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华文化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超然的歷史教育因政治轉移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29期  作者:吳展良 出版时间:2004-01-20
    关键字: 台湾 历史教育 中华文化 时论社评

    台灣歷史仍需充分研究,求其完整。而台灣歷史的基本事實:有其獨特性,也與中國大陸難分,應可肯定。

  • 文章人權時代的德性教育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毛松年 出版时间:1994-09-30
    关键字: 人权时代 德性教育 中华文化 传统

    视同推动人类进步的两个大车轮,相辅而进,缺一不可。我写的这篇文章,主要是写给海外各地侨区向往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化的靑年一代中华儿女看的。生存于当今的人权时代,生活在人权观念充份发扬的自由世界,更要憬然省悟德性敎育的重要,以防范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泛滥,建立中华儿女有德、有能、有守、有为的典型。(作者会任中华民国侨务委员会委员长多年,现为世界广东同鄕总会会长。)

  • 文章贊台灣巾幗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5期  作者:鍾久祥  出版时间:2006-08-01
    关键字: 台湾地区 巾帼 政治人物 中华文化 演艺界

    近年來從新聞媒體的訊息中,使我對活躍在台灣政壇的女精英有所瞭解,並對她們的先進事蹟十分欽佩;她們不僅有秀美的外表,敏捷的思維,伶俐的口齒,更難能可貴的是,她們在維護國家權益、民族尊嚴、百姓福址方面,不畏強權,敢於堅持真理,申張正義,表現出對邪惡勢力敢於鬥爭、善於拼鬥;無私無畏的意志品質,英勇強悍的戰鬥精神。她們出身背景,政治歷練不同,但她們有共同的理念;憂國憂民,弘揚正氣,爲民請命,作爲叱咤台灣政壇的風雲之人物和傑出代表;略舉幾位於後:李慶安,出身於官宦...

  • 文章創造歷史連戰的大陸之旅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259期  作者:梁中英(本會廣東文獻社長) 出版时间:2005-07-01
    关键字: 大陆之旅 海峡两岸 台湾政治 中华文化

    民粹之前,一直以传承,发扬中华傅统优良文化为己任,也以此为自豪,所以连战不但具有良好的家庭背景,而且通过学校和社会的教育,成为一个堂堂正正,胸怀大志的中国人。曾几何时,这样出色的中国人竟然在自己成长的台湾找不到合适的舞台,眞是情何以堪!就在可贵的中华文化光环被龌龊的台湾政客肆意糟蹋的此时,万万料想不到,卅几年前,中华文化曾经如此黯淡失色的大陆,在政策一再调整之后,竟已扬起复兴文化的大纛,而且,并非喊喊口号而已,实际的成果已经一一呈现在世人的面前。位居要津

  • 文章詩策爲響應「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號召而作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5期  作者:廖從雲 出版时间:1983-03-01
    关键字: 民主宪政 三民主义 中华文化 民族精神 社会建设

    中华民国宪法第一条,开宗明义厘定:「中华民国基于三民主义,为民有、民治、民享之民主共和国。」宪法为国家根本大法,故凡我国民,均有服膺与实行三民主义之义务,亦惟有三民主义,方能统一中国,自是不争之论。迩来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之号召,已如怒涛巨浪,冲击中国大陆,引起极大之震撼与回响,玆特标擧其主要目标与方策,愿我同胞口诵心维,各献心智,努力以赴,以期必胜必成,万勿自外于此一极具历史意义之盛擧也。一、复兴中华文化执中立信与行仁,务本守诚德日新;道统緜延流万世,礼

  • 文章兩岸共創文化大國的努力作為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27期  作者:葉至誠  出版时间:2013-02-24
    关键字: 海峡两岸 文化交流 中华文化 复兴运动 实践活动

    两岸都宜致力于共同塑造一个健康的两岸文化发展沃壤,作为重建两岸关系的基石。柒、两岸共建中华文化的实践一、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1推进两岸在文化、艺术、宗教及民间信仰等各领域的交流合作。2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建立文化资产的沟通合作平台,保护好中华文化瑰宝。3促进中华文化创新,激发创造活力,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时代性。4鼓励两岸加强文化交流,轮流举办或相互参加各种主题的文化交流活动。5支持两岸文化艺术机构、团体、院校和艺术家开展艺术教学

  • 文章從李著「以中華文化統一中國」等宏論 看兩岸「和平發展」之未來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9期  作者:文史作家、詩人 中共棗陽市前文宣部長 吳祥明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国共关系 海峡两岸 “台独”机制 中华文化 和平发展

    一),名作家詹华如先生(左二),同李发强乡亲交换国是意见,甚欢。四是对以中华文化统一中国的论述。在此,您提出中华文化就是立于孔子和中山先生思想之上的文化新理念,我相信这一理念大多数中国人必能接收。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为世人所敬仰。对此,您列举了大量事例进行了论证。其中,著名学者梁敬錞认为「中华文化有安定天下之本领」,另一著名学者徐子明又说「中华文化为救世之宝」,更有一位外国学者赞道:「中国文化的奇迹,是永远能同化侵略者和征服者,过去如此,将来还是如此

  • 文章丙子新年談國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8卷 第3期  作者:張紹熙 出版时间:1996-07-01
    关键字: 《河图洛书》 中华文化 天干地支 出土文物 图腾

    人生的脚步一天一天向前走,一九九五年乙亥已过去,新的丙子又降临。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令人欢欣鼓舞。农业社会时代人人都过「春节」,享受的是丰衣足食;现代人过的是新年,得到假期休闲活动,出国旅游,饱览世界风光,身心舒畅,快乐无穷。有关一年一度的生肖计年,是来自中古时代,伏羲氏首创八卦图说,而后衍生「河图洛书」,从此展现中华文化的开端。在民族文化智慧成长中,我们可以从干支计年的方法,求证历史文化演变的过程。自黄帝轩辕氏在西元前二六九六年治事之后,就发明用甲、乙

  • 文章做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2期  作者:鍾久祥 出版时间:2005-11-01
    关键字: 台湾地区 政治局势 中华文化 两岸关系 渔民

    瑞金:鍾久祥近幾年來,台灣島內政局動盪,社會脫序,經濟欠欣,亂象叢生;其原因主要是執政當局爲追求個人權勢,謀一黨之私,身在其位,不謀其政;爲了實現其台獨理念,不斷製造族群矛盾,黨派紛爭,數典忘祖,妄圖從歷史上嶄新與大陸的傳承聯繫;從文化上不斷去中國化,在兩岸關係上,煽動仇恨,製造緊張氣氛;在外交上,崇洋媚外,投靠日、美反華勢力,以圖自保。「以自由之名,行奪權之實;以民主之名,行民粹之實;以主權之名,行台灣獨立之實。」這是島內有識之士一針見血揭露了一小撮台...

  • 文章复兴中华文化基本纲要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 第5期  作者:趙恆惖  出版时间:1971-08-15
    关键字: 中华文化 本质特性 文化复兴 基本问题研究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

    一、中华文化之本质与特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垂五千余年而历久不敝,与时偕新。旷观寰宇,立国于世能如是之悠久无疆,其历史文化且愈益光辉,耀彩如日月之照临而无远弗届者,实堪称旷古无偶。此一文化遗产,今日不但未因年代久远而湮灭无闻,反愈为全世界、全人类远见之士所重视,羣起硏究而讲论之信仰之者,踵趾相接,大有拨乱反正,拯人类于水火,抑强扶弱,进世界于大同,非发扬我中华文化不为功之势!其所以然者,自有其不可毁灭之永恒历史价値与文化价値在。昔英人葛量洪谓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