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民权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二階段領票 值得喝采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3卷 第6期  作者:鄭宗玄  出版时间:2007-12-01
    关键字: 选举 公投 人民权利

    基于涉及人民权利之事项,应有清楚的界限与范围,而有可预见性,并避免选务纠纷,自亦以二阶段领票的方式为佳,而不愿领取公投票者,当然也是选举权力的表现方式,清楚明白,何错之有?

  • 文章论直接民权的发展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5卷 第3期  作者:周繼祥  出版时间:1995-09-30
    关键字: 直接民权 涵意 理由 时代意义

    一、前言『直接民权』是中山先生于晚年时所极力提倡的一项政治主张。他认为唯有采行此制,才能体现『主权在民』的意义。否则虽有五权分立、国民大会,仍无法真正落实『民治』。然而八十年来,时代潮流的发展趋势显示:大多数民主国家虽未实施先生所主张的直接民权,但实际上,既无碍其国内民主政治的发展,亦无损其人民政治参与的程度,更进一步而言,直接民权并未如中山先生生前所预期,在二十世纪之中,成为当代世界政治思潮的主流。这究竟是因先生的预言有误?还是因历史走上了迂回于

  • 文章亂花錢的治國邏輯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1卷 第4期  作者:陳長文  出版时间:2005-08-01
    关键字: 台湾政府 治水预算 公民权利 公务员

    主动侦办,但是事件至今,却没有看到检察官,对之介入调查。一旦刑事责任束之高阁,又如何期待公务员戒慎从公。第二个案例:行政院同意编列十三亿元的补偿金,赔偿中石化安顺厂受戴奥辛污染的民众。看见中石化周边居民被癌症所苦的悲惨画面,政府疏于防范、监督与控制污染,确该负责。然而国家概括补偿虽是当然之理,但「国家」又该向谁求偿呢?台湾最弱的人民是「全民」。因为,特定的人民权利受损,尚有法律途径可能弥补平衡。但「全民」的损害,却无人闻问。以中石化事件为例,事实上并非「国家

  • 文章建立陪審團制 防檢濫權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4卷 第1期  作者:陸以正  出版时间:2008-02-01
    关键字: 陪审团制 检察制度 人民权利

    退休外交官 陸以正憋了一年多的悶氣,馬英九終於對幾位特別費案的特偵組檢察官,分別提出告訴或告發,我首先要為他喝采。侯寬仁檢察官的反應是「我不告他,他竟告我?」可見平時踐踏人權慣了,從來沒想到自己會有變成被告的一天。另外沈明倫與周士榆兩位檢察官或引用《金剛經》與《論語》解嘲,或索性不作回應,多少可看出各人個性不同之處。馬英九提出告訴,是痛感檢察系統過去多少年來隨興辨案,不顧人民感受,浪費司法資源的作為。應藉機喚起全國人民注意,是該修改法律的時候了。與馬英九...

  • 文章何爲民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9卷 第1期  作者:孫中山  出版时间:2001-01-31
    关键字: 孙中山 民国 中华民国 民权初步 民国六年

    何为民国?美国总统林肯氏(Abraham Lincoln)有言曰:「民之所有,民之所治,民之所享。」此之谓民国也。何谓民权?即近来瑞士国所行之制;民有选举官吏之权,民有罢免官吏之权,民有创制法案之权,民有复决法案之权,此之谓四大民权也。必具有此四大民权,方得谓为纯粹之民国也。革命党之誓约曰:「恢复中华,创立民国。」盖欲以此世界至大至优之民族,而造一世界至进步、至庄严、至富强、至安乐之国家,而为民所有,为民所治,为民所享者也。今民国之名已定矣。名正则言顺

  • 文章本會楊理事長私人備忘錄露佈(連載五十)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55期  出版时间:1987-07-03
    关键字: 民主政治 施政报告 民权初步 民意机关 议会

    成立,此谓为反表决。这就是尊重少数的最合理的解决办法,不然如未获通过,则少数应该明了其案由不为多数所同意,虽败犹荣,因已充分表示了他们所代表的民意了。英国下院在议案表决前,必摇铃催请议员到场参加表决,其用意在此。国父手著「民权初步」,吿诉我们怎样开会。因为民主政治活动,人民行使四政权,政府行使五治权,开会最多,有些政事非开会不能解决。开会有一定的程序,报吿,提案,讨论,表决,有一定的方式。我们最善于开会,但最不知如何开好会。不是浪费时间,就是会而不议

  • 文章民爲貴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7期  作者:姚澤民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政治现状 治水之道 民权主义 社会法治

    民主与法治民权主义本乎法,目的在求人民政治上之自由平等,确定人民有集会、结社、言论、出版、居住、信仰之自由权,并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等四种政权;民权主义本质,国父说:「民权主义,第一决定者为民主……」民主即政治以民为主,也即是主权在民之全民政治;前述四种政权,权属人民,用来监督政府。国父所著五种宪法将权、能分开,能指政府,具有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等五种治权,为人民服务。人民有权,政府有能,各守权能分际。惟迩来执政者为贪图权位,将「五权宪法」修得

  • 文章促进市政建设 维护市民权益确保江苏议员席位 珍重悠久光荣历史 发挥同鄕广大潜力 分区力助全面当选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49期  作者:不阿  出版时间:1973-11-20
    关键字: 市政建设 市民权益 政治选举 姚冬声

    詎臺北市第二屆市議員選舉,十二月一日(星期六)投票的日子,爲時只有九天了,江蘇同鄕荆鳳崗、潘天祿、蔣淦生、周洪根等四位鄕長,分別在第二、三、四、五選舉區出馬競選,選戰已經開始,多數戰區較爲單純,第四戰區則很複雜,英雄好漢,都在這區,攻勢勇猛,戰況激烈,這是一場艱苦的決戰,蔣淦生鄕長必須再接再厲,始終不懈,奮戰到底,方能得到光榮的勝利。發揚同鄕團結精神 光大江蘇傳統歷史我們江蘇人具有優良的傳統精神,識大體、顧大局、勇負責、重道義,秉承反共國策,處處以國家民...

  • 文章(时政)以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和平、奋斗、统一中国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032期  作者:高宗仁 出版时间:2008-12-01
    关键字: 民族 民权 民生 改革开放 汶川地震

    纪念中共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海内外杰出人物于二〇〇八年十月一日高理事长应邀在北京国谊宾馆座谈宗仁发表代表作及于闭幕时讲话内容按中山先生于(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二临终时仍不断呼吁和平、奋斗、救中国,依国父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就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用此三种主义统一中国、救中国。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先生讲: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胡主席又说:「情为民所系」此乃民族主义也;「权为民所用」此乃民权主义也;「利为民所谋」此乃民生主义也。孙、胡二位

  • 文章因抗战侵害人民权益者不罪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劉道元  出版时间:1985-03-2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特殊时期 侵害人民权益 无罪 法院判决

    与否,多行失势。以**之全面叛乱,全省县城大多失守,国军只保有津浦和胶济沿线城鎭及济南靑岛两大都市。离开县城的各级政府人员以至不堪**骚扰的人民,均移居于这些城市,各级法院亦仅在此等地方存在。抗战期间被视为侵害人民权益的官员和自认是被侵害的人民,或住在有法院设立的同一城市及邻近城市,这一情形以在济南及靑岛者为最多,被害者便对侵害者向法院提出自诉了。起初此等案件甚少,未为人注意。迨法院受理,导致被害者羣起伸寃,就成为一严重问题了。二、侵害人民权益的事项㈠强住民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