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老兵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人文风情)在大陆我替抗战老兵讲了几句公道话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25期  作者:胡宗彞 出版时间:2016-01-20
    关键字: 抗战老兵 国军老兵 生活待遇

    为庆祝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今年八月我湖湘文化发展协会,应邀组团回湖南参加座谈会,并参访抗战遗址活动。由于主办单位策划周详,服务热心,以及各有关县市的配合良好,使全体与会人员受益良多,印象深刻,令人感激。在武冈的欢迎餐会时,宾主尽欢之余,我却一时有感而发的为抗战老兵讲了几句公道话:「昨天我在邵阳看到了抗战老兵的纪录片,刚才又听到了对抗战老兵照顾的各项措施,我觉得这是一个德政。但是我也听到对于当年曾参加过『内战』的国军老兵,被排斥在外,我认为这似乎是为德不卒

  • 文章老兵看社会问题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5卷 第4期  作者:楊富旺  出版时间:1989-10-10
    关键字: 社会问题 老兵 社会风气

    暑假里在图书馆中翻阅到今年七月号二四一期的「文艺月刋」,其第一七三至一七四页上登的是「四老卷之四——老兵」一文,作者林胜雄先生,全文予人印象深刻,兹特节录其重点,并略抒所感:有个老兵现年六十六岁,探亲归来不久。他来应征三温暖的服务生工作,被录取后,上班月余时,突发下列诸问题:「怎么有那麽多的人闲著没事,天天来泡水?「怎么每个人身上都会有刺靑?」「怎么一句口角,动不动就吵翻了桌椅?」「怎么有的男人专来此垂涎别的男人?」「怎么标榜的是正大光明的店,暗地点却有

  • 文章老兵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26期  作者:劉先賢  出版时间:2012-02-11
    关键字: 老兵 荣民 生活现状 大陆探亲

    难耐日子,也得耐下去。数十年的军旅,在解甲过后,仍然退而不休,照样融入社会,又再日复一日的为台湾社会耕耘著,可是,一如陈水扁般的族类们的视觉裏,仍然找不到有真实感和归宿感,将军也流征夫泪也。老兵,一直都是永远忠诚和爱国者,老兵们除了有些许的给予,使免以挨饿受冻的生活条件外,并无奢念和应有的尊严,甚而民进党的族类在说,米虫大陆猪、老芋仔,滚回大陆去(一如日前民进党的蔡同荣均如是说,但蔡英文的主席者,亦充耳不闻),但老兵拥抱着国民党高层和宿将们,过去在军中,他们

  • 文章愛國老醫生楊思標先生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1卷 第1期  作者:張體福  出版时间:2005-02-01
    关键字: 老兵 告台湾同胞书 一个中国

    我不认识杨老先生,但是我却非常敬仰他的『医界老兵告台湾同胞书』的真情言词,因为,他有爱国与荣宗耀祖的修德风范,其正确的言行,给我印象深刻,佩服之情永难忘记。杨老先生是台湾大学医学院与附设医院的前院长,半年多前,他在联合报发表了这篇动人肺腑的告同胞书,当时曾经手不释卷的我,感动得热泪盈眶。我发觉到在台湾这个岛屿,经日本人统治五十年,并没有湮灭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血缘姻脉,仍保留着许多爱国爱家的热血儿女。现在我把当时所剪存的这篇文章,重新的阅读一遍,并决定

  • 文章老兵感怀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1期  作者:趙承孟  出版时间:1985-06-20
    关键字: 老兵感怀 散文诗联 人生感悟

    ㈠黃金雖盡志未衰,且把頭兒抬起來,暮年壯士雄心在,漂泊了幾個十年,曾住過多少樓臺。誰家否,誰家泰,誰曾吃過不老金丹,誰家掛着永恒照牌,勸君少把精神邁。天理中自有循環,冥然中自有安排。㈡居微職心胸廣大,守本分不在人下,晨起工作克盡職,按時把鐘打,但求賺得溫飽,卽是餘年造化。客來了,薄薄酒,淡淡茶,閒來談些古今話,下班後靜坐斗室,讀一會兒書,再把字來畫。唉!這點趣味也罷。㈢山路崎嶇賓客少,茅屋蒼髮任意老。春花開得早,夏蟬枝頭叫,樹葉沒黃秋來了,雪花未飄冬又到...

