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一国两制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猴兒撿石子」及其他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2卷 第5期  作者:哇哇  出版时间:2006-10-01
    关键字: 讽喻 典故 台湾政事 一国两制

    《按》陳水扁女婿趙建銘申請台大醫院復職,台大醫院十月十九日院務會議以五七票反對,一票贊成,而將復職案否決,認為趙不適任台大醫師。

  • 文章百餘年前帝國主義侵略的遺跡(三)——今天的香港問題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91期  作者:錫江  出版时间:1985-09-20
    关键字: 香港问题 一国两制 中英谈判

    港人治港后,香港的繁荣是可以维持和发展的,在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投资环境和生活方式将基本不变,并认为四化运动成败关键不在香港,相反,香港的经济及生活品则需依赖大陆,指出港人治港如行不通,则将实行「一国一制」,那就是中共的共产制度,同时表示「收囘主权、实现统一」,这个政治利益才是最重大的利益,假如因此导致一些经济损失,也在所不惜,英方与部份投资者以自己的价値观来推断中共领导人的想法,难免一再犯上严重的错误。「经济牌」尙称有效,因中共希望获得英国的协助,在收囘香港主权

  • 文章百餘年前帝國主義侵略的遺跡(二)——今天的香港問題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90期  作者:錫江  出版时间:1985-08-20
    关键字: 香港问题 一国两制 中英谈判

    主权换治权——中共安抚港人英国人所重视的是法理根据,但中国的特定历史,形成中共领导者不愿也不能续约的「历史困局」,只有坚持一定要收囘整个香港地区的完整主权(包括港岛、九龙半岛及新界部份),至此,英国终于确定中共对港的主权,但却希望中共接纳改用主权换治权的方案,可是中共宣称续约、托管、共管、「主权中共、治权英国」等延长英国在香港的管治方案,都是卖国行为,更屡次重申不当「李鸿章第二」。并为安抚港民,中共作出:收囘主权、保持繁荣、修改伪宪、港人治港、一国两制

  • 文章「中華共和國」(簡稱中國)突破兩岸關係的新模式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8  作者:魏萼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国家名称

    一国两制」,此可迈向中国眞正的统一。中国的前途是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共和国」,它不是那些所谓的「邦联」或「联邦」,更不是那些有分离主义意识的「国协」或「七块论」。「中华共和国」可简称为中国,这正如蒙古共和国(Republic of Mongolia)可简称为蒙古,波兰共和国(Rep-ublic of Poland)简称波兰,新加坡共和国(Republic of Singapore)可简称为新加坡,美利坚合众国(United States o fAmerica)可

  • 文章维持现状与一国两制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4卷 第3期  作者:呂作遐  出版时间:1998-06-01
    关键字: 两岸关系 台独 台湾问题 一国两制

    得。其实一国两制,享有最高自治权,除放弃国旗、国号、主权外,与维持现状并无多大差别。惟对少数高官政客及主张分离分手是相当不利的,因而他们欲藉所谓宪法保障他们的特权、财富是不可能的了。故他们挟所谓不实民意反对最烈,可是对绝大多数民众来说,并不受影响,也无损失。台独或独台的主张是死胡同,是痴人梦想,绝对行不通的,因台湾与大陆同文同种,都是汉民族,何况台胞祖先均先后来自闽粤两省,有血浓于水的同胞关系,主客观上是不容分离的,所谓合则两利,分则两害。为何美英日诸帝国主义

  • 文章百餘年前帝國主義侵略的遺跡(六)——今天的香港問題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93期  作者:錫江  出版时间:1985-11-20
    关键字: 香港问题 历史遗迹 中英协议 一国两制

    協議公布一九八四年九月二十六日匪英雙方發表香港問題聯合聲明,中共公布未來對港的十四點方針和政策,其重要內容大致如下:設立香港特區,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直轄於中共中央,享有高度自治權,而外交和國防則歸中央管理,香港特別行政區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特區政府和立法機關由港人組成。行政長官由選舉產生,並可使用區旗,香港的法令除與基本法相抵觸外,一槪予以保留,公務人員仍舊留用,福利待遇不變,特區財政自理,中共不向香...

  • 文章九七香港回歸祖國的感想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4期  作者:李士溫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香港回归 一国两制 鸦片战争 警世钟

    日趋接近,国内外形势变化,香港回归问题提上日程。政府作出九七年收回香港主权的决定。一九八二年九月英首相柴契尔夫人访华,深入讨论,同意通过外交途径商谈。经过两年(八二—八四)时间,廿二轮艰苦谈判,以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构想,把中方制定解决香港问题的十二条基本方针实施政策载入《联合声明》,最后达成协议。一九八五年五月批准生效,其间有十二年过渡期。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的百年夙愿,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全国人民怀着喜悦的心情,翘首企盼这一伟大时刻的到来,一九九七年六月

  • 文章閩南與其東南的願景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6期  作者:邵燕夫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 闽南 一国两制祖国统一” 两岸共求繁荣 宝岛台湾

    十月秋高气爽的天气,我自大金门搭船向对岸出航,历时五十分钟跨过碧蓝的台湾海峡,在厦门市码头沿岸豁然眼前一亮,高楼大厦绿树繁茂一片荣景,两岸砲战停火卅年以还,厦门这块岛区似乎换了一个新面孔。岸边树立巨型标语「一国两制祖国统一」,与小金门的「三民主义统一中国」遥遥相对,这正显示两岸是一家人的意涵。上世纪的「反攻大陆」及「血洗台湾」现已成为历史神话,中国人在智力开化之后,已有能力不受政客摆布,因为数百年受尽列强屈辱,后经长年战火灾难折磨,国人遂醒悟命运必须

  • 文章浦江兩岸兩個世界

    来源期刊:《浦東》 第54期  作者:趙慕芬 出版时间:1988-10-15
    关键字: 国际研讨会 市场经济 经济特区 基础设施 一国两制

    一国两制」的试验,也有利于建立台湾商人在那里的投资信心。这两种意见,引起了激烈的争论,自然也无法获得中共同意。不过,这种争论也显示一批有独立见解的知识分子,把政府的改革和转变,看成是生产力能否发展的重要因素;这是大陆政治思潮中最値得海外知识分子留意之处。上海浦东将成「新租界」浦东,即上海黄浦江东部郊地,即上海人称的新区,包括川沙、南汇、奉贤县。浦西则是上海旧城,在苏州河和黄浦江之间的这一带土地,有大量的企业、工厂,是上海经济中心地带;但老区缺乏可供开发的土地

  • 文章頤苑隨筆 策略圭臬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8期  作者:蕭炎興  出版时间:2007-05-01
    关键字: 楚汉相争 军事布局 淮海战役 一国两制 国民党

    国民党,乃阴图国民党内部分裂,使之北平行营主任傅作义,华中行营主任程潜,背叛国民党。这就是「抑之以分」。国民党退来台湾、中共为图达成其全国统一目的,近年一再要台湾接受「一国两制」,并强调连国号、国旗、宪法都可以改。这就是他的「图其成也,提之以合」的策略。共产党之所以有今日,就是过去他善于「反用分合」之功。共产党多次与国民党佯合而反分,傅作义、程潜、刘斐、张治中、邵力子等辈,自始就与共产党采佯分姿态,等到南京垮了,他们就与共产党「分而反合」了。进退略:以进为进,其进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