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山大学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潘胜元捐脍二百万作中山大学奖学金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2期  出版时间:1981-05-15
    关键字: 潘胜元 中山大学奖学金 捐款 返国 乡情

    本刊讯】旅居南美洲秘鲁的潘胜元鄕亲最近返国,参观祖国的伟大建设,拜会有关单位,于四月廿二日上午以新台币二百万元,捐赠给国立中山大学设立奖学基金,并以其利息作为该校淸寒学生奖学金。该项捐款由侨委会毛松年委员长代表接受。潘胜元鄕亲现任秘鲁民醒日报社长,秘鲁中医药会会长等职,抗战期间曾任南美秘鲁抗日总会会长,数十年来始终在海外致力侨社文敎及公益事业,为各方所敬佩。潘胜元鄕亲表示,他在海外获悉国立中山大学在台复校的消息后,就决定捐款给该校设立奖学基金,此次趁

  • 文章为发展常武地区高等教育集资兴办常州中山大学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28期  出版时间:1996-02-15
    关键字: 教育 集资 湖塘镇 师资 常州中山大学

    宗旨:为纪念发扬孙中山先生倡导爱国爱乡精神,暨复兴传统文化培育优秀人才,建设现代化社会,特发起筹办「常州中山大学」。以奠定共同之基业。说明:一、常州武进为我辈之故里,尤为人文荟萃文化发达之名城古邑。而今大陆当局改革开放、社会建设日益进步之时,亟需设立大学,以培育人才为社会所用。二、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诸般建设实以教育为根本。因此回馈故乡、重建故园,必须从教育着手,乃发起筹设「常州中山大学」。三、常州不仅为散文「阳湖派」之重镇,而今工商业兴盛,为

  • 文章科技奇葩谷家恆博士校長

    来源期刊:《黔靈報導》 第21期  作者:佳和 出版时间:1999-01-25
    关键字: 谷家恒 博士 校长 中山大学

    家泰、谷家华、谷家嵩乡长,是他们两兄弟的兄长。五昆仲都优秀,不但留学有成,事业也各自有成,可说是杰出的谷氏五兄弟也。谷家恒乡长,毕业于台大机械系,赴美取得圣母大学机械工程硕士、博士后,在美国阿冈国立研究院和奇异公司先后工作六年,受当时任国立中山大学校长的李焕先生邀聘回国,为中山大学创设机械工程系和研究所的硕士、博士班。后任该校工学院院长和教务长。民国七十八年转任我国最大的国家应用研究机构一一工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民国八四年七月一日,受命筹设之国立高雄

  • 文章表扬关复勇君取得国立中山大学管理学博士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8期  作者:本刊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8-12-25
    关键字: 关复勇 台湾中山大学 管理学博士 自传

    云南省在台同乡会联谊会于八十七年十月二十日第一次会议决议通过,嗣后乡人子弟中如能奋力向学成绩优异,顺序进升终而获授博士学位者,应予表扬,兹台东县同乡会理事长刘理事长儒,推荐该会荣誉会员关复勇君,系云南省永胜县人,于八十七年五月蒙国立中山大学授予管理学博士学位,为激励云南年轻学子努力求学,将关君自述求学经过刊载如后:关复勇自传本人出生于台湾东部鄕间,幼年时光大半在此度过,直到十三岁始离鄕负笈外地求学,但家人至今仍此间。家人中,父亲为民国六十三年军中退伍荣民

  • 文章楊孝濚飛粤出席社福硏討會

    来源期刊:《浦東》 第77期  出版时间:1994-09-15
    关键字: 杨孝溁 东吴大学 中山大学 社会福利 研讨会

    本会理事东吴大学社会系教授扬孝濚乡长于七月十八日飞粤参加广州中山大学社会福利研讨会,并发表「台湾地区社会福利与社会正义体制之研究」专文一篇,深获与会学术界人士之重视与赞扬,本会同仁亦觉与有荣焉!

  • 文章國父倚重鄒魯海濱先生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2期  作者:蕭紹坤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邹鲁 辛亥革命 中山大学 北伐 七十二烈士

    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除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国人之读兹编者勖。」邹鲁不负孙中山重托,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作传,永远传颂先烈不朽的精神,表达了他对烈士无限敬仰和深切的怀念。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逝者可痛、可歌、可泣,人们将永远听到烈士当年为推翻满清敲起的钟声,看到烈士当年的解救苦难的人民点燃的火炬,和孙中山为其作序的思想一样,这样一部开国血史,有着传世不朽的价值,更激励后人,为振兴中华竭尽努力。四、创办中山大学并出任校长民国

  • 文章讀宋詩探尋梅花鄉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2期  作者:謝崇德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宋诗 梅花 桂叶酒 杨万里 中山大学

    星。」「轿里看花得昼眠,梦中惊浪撼渔船。觉来书卷风吹乱,忘却前篇与后篇。」杨坐在轿中观看梅花,拿著书本却忘记看书了,他走的这条山路很少行人(说明荒僻),蓝田溪水摇乱了日影,波光乱跳,使他也昏昏欲睡了。「滂溪」向前二十里,就是「水车墟」,符合杨万里行军的路线。「滂溪」、「杨田角」、「水车墟」的地名至今尚存。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山大学农学院院长、梅城攀桂坊人氏黄枯桐教授对杨万里的诗作过考证,说:「诚斋(杨万里之别号)先有宿滂溪诗,由滂溪至杨田角恰是十里,彭滂双声

  • 文章中華戰略學會會員南下參訪記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12期  作者:楊榮昌  出版时间:1983-04-02
    关键字: 参访活动 中山大学 高雄港 中船公司 中华战略学会

    中华战略学会政治硏究会会员曾于七十一年十一月十九、二十两日,擧行第二次南下参访活动,目的地为国立中山大学、高雄港与过港隧道、中船公司、中国钢铁公司、高雄巿政府等单位。由本会政治硏究会召集人林前部长金生领队,参与会员计有八十余人,笔者添为会员之一,特将参访之学校机关,简介如左:一、国立中山大学国立中山大学之前身为国立广东大学,其宗旨为培植革命建国人才。 国父逝世后,中央政府为纪念 国父丰功伟绩,乃于民国十五年七月,将国立广东大学易名为国立中山大学,并在广州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