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抗戰共返回1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抗战时期 蒋委员长巡视綦江县政府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7期  出版时间:1972-05-01
    关键字: 四川 抗战 巡视 綦江县 政府

  • 文章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奠基

    来源期刊:《浦東》 第81期  作者:孫鐵群 出版时间:1995-09-30
    关键字: 淞沪抗战 纪念馆 宝山 吴淞口 奠基仪式

    在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之际,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奠基仪式于八月十三日在地处吴淞口的宝山友谊公园隆重举行。宝山是淞沪抗战的主战场。两次淞沪战役中,我爱国将士和上海市民同仇敌忾,不畏强暴,英勇抗击日寇侵略,在中国抗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战争中,上海人民遭受了巨大的灾难,其中以宝山和金山为最烈。仅宝山一地,就有二万三千名平民被杀害,占宝山总人口的百分之十九点二七。在这里建立纪念馆,矗起一座历史丰碑,对于我们以史为鉴,继承爱国主义传统具有

  • 文章抗战胜利纪功碑文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35期  作者:張篤倫 出版时间:1965-07-01
    关键字: 重庆 抗战胜利纪功碑 碑文

    抗战胜利之明年十月三十一日,恭逢国民政府主席蒋六旬大庆,陪都市民特建抗战胜利纪功碑,爰以崇殊勋而祝景福。谨为之颂曰:懿惟圣哲,纲纪四方,覆帱美汇,咸寿而臧。天生蒋公,睿智神武,继往开来,烁今耀古。緖承总理,道宗大同,宏扬主义,一贯中庸。黄埔育才,甄陶英嶷,入授鞱钤,出安反侧。百粤既平,擧师北伐,扫荡羣凶,秋风落叶。一统吿成,内争遽起,威而不猛,从容辑弭。俶扰未央,强邻窥觊,国事蜩螗,危如卵累。乃振乾纲,高瞻远瞩,力倡新运,革心变俗。生聚教训,磨砺以须

  • 文章抗战时期重庆各报联合版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1期  出版时间:1972-09-01
    关键字: 抗战 重庆 报社 联合版 日机大轰炸

    民國二十八年五月三日四日,重慶市遭受日機大轟炸,各報設備大都受損,特於五月六日起發行聯合版,參加者有中央日報、大公報、時事新報、掃蕩報、國民公報、新蜀報、新民報、商務日報,西南日報等十家。發行至八月十二日爲止,十三日起仍由各報分別出版。下圖爲最後一號

  • 文章世界最大北京國博館重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6期  出版时间:2014-08-15
    关键字: “复兴之路”展览 南京受降 民国国旗 正面抗战 资料照片

    北京国博馆,看见中华民国国旗大陆国家博物馆历经三年整修,重新开放迎客,在「复兴之路」陈列展中,展出抗战胜利,日军在南京投降的场景。场景中还有中华民国国旗,但有关国民党领导的抗战资料,并无太多陈列。(法新社)中华民国国防部长何应钦上将接受日本呈递降书图像

  • 文章抗战时期陕甘发展水利槪况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1期  作者:沈宗瀚  出版时间:1987-07-01
    关键字: 抗战时期 陕甘地区 水利发展 灌溉工程 数据资料

    ⒉甘肃省甘肃省就地形论,分为河东及河西二部份。河东皆高原,在此修筑渠道,工程艰钜尙其余事,无广大平原可为灌漑之用乃其缺点。民国三十(一九四一)年四月甘肃省政府及中国银行合组甘肃水利林牧公司聘沈怡博士为总经理。在抗战期间完成新渠凡四,共灌漑一一〇、〇〇〇市亩,至抗战胜利(一九四五)犹在施工中之新渠凡五,共灌漑二九〇、〇〇〇市亩。河西走廊自武威以至玉门一片大平原,历代在此所筑渠道为数至伙,祇因年久失修,以致失却效用。抗战后期经中央政府拨款补助每年一千万元,交由

  • 文章贵州人著的抗战歌曲《淡淡江南月》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4期  作者:楊趙 出版时间:2009-01-25
    关键字: 抗战歌曲 淡淡江南月 杨友群 人物传记 新闻报道

    杨赵 贵阳女子职业中专中学一级美术教师抗战歌曲《淡淡江南月》的词作者杨友群先生,贵州贵阳人,一九一〇年除夕生于贵阳,一九七九年九月五日病故,享年六十九岁。他出生于一个旧时邮政职员家庭,发蒙较晚,初学就读私塾,中学时入贵阳模范中学,现为贵阳一中。家中人口众多,兄妹七人,全靠其父杨效先先生微薄的工资收入(在贵州邮局作职员),维持一家生活。但他勤奋好学,起早贪黑地苦读中国古诗词文,攻读英语,奠定了深厚的文史基础,同时也受 到了丰厚的中华文化的熏陶和教育。在广泛

  • 文章立法委員斐存藩先生首先響應退職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9期  作者:周爾新 出版时间:1989-12-25
    关键字: 斐存藩 黄埔军校 支援抗战 建设故乡 台湾云南同乡会

    自参加东征湖口战役后,即奉派回故乡云南工作,历任云南党务特派员云南缓请公署政训处处长,云南国民军训处处长,三民主义青年团云南支团干事长、云南省社会处处长、委员长昆明行营政治部主任、昆明市市长、云南省党部代主任委员等要职。在八年抗日战争中,昆明市成为西南大后方的重镇,斐乡长居党政军要津,在各岗位上均发挥了建设地方支援抗战的功能,尤其是对中央与地方的沟通贡献很大,功不可没。斐乡长以其过去从政的丰富经验,本可仍留在立院继续问政,但由于他执著的个性,自从民进党挤入

  • 文章嘉興王梓良先生傳奇性的一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3卷 第2期  作者:孫尙志 出版时间:1991-02-10
    关键字: 王梓良 生平事迹 文章报国 身世家境 身体状况 好学不倦 浙江抗战

    抱憾终生,呜呼痛哉!此位身材短小瘦弱的书生,抗战八年中誉为生龙活虎的游击英雄人物。长期旅居美丽宝岛;既不求闻达,亦不事生产致富,虽也曾于战时于潜县长沈时可及武康县长杨维礼分别出任台湾省地政局长,台北市财政局长时邀其先后担任观察、祕书等职务,为时不过三年,其生活寂寞淸苦,不难想像,寄居于多年执敎台北市龙安国小之夫人陆廷贤女士简陋狭小的宿舍,亦甘之如饴,读书属文如故。先生长于文墨,战前曾任嘉区民国日报社长多年,旋受大陆杂志创办人乃师前浙江自治专修学校兼校长朱家骅先生

  • 文章前嘉興縣長王梓良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3卷 第2期  出版时间:1991-02-10
    关键字: 王梓良 学习经历 新闻事业 嘉兴抗战 文章报国 返乡探亲 身体健康

    王公梓良,浙江嘉兴人,生于民前三年十一月十日,行六。兄姊均于抗战时期先后谢世,惟七弟德昭则在北京大学毕业后赴美国哈佛大学深造,成为卓越之史学家,但不幸亦于民国七十一年病逝,先生哀痛逾恒。梓公最初受业于垫师,故具深厚之国学基础,继入嘉兴二中,接受新制敎育,随后又毕业于在杭州新设立之自治专科学校。以其热爱家鄕,决心学成济世,服务桑梓,故先后在嘉与任小学敎员、县府指导员、区长及嘉区民国日报社社长,由敎育、民政而转入新闻事业。当时才华初露,深受浙江省民政厅长兼

共19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