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刊文点评共返回2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編後記

    来源期刊:《江津》 第22期  作者:編者 出版时间:1978-09-09
    关键字: 周开庆 编辑寄语 编后感言 点评 改版通知

    一、本会荣誉理事长周开庆鄕长夫人、国大代表郑秀卿鄕长所撰「七十之年」一,本刊上(21)期适届本会()十周年纪念增刊,因限于篇幅不及转载,爰于本(22)期刊出,谨此致■。二、本期所钟鄕长永隆医师「个人衞生与中毒之预防及其急救」一,因限于本刊篇幅,不得已先行刊载「个人衞生」部份。三、自本刊十七期起,何贵华鄕长均惠赐专刊载,何鄕长生花妙笔,有口皆碑,本期何鄕长未惠鸿,编者于旧档中寻得「龙门滩的水泡胀」一,特为刊出,以向读者。四、陈戎烈鄕长大著

  • 文章編者的話

    来源期刊:《江津》 第25期  作者:編者 出版时间:1980-02-01
    关键字: 编辑寄语 编后感言 点评 吴芳吉 周开庆

    △本期会刊,篇幅略有增加,其中三分之一是有关会务方面的,刊布用意在使各位鄕长明了会务的推动,和发展的方向,同时也在征信于各位鄕长。△本期所赵理事长的「响应自强年运动」,及转载周开庆鄕长「团结奋斗,自强不息」两篇,希望本会鄕亲阅读之后,人人自强,团结、奋斗不息。△应许多位鄕长之要求,重鄕贤吴芳吉遗作「婉容词」并转载聂鼎鄕长「白屋诗人吴芳吉先生」两篇参照阅读,定会倍增对前辈鄕贤风范之仰慕。△其他各篇,或言鄕土人情,或述鄕人事略,篇篇均有其特殊风味,请诸位

  • 文章編者的話

    来源期刊:《江津》 第26期  出版时间:1980-10-10
    关键字: 编辑寄语 编后感言 点评 周开庆 孺慕堂

    △这期会刊特别介绍本会周荣誉理事长开庆鄕长,为纪念慈母所设立之「孺慕堂」,堂内藏有鄕帮物及周氏著述数千册,希望本会会员及读者诸君,善加利用,参考硏究,同沐周母慈辉,共同发扬中华化。△本刊发行,旨在遵奉国策,推展会务,联络鄕谊,凡有关故鄕物,风土人情、鄕贤事蹟之介绍,与会员动态报导,长三千字以内者,均所欢迎,请踊跃赐稿,以光篇幅。△本期所选各篇,均有其可读性,但其中「海外来鸿」内,有关医药问题,请审愼采用,最好事先请敎医生,以防意外。

  • 文章編者的話

    来源期刊:《江津》 第15期  作者:晏明 出版时间:1975-02-01
    关键字: 编辑寄语 编后感言 周开庆 点评

    一、杨治国陈金福二鄕长的「健庐忆语」读后感,情并茂,未读周开庆鄕长「健庐忆语」大著同鄕,亦可藉窥大略,故两篇同时刊出。二、冉鸿翮鄕长写诗别具一格,本期刊出冉鄕长诗稿八篇,爱诗的同鄕有福也。三、曹中岳、何居先、朱衣、陈戎烈、陈金福诸鄕长第一次为本刊执笔内容丰富,特致谢忱。四、本期稿挤,尚有数鄕长之大著未能在本期刊出,当在以后各期陆续刊出,并盼本县同鄕继续赐稿,使本刊内容更完美更充实。五、本会奖学金自下学期起已提高为大专院校一千元,高中八百元,(初中同前

  • 文章編者的話

    来源期刊:《江津》 第17期  出版时间:1976-02-01
    关键字: 编辑寄语 编后感言 点评 周开庆

    一、陈鄕长金福兄:你的「一封滞寄的信」,你对同鄕会的关切爱护之情,溢于言表,你的建议各黙,更有价値,已送理监事会先行硏讨,本期限于篇幅,故未出,请见谅。二、何贵华鄕长的「过年的回忆」,记写详实,钜细弗遗,亦流畅,并用家鄕口语入,更觉亲切有味,请同鄕细赏。三、本会荣誉理事长周开庆先生,所创办「四川献」,十三年来,享誉国内,现为充实内容,改进发行,于六十四年十二月起改为季,为优待同鄕阅读,每年四期仅收成本费五十元,欢迎同鄕踊跃订阅。四、同鄕会理事杨

