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地方自治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广西过去的地方自治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9期  作者:李振英 出版时间:1983-01-10
    关键字: 地方自治 历史发展 机构设置

    壹、地方自治的涵义地方自治,系指地方人民依据国家法律,组织团体,在国家监督之下,具有法人地位,以地方之人和财,自行办理一切的公共事务。所谓公共事务,包括固有事务与委任事务两种:固有事务,为地方自治团体本身应办的事务;委任事务,本属于国家事务,而由国家令地方自治团体负责执行。自治团体受了委任,应视同本身固有事务,负执行之全责。国父在「中华民国建设之基础」一文说:「民治实行之次第,莫先于分县自治。盖无分县自治,则人民无所凭借,所谓全民政治,必莫由实现。……吾

  • 文章郭著山西民意代表序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13期  作者:石鍾琇 出版时间:1979-01-01
    关键字: 维新运动 民主政治 临时约法 地方自治

    简历,因自淸季以来,战乱频仍,有关民意代表之典册图书,太半汩没无存,郭先生经三年之搜求,由图书馆至私人收藏,以及鄕老之访问,锱铢集累,日就月将,卒完成此钜著,其硏究考证之辛勤,弥足钦佩。中国宪政之实施,以地方自治为基础,地方自治以县为单位,由下而上,训练人民行使四权,逐步建立行宪政府。辛亥革命后,民主运动,横遭阻挠,地方自治无法循序推行。抗日战起,中央为早日实施宪政,还政于民,乃有一面行宪,一面建国之权宜措施。大陆沦陷前,行宪政府已建立,而地方民意机构,仅省

  • 文章宛西地方自治与陈舜德(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11期  作者:高應篤 出版时间:1970-11-01
    关键字: 宛西地方自治 陈舜德 历史由来 三民主义

    一、前言宛西地方自治,在中国地方政治史上,可算是一种非常的奇蹟,眞是知者称颂,闻者敬仰,据闻山西阎锡山氏,因为钦佩内鄕的别廷芳,建有愧别亭,又因为敬仰鎭平的彭锡田,筑有敬彭堂,以及广西的李、白、黄三氏,曾效法宛西地方自治的作法,实行三自政策,其影响之大,可以想知,回忆民国廿七年笔者随中央政治学校研究部地方行政考察团于考察陕北延安之后,转往广西考察时,经与白崇禧将军晤谈后,白氏知笔者是宛西邓县人,即对笔者说:「广西所推行的三自政策,完全抄袭宛西,效法宛西

  • 文章迎接民国四十年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1期  作者:胡炘  出版时间:1995-01-10
    关键字: 民国四十年 地方自治 中国国民党 政党 民主 发展建设

    民国八十三年十二月三日,在我国地方自治史上一场竞争最激烈的省市长及省市议员选擧,终于平和的顺利的落幕了。所有政党与候选人的心血付出,也都得到了明碓的答案。执政的中国国民党,虽然在台北市长及市议员选擧,受到挫败,但在台湾省长和高雄市长以及省市识员选擧,都获得了胜利。尤其在省长方面,得票数大幅领先民进党,显示其全国执政地位,仍然屹立不摇。检讨这次选擧结,我们可以得到下列四点启示:第一:是对国内争执已久的省籍情结,有相当程度的抚平效果。选战期间,有少数候选人

  • 文章(壹、轉載:(江西文獻))蔣經國先生的自然與平凡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2期  作者:楊榮昌 出版时间:1977-01-31
    关键字: 蒋经国 七七事变 新兵训练处 三民主义 地方自治 周年纪念

    蒋先生以专员兼赣县县长,为实验「新县制」展开地方行政基层之三民主义「地方自治」示范工作;同时又领导全省三民主义靑年团从事抗日救国各项活动,在赣县「赤朱岭」创设靑干班,集训团工干部,在城区附近之「复兴岗」,创办夏(冬)令营,分期调训全省在校及社会靑年团代表,擧办各项战鬪活动(如今之救国团暑期自强活动)。这一时期蒋先生给予靑年们最深的感召,是坦白、热情、亲切、勇敢、果敢,实事求是,坚毅勇为的精神,这是他一生事业的起㸃。笔者当年任职三民主义靑年团瑞金县级工作干部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