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人物简传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古丁全集已出版 歡迎鄉親們購閱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1卷 第3期  作者:袁錫珪  出版时间:1983-07-15
    关键字: 《古丁全集》 人物 邓滋璋 著作述评

    古丁先生是一位秉持眞理正義、百折不囘的革命幹部,更是當代著名的愛國詩人和文藝理論家。本名鄧滋璋,湖南省瀏陽縣人,生於民國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七十年元月二十七日,因穿越馬路時,被一輛莫名其妙的摩托車自後重撞,腦骨粉碎而去世。古丁先生爲「秋水詩刋」的創辦人,他的史詩「革命之歌」,曾榮膺第一屆國軍文藝金像奬長詩首奬。其主辦的「中國風」離誌,雖然僅出刋兩期,卽不幸身亡,但却爲中國知識分子應有的風骨,定出了型象,爲各界所稱道。古丁先生對當今的文風,尤其是一些西化...

  • 文章「克强大樓記」釋文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0卷 第3期  出版时间:1982-07-15
    关键字: 《克强大楼记》 碑铭释文 人物

    湖湘爲人文薈萃之區,而宦遊四方者衆,往往於通都大邑建會舘以敦桑梓之誼,誠盛事也。自大陸沉淪,湘人渡海來臺,鄕前輩楊宣誠、趙恒惕、張烱、蔣伏生、李樹森、龔浩諸公,繼踵前修,乃於臺北市組織湖南同鄕會。至唐際淸任理事長,理事陳詠絃、齊耀榮等籌集基金,購得臺北市羅斯福路三段二四〇巷十八號土地二百坪,始構平屋數楹,以爲會所;民國五十七年國防部爲擴建三軍總醫院,欲征收本會土地,經魯前理事長蕩平曁全體湘籍立法委員聯署提案質詢,監察委員陳大榕、國大代表段輔堯、本會常務理...

  • 文章大埔縣陶行知研究會假百侯中學舉行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0期  作者:陳訪交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陶行知研究会 教育文化 会议概况 教育事业 人物

    五月二十六日上午,大埔陶研會在百侯中學禮堂隆重召開。爲培養一批教育學陶師陶典型的師資,打下堅固基礎。會議期間,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會長方明、省陶研會黃海副會長、汕頭市陶研會陳仲豪會長、大埔縣縣委張遠方發來了賀電。宣傳部長鄭玉華、副縣長黃公鑾、縣陶研會會長、副會長及全體理事以及百侯中學、百侯小學、百侯幼兒園、縣教師進修學校、虎山中學、大麻中學、大埔縣田家炳高級職業學校、大埔小學陶研小組等單位的代表六十多人出席了這次會議。大埔縣委張遠方賀詞:陶行知是一位偉大的人...

  • 文章張佩然老師其人其畫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8期  作者:鄭伯誠 出版时间:1997-04-01
    关键字: 张佩然 人物 书画联展 古稀华诞 画作展出

    上饒 鄭伯誠古今人品文事,靈性相通,志慮貞純,品格高潔者,其文章、書、畫,亦必風格獨具,流芳後世,令人景仰。張佩然老師江西上饒市人,秀外慧中,愛國愛家。抗日烽火漫天,國家岌岌可危之秋,張老師正一妙齡少女,毅然投筆從戎,參加青年軍救國行列,豪情壯舉,不讓鬚眉。抗戰勝利復員,就讀師範,學業有成。來台後任敎小學,歷經四校,所至有聲,揚芬杏壇。其夫婿王青松先生,同爲熱血青年,愛國志士,攘外安內,貢獻良多。夫婦志同道合,鶼鰈情深,白首比翼,恩愛愈恆。齊家有道,相夫...

  • 文章淺談聶耳名歌「義勇軍進行曲」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42期  作者:曾永介 出版时间:2012-12-25
    关键字: 聂耳 人物 《义勇军进行曲》 电影歌曲 抗日战争

    第七屆世界雲南同鄕聯誼大會,於二〇一二年九月六、七日在中國雲南玉溪召開,旅台雲南同鄕會由台北雲南同鄕會藺斯邦理事長,率團員三十人應邀參加,在同樂晚會中,隊友黎順發先生高歌一曲《我們都是一家人》,歌詞:『你的家鄉在對岸大陸,我的家鄉在寶島台灣,從前的時候是一家人,現在還是一家人,手牽著手,肩併著肩,盡情的唱出,我們的歌聲,團結起來,相親相愛,因爲我們都是一家人,現在還是一家人(唱兩遍)』,因歌詞附合兩岸的實情,激起了現場如雷的掌聲,也拉近了兩岸同胞之間的距...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