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政权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妨害投票違憲 效無法依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0卷 第2期  作者:董翔飛 林騰鷂  出版时间:2004-04-01
    关键字: 选举 违宪 违法 参政权 选罢法

    违反宪法赋与的参政权前大法官 董翔飞人民之选举权、罢免权乃国民主权之核心领域,亦为建构民主社会,决定政府去留的不可或缺之基本途径,应受宪法之特别保障,已为近世民主国家立宪之共同趋势。我国宪法第十七条「人民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之权。」第二十三条「以上各条所举之自由权利,除为防止妨害他人自由,避免紧急危难,维持社会秩序,或增进公共利益所必要者外,不得以法律限制之。」增修条文第二条第一项「总统、副总统由中华民国自由地区全体人民直接选举之……」以及「地方制度

  • 文章對年底立委選舉的沉思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7期  作者:江炳偉 出版时间:1983-07-01
    关键字: 立委选举 民主政治 政权

    国大党,在经历了一次党内分裂和一次大选失败的危机之后,之所以能够东山再起,继续执政,便是因为它具有这种弹性,把为少数民族和低阶级人民争取权利视为它当前的核心理念。民主政治打开政权之门的钥匙是选票,而选票的矿藏无疑地是在中小阶层广大的民众之间。在现代化初期,地主、士绅、财阀、或地方上的头头,或许可运用他们的传统影响力、小恩惠或金钱,掌握一部分票源。但一旦人民敎育程度已普遍提高,候选人就必须以其才干和政见,来争取选民的认同。职是之故,有理想的政党,绝不可因贪图近程

  • 文章做自己的主人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4卷 第2期  作者:蕭衡倩 出版时间:2008-04-01
    关键字: 总统大选 马英九 政权 民主

    总统大选结果,马英九以超过两百万票获胜,台湾出现二次政党轮替。这不应只是马英九的胜利,而应是台湾选民真正做自己主人的开始。这次选举的意义,一方面是台湾民众用选票终结陈水扁总统的贪腐政权,想求变求新的意愿,其实是超过对马英九的正面支持的。但另一个更重要的意义是,经过这场选举,。从蓝军的各种状况也见识到,马英九其实也是未随着选举进行各种操作的政治人物,马英九也是凡人,不再是完美的政治偶像。台湾的政治,从民国八十五年首任民选总统开始,就陷入偶像崇拜中。不管选民

  • 文章马英九终结民进党「本土政权」2008年中华民国总统大选开展中国历史新页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20期  作者:牟科港 出版时间:2008-04-10
    关键字: 马英九 民进党 本土政权

    重现台湾钱淹脚目荣景。我和马英九相同,在大陆异帜后父母逃至香港在九龙广华医院出生,二岁来台,从小就因身为外省人常被本省人讥为阿山,但在苗栗客家庄族群问题不大,而族群问题病并非只存在于本省人与外省人当中,河洛人和客家人矛盾也不小,但直到李登辉执政末期指国民党为外来政权开始,我才在当时社会氛围中深刻感外省族群受到种族歧视伤害,马英九以其谦谦君子之人格特质「朴实、清澈」,在七成福佬台湾人环境中以秋风扫落叶姿态粉碎了台湾政治之三大魔咒:一、族群标签二、统独之争三

  • 文章致中和以解困境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80期  作者:許倬雲  出版时间:2001-06-20
    关键字: 股市 两岸关系 房地产 政权

    离间。甚至毁伤自己的政团,也无所顾惜。去年政权转移之后,族群意识,曾经一度淡化;然而,最近又有人在重新煽起族群意识,上一星期,报章报导,有所谓本土主流政治力量大结合之说,是即以「本土」强调族群的区隔。这一动作,承接金美龄来访事件,及小林漫画与告白实录问世之后,隐隐然会有人挟旧日余势,压迫新政府离开中线,趋向极化。如果这一企划成功,台湾内部势将又因两极化,而有激烈的斗争。新政府原以趋向中线为最佳选择;在野政团也必须自己定位于中线,庶几在不同意见的光谱上,求取

  • 文章赢回二〇〇八年执政权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7卷 第11期  作者:朱永霖 出版时间:2005-11-10
    关键字: 中国国民党 政权 台湾政事

    蓝群众,成为有效制衡监督政府的力量,期待多元包容化解政党恶斗,期待和平风格节制执政者的民粹分化,期待悍卫中华民国,反对台独,让两岸维持和平安定,期待眞心改革,扫除脱离黑金等等。这些正是国民党未来的使命,也是我个人无可回避的责任挑战。在演说结论时,握起拳头高喊—从今天起,卷起袖子,穿上布鞋,勤跑基层,推动改革,唤起民众,共同奋斗,二〇〇八年重新执政。赢回二〇〇八年执政权七月十六日,对中国国民党抑或中华民国而言,是关键时刻,党的存续,中华民国生存与否?互存、互

  • 文章緬甸在台歸僑逾二萬人粤籍鄕親佔大多數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85期  出版时间:1988-08-01
    关键字: 镇压政策 中和南势角 缅甸局势 粤籍乡亲 尼温政权

    本刊讯】最近一个月来,缅甸局势动荡,首先是尼温辞卸执政党主席及总统职位,以铁腕著名的盛温继承,立即施行鎭压政策,惹起缅甸人的反抗,连日死伤千余人,在位不到三周,盛温黯淡下台,可是缅甸的僧人及学生并没有因此罢休,继续展开争取自由民主运动,未来动乱方兴未艾二十多年前,由于尼温政权施行「社会主义路线」及排外政策,工商业收归国营,废弃大钞,以致民不聊生,当地侨胞纷纷申请回国定居,多年来累积下来人数超过二万,归侨当中,粤籍鄕亲十居其九,而且大多数集中在中永和

  • 文章国民党政权易手之检讨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6  作者:編者  出版时间:2000-05-01
    关键字: 中华民国第十任总统大选 国民党政权易手 联合报社论

    前言空前竞争剧烈而为举世瞩目的中华民国第十任总统大选,于三月十八日投票结果,由民进党提名的陈水扁先生以得票率三九.三%当选,这是中华民国宪政史上首次出现的中央政权「政党轮替」执政,就民主宪政的发展而言,应该予以肯定。这次大选,在投票以前,宋楚瑜、连战、陈水扁三组候选人在民意调查的支持度,差距不大,维持三强鼎立局面,每个侯选人都有势在必得之雄心,但开票结果:陈水扁以四、九七七、七三七万票(三九.三〇%)当选,宋楚瑜以四、六六四、九三二万票(三六.八四%)仅

  • 文章行政與法治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0期  作者:易平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行政 法治 概念作用 行政权限制 法治行政

    自由的法治思相为其理论中心。关于国家统治权力分立的学说,约有以下三种:⑴两权分立说:十七世纪后半期,英国经济派哲学大师洛克(John Lock 1632-1704)认为国家的权力,虽有立法权、执法权、及外交权三项,但可归纳为判定法律权与执行法律权两类。执行机关只能依据立法机关所制定的法律而执行,不能逾越法律之外,也没有自行立法之权。法国学者狄骥(Leon Duquit)则认为国家权力作用,只有立法与行政两种,司法当属于行政权范围之内。美国学者古德诺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