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义工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載譽美國的謝遠敏同鄉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3期  作者:陳國坤 出版时间:1996-02-01
    关键字: 义工 热线 谢远敏

    在美国法拉盛吴阿姨热线服务中心,有一位七十六岁的老者,大家都暱称她为「韦妈妈」,她本名韦谢远敏,在吴阿姨中心担任义工已有十年。柯林顿总统在选前选后,不断强调社区义务工作的意义。义工的实质内涵,在不同年龄层、不同的专业领域,有不同的表现和意义。在吴阿姨中心,义工有时就仅仅是「陪伴在侧」,虽然甚么都没做,然而光只「陪着她走一程」,对很多人而言,就很够了。韦妈妈笑着说,她在吴阿姨中心的工作,常常就是陪伴在旁的支持者。十年来,她只要时间许可,就自动到吴阿姨中心

  • 文章生命線與我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14期  作者:曹仲植  出版时间:1994-12-10
    关键字: 曹氏基金会 生命线 医院 义工

    马偕医院大门的顶楼,由该院负责培训义工,在五十八年七月一日展开了对社会的服务工作,生命线的工作逐渐得到社会各方的肯定,半年后救国团也成立了名叫「张老师的青年协谈中心」。至此之后,全省生命线也如雨后春笋似的在各地展开,本人也分别致赠电话数具来支持新创设的生命线工作,在这同时日本、关岛、韩国也迅速相继成立相同的组织,可见社会上确有需要,这种以电话协谈方式来排除人们在生涯中所遭遇的困境。台北市生命线正式向政府立案不数年,马偕医院由于特殊原因又自创了「平安线」。台北市

  • 文章台北市生命線成立十五週年犧牲自己默默助人贏得崇敬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91期  作者:牛慶福  出版时间:1984-09-01
    关键字: 台北市 生命线 周年纪念 义工 救命服务

    当一个人在半夜中痛苦地挣扎于死亡边缘时,或无法突破由挫折所自缚的心茧时,这正是「生命线」十五年来在电话机旁日以继夜等候的时机,随时为这些无语问苍天的失落者提供「一线在耳边,千里一线牵」的救命服务。在七月十一日上午台北市生命线所举行的十五周年纪念会中,理事长曹仲植对生命线所有在电话机旁的义工表达祟高的敬意。他说,生命线的义工,百分之八十五为女性,不论是家庭主妇或职业妇女,都将对家庭的关怀与爱推己及人,延伸到生命线里,向在电话中向她求助的人指引一线生机,其

  • 文章長青楷模石美玉鄉長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83期  出版时间:2000-12-20
    关键字: 石美玉 舒万兴 常务监事 义工 长青楷模

    石美玉女士现年六十八岁,早年与定海白泉鄕舒万兴先生结婚,婚后相夫敎子,勤劳持家,子女都成家立业,邻居都称道,石女士现任基隆市舟山同鄕会常务监事,其在本会为鄕亲帮忙热心付出爱心,是本会的优秀干部。八年前因其夫君癌症住进基隆长庚医院,不幸去世,但在住院期间,感念医院义工热忱帮忙,心存感恩,故也投入义工行列。八年来她先后参加了几个义工团体,默默付出爱心与关怀,她的热心爱心,今年获选基隆市长青楷模,并登载联合报表扬。

  • 文章本会图书室征求义工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60期  出版时间:1999-03-01
    关键字: 同乡会 图书室 义工 图书管理 征募启事

    本会成立图书室已历二十余年,承蒙热心鄕长捐赠图书杂志数达一万数千册,其中颇多珍贵善本,近年因乏专人管理,久未对外开放,庋藏方式也显凌乱,亟待专人加以整理,以便重新开放,提供同鄕借阅运用。兹征求爱好书籍并对图书管理具有经验或有兴趣之同鄕,来会充当义工,年龄性别不拘,工作时间每日半天,(上下午听便),服务期间本会提供午膳并酌支交通费用,有意者请与本会驻会常理事张行周先生洽,联络电话:二三〇五二八八五—六。

  • 文章学习做一个无怨无愧的义工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6期  作者:饒德俊  出版时间:2011-02-02
    关键字: 台北市贵州同乡会 义工经历 两岸交流活动

    公司企业发展,经常与商界人士接洽忙碌,平素可资抽腾照顾同乡会的时间有限,于是在困境中继续托付原有工作同仁代为操劳,并嘱我综理全般事宜。年长的工作伙伴们,基于乡谊情份,只得全心力挺新生代,不忍推辞责任,从此大家便一概变成长期义工了,而我也无形中成了义工小组不可或缺的一员,直到今天将整整届满三年。但有的乡亲们不明究竟,却误认我们另有所图,事实上我们在同乡会当义工,效力效命,一切付出只是奉献,心甘情愿不求补偿、不索报酬,深切了解本身所处的工作地位—只是公仆而不是主人

  • 文章中和市寿德里义工活动记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5期  作者:文秉衡 出版时间:2010-02-13
    关键字: 中和市德寿里 义工活动 散文诗联

    九十一岁老顽童 普定 文秉衡一、兰花与白头翁窗台兰花向阳开、告知秋尽冬又来,借宿两只白头翁、鸣谢客岁再回来。二、引言九十八年十一月廿九日,国际佛光会板桥各分会,今年度的会员大会即将召开,我是学府分会的会员,接到我们会长—李秋香小姐的开会通知后,我把会员证、会服和应缴的年度会费一千二百元,一切都准备好了,放置在出门右边的鞋柜上,以免到时候忘记,这是老人的通病……。但廿二日义工扫地,才想到当日寿德里环保义工,要出外郊游,我一看傻眼了。但鱼与熊掌二者不可兼得

  • 文章中加文交協會自置新址展開服務工作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70期  出版时间:1987-05-01
    关键字: 中加文化交流协会 协会新址 服务工作 文化部五年义工 颁奖仪式

    多伦多航讯】中加文化交流协会成立迄今,已进入第八年,该会自去年开始,即获安省文化部义工奖者,计有周务成、罗湘、陈鲁愼、施安甫、曾梁慧婵、朱匡曙等六人,兹悉该会本年复获安省文化部五年义工奖者计有黎希圣、戴豪英、陈志良、陈张佩常、邓黄玉珍、施陈佩华等六位理监事,并定于四月廿六日下午七时,在多伦多汤臣音乐大堂,参加颁奖仪式,由文化部部长莉莉曼娜亲自主持,届时当有一番热闹。该会已自置新址,加强服务。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