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主题分类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共返回1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认识历史战争把握当今世界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4期  作者:邵德揚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认识战争 历史

    翻开人类发展史,谁也无法准确地统计出究竟发生过多少次战争。人类的历史又好像是一部战争史。在坎坷的人类历史发展中,创造了现在的辉煌世界。但不难发现在发展进步中,都付出过血与火的惨重代价。人类的聪明才智已经主宰著今天的地球,同时人类的愚昧和自私又不断的用战争来相互残杀,这是多么可悲的矛盾逻辑!遗憾的是不仅在历史上是战争多多,现在仍在持续著过去的战争历史。我们首先来看历史上的战争,再对比当今世界。一、民族融合战争自从人类适应自然、战胜猛兽,脱离动物界逐步形成

  • 文章憶往與感懷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1期  作者:陶佩瑚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韩台关系 交往历史 断交

    今年八月廿二日中韓斷交,南韓政府以違情悖理罔顧道義的態度與方式,處理我駐韓使館館產及漢城僑中校產。消息傳來,國人莫不憤慨,我則感觸尤深。蓋使館改建與僑中興建時,我適任漢城僑中校長,不僅親身經歷,而且還投注不少心力。民國五十七年,我國駐韓大使唐縱先生以舊館地處漢城鬧區,館地面積寬廣,但舊式平房不敷應用,尤礙觀瞻,乃決定拆除改建。爲不影響館務正常運作,將配合學校暑假期間施工,領事部等相關單位,乃借用僑中教室照常辦公。新館爲七層樓房,外貌採中國式建築,雕樑畫棟...

  • 文章如何落實前任理事長黃中將對「廣西文獻」之指示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31期  作者:謝桂光 出版时间:2011-01-10
    关键字: 历史真相 《德国与日本的省思》 历史反思

    的财经专家阵容,或许尚难与商业周刊、财讯月刊、或联合报系的经济日报、中时报系的工商日报那样专业,但增进或协助桂、台两地具有财经实力、与投资意愿的官方及民间人士互访、合作并提供服务,自是文献的主要、重要任务。历史眞相、人间正义何在?可惜历史发展的轨迹常是黑白难分的。常见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执政者,或政客常依据他个人,或个别政党利益而作出不同的诠释,甚至是曲解,久之也难免鱼目混珠、误导视听,危害代代子孙。不久之前,这边有一位老先生主动说:钓鱼台是日本的。最近在高雄举办

  • 文章民族的历史情仇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29期  作者:劉先賢  出版时间:2015-03-14
    关键字: 中日历史情仇 甲午战争 青年教育 历史罪行 篡改历史

    我在小学五年级第一学期(一九四三年)的时候,在国文读本中,便有一课相关甲午中日战争,以及相关台湾的文句。因为那课文句,是历史的、又是国耻的、还有同胞爱的,也是当时满清在欲振兴图强,在戊戌政变(公年一八八六年)后的第八年,光绪皇帝执政期间的甲午年所发生的事(公年一八九四,民国前十七年)。作此课文的人为谁,记忆不复,但仅仅的五十八个字,却发挥了淋漓尽致的爱国情操,使我朗朗上口,迄今不忘:「台湾糖,白糖甜,甜津津,甜在肚里痛在心。甲午年,起纠纷,鸭绿江中浪滚滚

  • 文章釣魚台主權明確的史證——漁業活動仰賴水師巡哨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2卷 第5期  作者:尹章義  出版时间:1996-10-01
    关键字: 钓鱼岛 台湾历史 主权 渔权

    尹章义辅大台湾史教授九月廿六日,香港保钓领袖在钓鱼台牺牲之后,造成极大震撼。九月廿八日联合报报导,以青年学生为主的「网路族」,不仅在意识形态上分歧和混乱,对于钓鱼台的历史更是陌生。陌生、分歧、迷乱的岂止是台湾的青年人?除了「搁置主权,只谈渔权」之外,中华民国政府各部会和各级政府,连护渔和保护人民在钓鱼台地区的活动与否都意见分歧。昨天,国防部除了说明九月廿六日对陈毓祥的救援处置过程,更公开强调,救援是人道问题,国防部责无旁贷;保护国人在钓鱼台地区的活动则是

