年轻县长非常拥戴,政绩显著,省府早已获悉。后因首府改组,闹人事纷争,牵连他进退维谷,最后还是辞职获准。民国十九年夏,重作冯妇,再任萧县县长,萧县地处苏鲁皖豫四省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