  • 文章編者漫談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43期  出版时间:1991-01-15
    关键字: 编后感言 编辑寄语 点评 刘峙 下期预告

    在迈入民国八十年代伊始,当我们审视「江西献」所走过的路程,自然有些悸动。面对新年的降临,我们在自我惕励之余,也愿在乡彦与读者鼓励之下,立此宏愿:一年要比一年更好!要好的基础,自然是团结奋发,力求阐扬章节义的传统,崇尚敦睦礼让的精神;会心交感,融通契合,务使江西献季刊,更有精粹的进步。我们特别要感谢多年来,常以信函、电话、稿关爱本刊的乡长,以及供应稿件的热心作者。期盼大家能共同耕耘「江西献」这块园地,使它成为美丽的艺苗圃;也能成为爱人、爱乡

  • 文章編後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24期  作者:編者 出版时间:1982-02-01
    关键字: 编辑寄语 点评 编后感言 春节团拜

    收到,才不致白忙白累。如果年前有未收到的,我们也将设法补救,就是在春节团拜会场上摆上一些,任由大家取阅。在会场上分书,也是两全之举,因为本刊每期均多印一些,寄发后还有剩余,历年来已积存了不少,亟待推出,以求「物尽其用」,而有些喜爱收集本刊的鄕长,时常来函或口头索取缺少的期刊,深信尙有更多的同鄕有此需要而未提出的,故在同鄕集会餐聚的场所摆出各期会(季),以供人取阅。实施以来,居然「销路」很好,所以今年春节团拜会场,我们必会再供应各期本刊,未收到的可以拿一本与

  • 文章編後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26期  作者:編者 出版时间:1982-10-01
    关键字: 编后感言 编辑寄语 点评 游记征稿 叶醉白

    刊登。我们同鄕在艺术方面的成就,是非常显著的,这一期本刊报导了三位同鄕的艺事,一为叶醉白鄕长的书画展,一为徐亮鄕长书法获奖,一为朱苔丽同鄕应邀艺术季中演出。他们不论在书画或声乐都有很杰出的表现,而且他们获得的奖赏是国际性的,这也证明吾靑人才济济,是大家引以为荣的事。海内外年长一辈鄕长,逐渐凋谢,良深惋惜,这一期报导中逝世的数位鄕长毕生为党为国贡献才智卓具声誉,亦多勋绩,本刊已将彼等生平事略详予刊登,以供后人参阅。国外去世的老鄕长姓名,亦于第六五页,如有同鄕

  • 文章編後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21期  作者:編者 出版时间:1981-02-01
    关键字: 编辑寄语 编后感言 点评 旅游纪实

    看完了本期全部稿,发觉有二种稿件有逐渐增多趋势,一是回忆性质的;一是旅游方面的。曾有人说过,人是活在回忆中的,尤其是中老年人,对过去那些逝去的日子,有偏多的怀念,不论是轰轰烈烈的,也不论是平平淡淡的,都会非常珍惜,只要有机会叙述或发表,仍乐于去做。本刊是同鄕们的写作园地,当然愿供各位充份利用,欢迎踊跃投稿。我们认为回忆之类稿,就似一面镜子,显露出各人自己往日容貌,是美是丑,正可作个检讨;同时也可作为他人「借镜」,与历史之参考,这是多么有益的事。旅游

  • 文章編後記

    来源期刊:《江津》 第24期  出版时间:1979-08-10
    关键字: 编辑寄语 编后感言 点评 周开庆 川康渝文物馆

    本会会刊组一、本刊本期内容,较以前各期充实,如转嘉义四川同鄕会「鄕讯」十二期所载「川人之荣」,系介绍本会荣誉理事长周开庆鄕长之创刊四川献、倡办川康渝物舘,及其著述丰硕(略如本刊本期封底所载,都千万余言之多)与对匹川同鄕会之特殊贡献等,事功之彪炳,如日之中天,凡我津人,与有荣焉,故乐为转载,以向本刊读者。二、本期所其他各,如江德义鄕长的「中东来鸿」,邹煜鄕长的「家鄕生活回忆」,何贵华鄕长的「津城吃食」,朱翔鄕长的「故鄕的淸明节」……等,均为颇有

共20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