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唐代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灵邱发掘唐代石佛冢·运城修复舜帝陵庙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9期  作者:楊文山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考古发现 唐代石佛冢 修复舜帝陵庙

    山西东北的灵邱县曲回寺村,群山环绕,山坡上散布著俗称的「塔儿」,史称「身塔」,考古家称为「石佛冢」。高三、四米,周围二、三十米,外观与坟墓无异,都留有一小口,除去沙土即可进入。每座冢中都有十余尊佛、菩萨、金刚、供养人等雕像。曲回村千斤大铁钟记载,从唐代天宝元年(公元七一三)至十一年,众多僧人、工匠就地取材,雕刻此等佛像。山西省考古所近发掘二座石佛冢,掘出石像数十尊,最大者高一·二米,最小者高三十厘米,因雨水渗入年久,遭受侵蚀,面目已模糊不清,但衣带清晰

  • 文章西安扶风县法门寺地宫掘出大批唐代宫廷珍品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1期  出版时间:1987-07-01
    关键字: 西安扶风县 法门寺地宫 考古发现 唐代宫廷珍品 丝织品

    中国大陆西安附近的扶风县法门寺地宫,最近发现大批唐代宫廷稀世珍品,出土的包括一百二十一件金银供养器物、四百多件(颗)珠玉宝石、十七件玻璃器皿,六十三件秘瓷和石、铁、漆木、佛具与大量丝织品。据地宫物帐记载,这批出土唐代丝织品系唐懿宗、僖宗、惠安皇太后、昭仪、晋国夫人等赠奉的,包括武则天绣裙等稀世衣物,计有锦、绫、纱、绢、罗、刺绣、印花等,其中还有存世最早、数量最多的「织金锦」。据了解,这批精美的丝织品和已掘出的佛祖释迦牟尼的四支指骨舍利系同一批出土,均为

  • 文章錦山摩崖石刻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7期  作者:鏑也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唐代摩崖石刻 考古发现 天宝年间 史料考证 石刻全文

    大陆三月的电讯说:广东大埔县梅潭河北岸锦山路段,发现唐代摩崖石刻,记载当年修筑古道捐款人的名字,并说:唐玄宗天宝三年,有九名贤德捐钞八十五两,在锦山的悬崖峭壁上开出一条石砌路。这条古道就是三河通往湖寮的大道。査唐代石刻全文为:「化首赖仕明钞十两,化首余文贵钞十两,郭德兴钞十两,李子成钞十两,钟子奎钞十两,赵天福钞十两,何有明钞五两,信女罗七娘拾两,信女赖三娘拾两,同保平安吉,天宝三年二月白」。另一处摩崖石刻全文如下:「鼎建鎭桥记并路江田住人,化缘李荣甫钞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