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集萃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田故常務委員少儀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3期  出版时间:1984-12-20
    关键字: 田少仪 追思悼文 人物生平 政治工作 历史集萃

    少儀先生諱福增,籍隸山東武城,民國十年一月二日生,世代耕讀傳家。祖鳳鳴公、父希孟公,均以樂善好施,望重鄕里。生母宮太夫人早逝,中無兄弟,一姊適王已歿。民國廿七年,先生由聊城師範畢業時,抗日戰爭已起,激於忠憤,遂卽獻身革命,並參加抗戰行列,歷任國軍六十九軍所屬旅政治部上尉指導員、少校科長及武城縣政府社會科長。抗戰勝利後,轉任中小學敎職員、新聞報社編輯等職務。卅七年**猖亂,魯境淪敵,乃輾轉至滬,暫避災難。卅八年四月,再由滬搭機來臺。先生德配郝秦鳳女士,賢淑溫...

  • 文章悼念有功黃埔軍校的張靜愚公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3期  作者:王叔銘  出版时间:1984-12-20
    关键字: 张静愚 黄埔军校 追思悼文 所作贡献 历史集萃

    在鳳山參加慶祝黃埔建校六十週年返臺北數日後,某晨,我正在閱我所寫「黃埔生活難忘懷」一文的時候,驚聞有功「黃埔軍校」的張靜愚先生逝世噩耗,使我一怔!回憶六十年前的秋天,亦卽是中華民國十三年的秋天,叔銘正在作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生,學習革命陣營中的軍事學術;同時知道校長 蔣公身邊有一位中英文造詣極深,常作英文英語翻譯的張靜愚先生,擔任英文秘書工作。有一天夜裏,校長要靜愚先生會同大元帥府一位副官長,去截留一條從香港開往廣州的挪威商船,命其開至黃埔碼頭附近停泊,聽候...

  • 文章從歃血為盟的人員結構看護國運動是雲南各界人民的共同事業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41期  作者:張一方 張一嗚  出版时间:2011-12-25
    关键字: 护国运动 人员结构 云南人民 历史集萃

    護國運動以邊遠貧瘠的一省之力,不到半年就一舉打倒老奸巨滑、稱霸一世的近代竊國大盜袁世凱(竊民國爲私產)。究其原因,目標、戰略、策略俱佳,天時、地利、人和皆備。毫無疑問,民主共和思想及孫中山是護國運動的偉大旗幟。1911年建立的中華民國,不僅是數千年中華歷史上的第一個民主共和國,而且是整個亞洲的第一個共和國。但是僅僅有此是遠遠不夠的,因爲不僅二次革命失敗了,而且當時國民黨人的思想也是極不相同的。一般而言,任何過多強調某個人的作用都是欠妥的。護國運動的成功可以認...

  • 文章從《雲南起義特刊》到《雲南文獻》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0期  作者:丁燕石 出版时间:2000-12-25
    关键字: 《云南起义特刊》 《云南文献》 办刊主旨 历史集萃 同乡动态

    雲南旅台同鄕聯誼會(雲南同鄕會的前身),於民國五十四年在台北舉辦「雲南護國起義五十周年紀念大會」時,曾經出版一本特刊,邀請當年親身參與雲南起義的鄕先賢張維翰、李宗黃、白之翰等撰文憶述這一偉大的反專制、爭民主起義經過,爲中華民國開國歷史留下輝煌的見證;也同時讓國人重新認識雲南這一塊土地,了解這塊位居邊陲土地上所孕育的人民,在中華民國立國過程中,如何抛頭顱、洒熱血,爲天下先,捍衛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歲月不居,雲南起義這一偉大壯舉,轉眼已過了八十五年,重拾三...

  • 文章魯元將軍在抗日戰爭中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5期  作者:魯天寧  出版时间:2005-12-25
    关键字: 鲁元将军 人物生平 抗日战争 作战经历 历史集萃

    魯元,字子眞,一九〇七年農曆冬月十二日生於雲南劍川。畢業於黃埔軍校六期。在其戎馬生涯中,爲國家、民族作出卓越貢獻,尤爲光彩的一頁,當數八年抗戰中的鐵血征程。魯元素懷復國之志。「九·一八」事變以後,他在寧鎭澄淞(今南京至上海一帶)四路要塞司令楊杰將軍麾下任工兵總隊少校隊長。一九三二年,「一·二八」淞滬抗戰爆發,魯元調任進擊軍總指揮部少校作戰參謀,參加抗擊日軍的戰鬥。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後,日機狂轟濫炸洛陽,魯元任職之中央軍校洛陽第一分校遷至陝西漢中。此時...

  • 文章世界客屬第十八次懇親大會側記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8期  作者:庸庸 出版时间:2004-01-31
    关键字: 世界客属第十八次恳亲大会 简史 出席代表 会议行程 历史集萃

    有清道光时碑,刻有「轩辕黄帝故乡」等。新郑城内有一石柱,高5米,径2米,底大头小,柱体鑴「天心石」三字,传为黄帝应天立极觅「天心」建都而立。位于县城西南与密县交界处的具茨山,有黄帝祠、轩辕庙、黄帝拜将台(力牧台)、黄帝讲武门(轩辕门)、黄帝练兵处(摩旗山)、黄帝避署洞、花园(黄帝种花处)、六将台、幽胜宫等。位于市西十余公里的自然山,有黄帝饮马泉、玄女庙遗址、少典祠遗址。位于县西十三公里的杏园沟村,有黄帝元妃螺祖、次妃嫫母古祠遗址。今在新郑市城北关辟有「轩辕黄帝

  • 文章秋祀「忠魂歸國」悼國殤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41期  作者:曾永介  出版时间:2011-12-25
    关键字: “忠魂归国” 秋祀活动 抗日战争 历史集萃 参观游记

    民國一百年九月十三日,旅台雲南同鄉會,應雲南省黃埔軍校同學會,及雲南省歸國華僑聯合會之邀,由台北雲南同鄉會藺斯邦理事長,偕同台南、花蓮兩地的雲南同鄉會潘昆生與楊明理事長率團員宋炯、楊世虎、唐惠珍、李莉芳、蔣中全、曾永介(筆者)等一行九人,由台北飛香港、昆明、騰衝,參加“忠魂歸國”公益活動。當天晚上觀賞“夢幻騰衝”大型歌舞秀場表演,節目一開始先秀出字幕:“山高不過腳板,路長不過馬幫,用腳走出一條通行東南亞、南亞、又通往歐洲的道路,這就是著名的西南絲綢古道。...

  • 文章仰光雲南會館簡介曁參加辛亥革命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41期  作者:緬甸仰先雲南會館  出版时间:2011-12-25
    关键字: 仰光云南会馆 辛亥革命 云南同乡会 历史集萃 往事夙文

    仰光雲南會館形成於清光緒二十六(1900)年間,爲方便同鄉住宿聚散,並對我滇籍革命發揮掩護作用,故以洪盛祥商號掛名。至辛亥(1911)年底開始正式向當時政府註冊爲合法之社團。“仰光雲南會館”於民國元年(1912)年正式掛牌已屆百年之久。起初的一段時間,得到同鄉的信賴和維護,會務算是順利。對國家社會的慈善或福利事宜,推展方面,在協同其它的僑團共同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貢獻。所以當時的社會就肯定了雲南會舘的存在,很多活動已擁有了雲南會館的一席之地。仰光雲南會館光陰荏苒,平安的...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