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报纸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理想报人兴报纸风格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6期  作者:方鵬程  出版时间:1993-01-20
    关键字: 曹圣芬 理想报人 报纸风格

    开放报纸登记与取消报纸限张,已为政府既定政策,现正积极进行准备之中,预料不久的将来,可吿尘埃落定,付之实施。然而,正当社会为未来的「言论市场」情势热烈讨论的时候,大家似乎忽略了对一位现代报人所应怀抱的理想与素养的注意。因而,本刋特别访问了中央通讯社董事长曹圣芬、中国新闻学会理事长楚崧秋、国立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教授王洪钧、所长李瞻,谈谈他们心目中理想的报人,以及理想报纸的风格,作为报纸开放登记后,有志办报者的参考。(注:中央通讯社曹圣芬董事长指出,报纸

  • 文章現代報人須識天命行天道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6期  作者:王洪鈞  出版时间:1993-01-20
    关键字: 王洪钧 中国报纸三大系统 悲悯精神

    十九世纪中叶「世界报」的普立兹,他勇于与恶势力奋斗,向贪汚挑战,鼓吹劳工利益、公共福利,更是建立了现代报业的风范。中国报纸的三大系统中国早期的报业是由外国传教士、商人带动的,、民国成立后,部分外国报纸为中国人接办,如上海「申报」的史量才、「新闻报」的汪汉溪,都是不问政治、不兼他业、专心经营报务、促进报纸内容革新的报人,他们可说是中国现代报业的新闻事业家。我国新闻事业的另一特色,是「士人办报」,这是外国所没有的。其中典型人物有「循环日报」的王滔;「时务报」的康有为

  • 文章我與中央日報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2卷 第2期  作者:侯西林 出版时间:2010-04-01
    关键字: 报社工作 报社编辑 报纸停刊 往事回忆

    长在落后的城巿,县城里还没有报馆,很少与报纸接触,要看报只有到图书馆。我正式与中央日报发生关系是在「七七」对日抗战之后,战火逼我离家远走,投笔从戎参加国军行列,我于是才常常有中央日报,但因为部队驻防行址不定,难得经常读到中央日报。我与中央日报进一步发生密切的关系,是在抗战胜利之后,那时烽火平熄,生活安定,我正在一个非常安静的地方从事教育训练工作,基于工作的需要,中央日报给我很多参考资料,对我帮助很大,而「中副」成为我一日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从此我再也没有离开

  • 文章遏阻躁进新闻文化报纸具有七大义务中国时报将领头秉持社会公器理想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28期  出版时间:2004-06-25
    关键字: 夕阳工业 报纸 资讯流 强势媒体 躁进新闻文化

    报纸会成为夕阳工业?中国时报系总经理黄肇松六月三日在交大传播与管理专题讲座中表示,从主控性、多元性、便利性、思考性观察,台湾报纸还是强势媒体,中国时报将致力提升新闻专业素养、心存关怀、尊重生命、扩大保障民众知的权利、提供公共论坛,领头遏阻「躁进新闻文化」的横流。交大校长张俊彦肯定中国时报长期对社会的付出、贡献,演讲前特地颁发「荣誉奖牌」,期许中国时报在面临资讯流超过物质流的巨变下,更上层楼,成为国内最优质而健康的媒体。当天下午在交大电机资讯大楼国际会议

  • 文章报纸风格是报人人格的表现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6期  作者:李瞻  出版时间:1993-01-20
    关键字: 报纸风格 报人人格 新闻事业

    政大新闻所所长■李瞻每一位报人的人格、风格,往往可由他的办报方针与新闻政策略窥二一。我钻研中外新闻史多年,在这么多的报人中,「大公报」的张季鸾、美国「纽约世界报」的普立兹(Joseph Pulitzer)和「纽约时报」的奥克斯(Adolph S. Ochs)是我心仪的三位。(注:李瞻敎授认为为理想办报,是我们社会最需要的)报纸是「公共的论坛」「大公报」原由英剑之于一九〇二年创刋,民国建立后,由王祝三接办,维持到民国十五年初停刋。同年九月,吴鼎昌、胡霖

  • 文章讀報隨筆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9卷 第3期  作者:王策  出版时间:1987-09-01
    关键字: 报纸摘要 时事评论 台湾政事 人物回忆

    七十六年五月三日聯合報黑白集的「一寶」,諷刺老年立委楊寶琳。這種拿老祖母級的女立委來開心,賣弄輕浮筆調的心態,令人不解。日前該報又載一則花邊新聞,標題「讓我看看你的手」,是「民進黨」籍增補區域立委朱高正捜索楊立委手中「收票代投」的改選立院經費稽核委員會選票時,兩人爭執的鏡頭,好像孫男擁着老祖母撒嬌似的,黑白集說,這標題很容易聯想起「你那好冷的小手」的流行歌,「一定是浪漫的」。國府遷台近四十年,格於形勢,國會無法改選,其成員現存者均已七老八十,被譏爲「萬年...

  • 文章發揚張季鸞先生的辦報精神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1期  作者:中央日報  出版时间:1987-07-01
    关键字: 张季鸾 人物事略 留学日本 新闻工作 创办报纸

    向全国开放,使为公众喉舌。」不盲就是不盲从、不盲信、不盲动,不盲争。「随声附和,是谓盲从;一知半解,是谓盲信;感情所动,不事详求,是谓盲动;评诋激烈,昧于事实,是谓盲争。」先生能本上述「四不」理想,故能克尽报人天职,备受海内外景仰,并获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颁赠荣誉奖章,为我国报业树立典范。张季鸾先生坚信报纸的职责是:「绝对拥护国民公共之利益,随时为国民宣传正确实用之知识,以裨益国家,以不媚强御,亦不阿群众」,本良知所昭示,以求国家达于自由光明之路。这种

  • 文章劉棨琮著:「張春笙神仙眷屬」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56期  出版时间:1970-11-02
    关键字: 刘棨琮 地方文献 人物传记 《张春笙神仙眷属》 报纸连载

    優待本刊讀者每册僅收八元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榮光週報編輯劉棨琮,係吾贛吉安人,前在徵信新聞報,以南芸筆名,寫「柘窗記往」;後來又在大華晚報,以擷蒓筆名,寫「燈前述往」;最近復在民族晚報,以其本人眞姓實名,寫「懷石樓隨筆」,撰寫現代人物傳記故事,數年連載以來,獲得衆多讀者的喜愛。「張春笙神仙眷屬」一書,係描寫張諝行上將生前之事蹟,及其殉國後,未亡人陳亞芳女士之懿行,故事曲折離奇,曾連載於大華晚報,一字一淚,極爲感人。劉君特爲之增補,編印成書。爲優...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