  • 文章隔海相望楊府廟 香煙繚繞祈福祉以楊府廟為中心,建鰲江綜合文化經貿中心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3卷 第1期  作者:陳其成 朱鍾鼎  出版时间:2007-02-01
    关键字: 杨府庙 历史 鳌江小学 重建

    唐朝时修炼于瑞安陶山,道成飞升后,仍眷念生灵的疾苦,常显灵除暴安良保境太平,拯救出海翻船的渔民,功德昭著,奏请朝廷,宋神宗熙宁七年(公元一〇七四年)敕封为圣通文武德理良横福德显应真君,民间尊称为杨老爷,有史可考立庙祭祀,可追溯到明嘉靖年间,距今已有四百八十余年的历史。日本侵华战争开始,杨府殿又成为抗日爱国活动的大本营,平阳县抗日救亡总部,下设妇女救亡团、儿童救亡团,都驻在这里。一九四二年日军海军陆战队攻上鳌江,当然不会放过杨府殿,纵火将它烧毁,进一步激起

  • 文章論台灣的命運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2卷 第1期  作者:張體福  出版时间:2006-02-01
    关键字: 台湾 历史 两岸关系

    人类自有历史记载,其冲突斗争即不绝于世。我们伟大的 国父孙中山先生,洞烛机先,在他革命的理念上,早已以世界大同,天下为公,为最高原则,促使世人放弃个人私利,发扬博爱互动精神,期能弭平人类的野性,愿天下人民过著永远和平,永远安乐的生活。台湾岛地位中国大陆之东南海疆,倚著大陆边缘,此天然与历史力量,早已成为中国固有领土,实非今日理论争可以否定的。在公元一世纪之前,台湾岛名夷洲,至隋唐时则名琉球。当时大陆人口稀少,并未注意认领这个荒岛。但是,岁月的堆积,给中国

  • 文章社会安全思潮之历史发展(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7卷 第2期  作者:潘皓  出版时间:2009-04-30
    关键字: 社会安全 思潮 历史演进

    参、社会安全的历史演进「社会安全工作」(SOcial Security WOrk),始于人类的同情心。而世界各国社会安全工作的历史演进,虽各有不同背景与不同的发展过程,但其中有一个共同的现象,那就是渊源于慈善事业,或救济事业。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则是以政府所建立的「社会安全制度」(Social Security System)为主,以社团志愿服务为辅,经由「社会福利」体系而迈向「福利社会」的共享境界。以下则以欧美的社会安全工作之历史演进与发展,作为叙述

  • 文章兩岸關係建言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8期  作者:謝恆德 李發強 彭登墀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两岸关系 历史 两岸

    中国台海两岸互动的关系,近来成为人类世界共同瞩目的焦点之一。这本来只是中国人的家务小事,但其影响的深远,受到举世注目,并不令人感到意外。站在中国人的立场来说:按照中华历史、文化、教育的「中道思想」发展,中华民族、中国国家、中国人民,近世纪受到列强的侵凌,和任人侮辱、宰割的窝囊气,任何中华儿女都会痛心疾首,没齿难忘。假若两岸的主事人,能够注意到这一事实,※运用「人性的智慧」和平达成协议,顺利完成「民主意愿」的统一,再创汉唐的盛世,让中国人再享受到礼义之邦

  • 文章東沙行紀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2期  作者:袁永壽 出版时间:2007-02-17
    关键字: 东沙群岛 沿革历史 时论社评

    遵義 袁永壽東沙沿革東沙位於東經一一六度,北緯二〇度四二分。清雍正(西元一七三三年)已屬我國領土。歸廣東惠州雜澳管轄,閩粵漁商歷年往來均以捕漁為生,英人蒲拉他斯(Pratas)一八六六年遇風避難於此,遂以其名曰蒲拉他斯島。光緒三十年(一九〇七年)日商西澤吉次聚眾鳩佔,改名曰西澤島。翌年經交涉以十三萬元收回。民國十四年,海軍少將許繼祥,呈准在島上設觀象台,規模宏偉,繼之海關亦設立燈塔;十六年起由海軍派員戍守,抗戰軍興,日軍佔據時期,全部建築悉被盟軍炸毀;三十五年...

共112条记录 1/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