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社会发展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做惡與罪惡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9卷 第6期  作者:陸公  出版时间:2003-12-01
    关键字: 执政党 社会发展 民进党 台湾 选举

    在我們台灣,除非不打開電視,除非只看那些綜藝節目或連續劇,如果你想看點新聞,保證你能十分滿足地欣賞到富有刺激性的畫面,雖然綜藝節目和連續劇中也不乏燒、殺、誆、騙、酒駕、買春、誨淫誨盜的情節,但總不及新聞報導所發生在居住的土地、熟知的街道、厝邊的親人、甚至是自己身上的事實來得真切夠份量,類此廉恥道喪,攘倫泯滅,而習以爲常的社會現象,好像並不是從來就是這樣的。就我個人於民國三十七年以雙十英年渡海來台,而今垂老的生命光碟上看來,台灣平民從沒幾人買得起皮鞋,大都...

  • 文章歲首年終·慨談世局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2卷 第1期  作者:李森南  出版时间:1996-02-01
    关键字: 杜甫 诗歌 民生 道德 社会发展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野哭千家聞戰伐,夷歌幾處起漁樵;臥龍躍馬終黄土,人事音書漫寂寥。—杜甫—

  • 文章我們要有一個安寧的社會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6期  出版时间:1983-05-01
    关键字: 新闻报道 国民收入 经济发展 社会发展

    據報:我們中華民國七十二年度及七十三年度的平均每人國民所得分別是當年度新臺幣九萬五千零八十八元及十萬三千五百二十四元,折合美金分別是二千三百七十八元及二千五百八十八元。而依行政院送請立法院審議的七十三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指出:自六十七年至七十一年平均每人國民所得按當年價格計算,平均每年增加百分之十五點三,實質增加百分之四點二八,顯然這是經濟發展之一大成就。因自民國四十二年開始實施經濟建設計畫以來,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人民的物質生活已有大幅提高,遠非中國...

  • 文章台灣認同的根源與真諦發揚本土先賢精神 重建正港本土意識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9卷 第2期  作者:連戰  出版时间:2003-04-01
    关键字: 台湾 认同根源 发扬精神 社会发展 反对殖民

    過去十五年以來,每年的一月十三日,對絕大多數同胞來說,都是個令人緬懷的日子,因爲這一天經國先生離開了台灣人民。在撫今思昔的時刻,我們有深沉的感傷,更有惕厲再起的自勉。迎接新年 懷抱希望此刻,儘管送走又是苦難的一年,但人們對新的一年仍存有希望與期待。讓我們藉此時機對過去作一簡單回顧,並提出必須克服的挑戰以及未來台灣將走的路,作爲對經國先生的懷念,也作爲對全體民眾的承諾。平實來論,民進黨執政近三年來,雖非一事無成,但確也陷入進退失據的困境,主要改革與發展的保...

  • 文章新年新希望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0卷 第1期  作者:胡炘 出版时间:1994-02-01
    关键字: 新年 社会发展 政治 两岸关系 经济发展

    民國八十三年來臨了。祈望新的一年,眞能是:「一元復始,萬象更新」。過去的一年,我們國家無論在政治上,經濟上,以及社會治安上,都算是很平順地渡過,雖沒有輝煌的成就,但也沒有重大的過失。中國古語:「平安就是福」,我們可算是在「福」中渡過了民國八十二年。重返聯合國的目的,雖未達成,但已讓國際間都聽到了我們的聲音,且已得到不少會員國的支持;執政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雖未能促成眞正的團結,但已邁出了黨內民主的大步;縣市長選舉,執政黨得票率雖略有下降,但仍能獲得較...

  • 文章怒火中的慶典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6期  作者:陳長文 出版时间:2006-11-01
    关键字: 台湾地区领导人 公仆 政治评论 社会发展 检察官

    (本文轉載自中國時報95.10.11日時論廣場)令人感慨萬千的國慶日!一個國家元首在層層紅色的人民怒火包圍中,好整以暇地發表著已經沒有人聽得進去(包括他自己在內)的國慶演說,這是多麼荒謬的景象啊。一方的人民,聲聲催促涉貪涉弊的總統下台;另一方的總統,卻一副正氣凜凜的模樣,說他要爲國爲民走這段「荆棘路」,還自我標榜成「仁君」,因爲他沒有武力伺候那些要他下台的民眾,比起威權政權不知好上幾百倍。啊!這景象除了讓我想到歐威爾小說裡的那頭名叫拿破崙的豬,復讓我想到台灣詩人...

  • 文章虎年獻辭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6期  作者:劉晉榮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台湾政治 社会发展 经济建设 同乡会发展 会务工作

    一年容易又春風!時光荏苒飛逝,回憶鄉親在戰亂中飄零來台,屈指六十週年了,「人生飄蕩任歸航,日久他鄉即故鄉」從此變成新台灣人了,一九四九年金門古寧頭大戰,很巧大埔千餘青少年隨軍來台,隨即投入金門戰鬥,在槍林彈雨中,拋窗顱、灑熱血、破敵軍,贏得光榮的偉大勝利,也確保了台澎金馬的安全。馬英九總統在古寧頭紀念大會上表示,沒有古寧頭勝利就沒有中華民國。此役對我國如此重要,對有十數大埔烈士成仁取義更具意義,在虎年新春,我們歡聚一堂,對那些烈士謹致崇高的敬意。台灣五十...

  • 文章建立富而好禮的民主法治社會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2期  作者:車輪  出版时间:1986-02-09
    关键字: 社会发展 三民主义 礼仪 同乡互助 教育 民主法治

    一 禮失觀諸野我們的社會是植基於中華文化之土壤,擁有禮義之邦的遺產,成長於三民主義的田園,享有民生樂利的富庶生活,照理說應該是個富而好禮的社會;可是潛心觀世態,實際上我國國民所表現於生活行爲者,大都失去禮儀三千泱泱大國的風範,和外國文明社會相較,則有禮失求諸野的感覺。揆以繁禮見稱的英國不論,就拿資淺活潑的美國人來說吧,那股講禮的勁兒,使許多華人踏入美國國境時,無不深刻感受到美國人態度上的親切、和藹、有禮,是他們美好的風度。他們的笑容常開,講話時輕聲柔和,...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