  • 文章郁慕明鄕長墨絰從公 揮淚審議授田證條例

    来源期刊:《浦東》 第60期  出版时间:1990-04-15
    关键字: 郁慕明 因病去世 台湾地区民意代表 老兵 国学研究

    本会常务理事郁慕明鄕长强忍丧父之痛,含悲出席立法院院会,审议「战士授田凭据处理条例」,直至该法案经十余小时之长程硏讨,完成二、三读程序,艰难通过后,方心力交瘁,悲戚飮泪,潇然离去议场。郁鄕长之尊翁元英老先生,系于四月六日凌晨四时许与世长逝,当时郁鄕长侍疾床前,已整夜未眠。而立法院适于此时院会,审议「战士授田凭据处理条例」,议程早已排定。素以忠勤负责著称的郁鄕长甫于去年以高票当选立法委员,深知此一法案,有关数十万老兵之权益与生活,不忍以丁父艰之理由请假,故

  • 文章从社会福利制度下谈老兵问题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卷 第4期  作者:朱雲樵 出版时间:1981-03-01
    关键字: 社会福利制度 老兵问题 时论社评 社会保障

    朋友要我于「老兵天地」写点文章,处此文化认同感迷惘的今天,究西方乎?东方乎?传统乎?现代乎?还未归属一定点上的时候,确难执笔,何况一个大兵出身的人,往往拿起笔杆比枪杆还重,颇费踌躇,然身于老兵行列,对自己园地,岂能不尽一点义务,再三忖量,谨以老兵立场于老兵园地,写点有关老兵切身的事,就敎袍泽先进。一个国家,欲保持主权与领土完整,必须如何建立强大精锐部队,进而使其确实了解此乃军人主要职责,又能无后顾之忧的善尽此一职责,在役时,使得到良好的敎育与待遇,退役时

  • 文章敬悼何應欽將軍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13期  出版时间:1988-01-01
    关键字: 何应钦 革命军人 棉湖大捷 军事才能 老兵不死

    卒获最后胜利,代表 蒋公,接受日本投降。在这一重点的囘顾中,可以窥见敬之先生一生,不啻是一部革命战史。他的骁勇,他的韬略,在最艰难的时际,也最能表现其卓荦不羣的军事才能,卒能旋干转坤,拨乱反正。敬之先生自称:「余生平行事,不矜不伐,无愧无怍,但知服膺领袖,忠党爱国,以尽我革命军人之天职,其他非余所计也。」敬之先生以期颐高龄辞世,但典型犹在,勋绩长存,也正为「老兵不死」作了最好的诠释。(本文系中国时报民国七十六年十月二十二日之社论)

  • 文章自序(為拙作集書而寫)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29期  作者:劉先賢  出版时间:2015-03-14
    关键字: 书序 往事回忆 国共内战 两岸关系 国民党老兵

    不禁要问三十八、三十九(一九四九及一九五〇)先后来台的老兵们,是为何而战?是为谁而战?这些的孤臣孽子,却找不到公平和比例原则的对价,在在是为了什么?我身历其境的在军中生活过二十二年多之后,解甲从商又约一十年(而在自营贤山公司约十年)。有讯息予我,快将开放老兵返乡探亲,我便又弃商优而游走两岸,于是为老兵权益,为家人,为故里一些重建,或为当年情治单位派大陆工作未被处决者,申返回台等,又几经奔走和努力付出了廿多年,自己问自己,你!又为了什么?因此,我写了一首打油诗

  • 文章記參加《滇西抗戰暨赴緬對日作戰六十週年紀念會》的經過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2期  作者:石炳銘  出版时间:2002-12-25
    关键字: 滇西抗战暨赴缅对日作战六十周年纪念会 参会经过 凭吊先烈 慰问老兵 故乡风貌

    人员伤亡才对,如果只一味藉著各种神圣理由,驱千人万人于死,恐怕也不是仁者之道吧!本日上午,车队于渡过怒江桥后,到达一处山顶平坦处暂停,左侧松山耸立云表,和我们距离已很接近,既然大家未能亲到山顶凭吊,也只好在此处远眺凭吊一番算了,领队人员大声促请知战史者出来向大伙说明解释当年两军拼斗事蹟,我见迟迟无人反应,乃自动出列向大家解说一番。大伙听我解说后,似乎都还满意,都以为我是当年参战的老兵。说起攻克松山之战,不能不提到李弥将军,将军原籍腾冲,时任第八军副军长兼荣誉第一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