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保护共返回5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無情沙 滾滾而來 莫高窟 岌岌可危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3期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莫高窟 风沙侵害 保护措施

    位于甘肃敦煌鸣沙山麓的敦煌莫高窟,不但是中国的国宝,而且是世界闻名的古代文化宝库;然而,长期以来,莫高窟一直饱受风沙侵蚀,且有被风沙吞噬的危险!目前中共已在莫高窟建起永久性的保护措施——三百六十四个石窟新装了铝合金门窗、九十四个对外开放的石窟装上了壁画玻璃屛风,冀能减低敦煌石窟日益严重的「风害」!敦煌莫高窟经年风沙不断,其中尤以春、秋两季强风所带来的风沙最多,有时一天就有十几立方公尺,一年即高达几千立方公尺之多。目前,整个的莫高窟已被无情的风沙包围,而

  • 文章維護浙閩邊界千年古跡升高分水關舊城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0卷 第4期  出版时间:2004-08-01
    关键字: 高速公路 分水 保护古迹

    位於浙閩邊界的分水關,是福建省福鼎市與浙江省蒼南縣的分界線城牆,建於唐末五代。由於同三線高速公路(由黑龍江之同江市至海南省之三亞市)溫州段之交流道工程,正好碰到分水關古城牆,因爲地貌複雜迴避這古跡困難,經設計人員現場堪測和專家返復論證,決定實施「公路下穿,古城牆在原址上適當抬高」方案。屆時,將遷建與高速公路交叉的五十米古城。根據設計,將順著古牆走向,建一個橫跨高速公路的橋,把拆下的城牆石頭塊按規定編號,照原樣重建,形成一個古城牆跨現代高速公路上的特殊景觀。

  • 文章国家一级保护树木千年古樟濒临死亡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3卷 第6期  作者:衡之  出版时间:2007-12-01
    关键字: 千年樟树 保护 落实

    文城县黄坦镇稽垟村有棵千年樟树,现在它的树干都枯掉了,濒临死亡。」这棵樟树位于稽垟村小学旁。钉在树上的古树名牌表明,它的树龄有一〇〇〇年,保护等级为国家一级。樟树主干已经空掉,根部有小虫。它顶部的四根大枝干都已干枯,这几根枝干平均有水桶般粗细。「这棵樟树要十个人才能将它合围。几年前还树叶葱翠,现在的叶子已是稀稀落落。」村民朱先生说,五年前,它的一根主要枝干开始干枯,几年下来,陆续扩展枯萎。文城县林业局负责人接受访问时称,这棵千年樟树存在的问题,他们已接

  • 文章無言的身敎

    来源期刊:《鄉音》 第10期  作者:朝輝 出版时间:1987-02-08
    关键字: 恶习 消除脏乱 整洁月 保护环境

    中華民國政府自遷台以來,經過三十多年的勵精圖治,推行民主憲政,從事政經、文敎、社會等各項建設,都是突飛猛進,成績輝煌。世界各國譽爲奇跡和讚揚。使自由祖國地區的人民,豐衣足食,安居樂業,過着富裕的生活。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値得萬分贊譽的。可是美中不足的,尙有大部份百姓,還留着多年來平日生活上的惡習慣——例如;隨地吐痰,亂丢烟蒂,紙屑,菓皮,以及任意抛棄物品,弄得大街小巷,屋前屋後,凡人跡所到之處,都造成髒亂不堪的環境——仍未完全革除。同時養蓄愛犬的人特別多...

  • 文章【湖北之光】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介绍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80期  作者:吳漢仁  出版时间:2011-07-10
    关键字: 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麋鹿简介 自然保护区概况

    文◎吴汉仁《墨子·公输》:「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注:石首麋鹿园界碑)(注:石首保护区的大门)「麋」是中国原生动物,在中华古文明中,麋始终被当成一种灵兽与吉祥动物看待,因为麋具有温柔敦厚的特质与旺盛的生命力,国字中「庆」、「丽」以鹿为部首,都与麋有相当的渊源。楚辞《九歌·湘君》:「麋何为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注:「麋,兽名,似鹿而大,当在山林。」白话的意思:屈原认为「麋不应该只是在庭中(独处)的动物」,可见距今两千四百年以前,荆楚大地就有麋这种

  • 文章环境保护局的任务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0期  作者:劉呂潤璧 出版时间:1984-02-02
    关键字: 环保局 环境保护 保护方案 自然生态 空气 海洋江河 噪音

    报载行政院衞生署环境保护局已正式成立,这是一个来得稍迟的好消息,因为台湾自二十年前工业起飞以来,工业所加于环境的破坏已经比比皆是,环境保护的需要早已存在,于今迟了二十年才设立环境保护局,所以它是迟来的好消息,也是可庆幸的事。我们早期所见的环境污染,事端颇多,台湾中部的一些化学工厂如造纸,纤维等工业的废水排泄,污染了农田,废水流过的土地上的菸叶、稻谷、菜蔬,其始呈显白色斑点,其后逐渐枯死,已经数见不鲜。数年前,一艘数十万吨的大油轮在基隆近海触礁沉没,倒翻

  • 文章企業的社會責任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33期  作者:石齊 出版时间:2011-07-10
    关键字: 企业社会责任 实业发展 环境保护 员工安全保障

    不是他投资得到的利润比我多,是他卖的时候比较值钱,也就是说,股价比较高,不是因为这间公司比较赚钱。这实在是一件怪事!(注:树谷园区入口意象艺术作品《绿的转进》为艺术家梁任宏的创作,代表给树谷园区的祝福,希望园区如同树叶一样,经过季节不断的交替,将凋零化作新生的养分,日益茁壮,使土地生命与文化永续保存。)台湾已经到了「第三块面包」的时代大家经常在说,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相互对立的;也就是说,经济发展会造成环境污染,带来环保问题。我的看法比较简单,就是马克思讲

  • 文章神奇天路——青藏鐵路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1卷 第6期  出版时间:2005-12-01
    关键字: 青藏铁路 科技 以人为本 环境保护

    遇到的三大难题即多年冻土、生态脆弱与高寒缺氧,也使这条铁路的诞生具有重大的科技意义。这是一条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得到和谐共存的神奇天路。铁路建设沿线设立多层次的医疗、救护站,施工人员得到及时的救治,因而没有一名施工人员因高原病死亡。青藏铁路建设尽力保护高原上的一草一木,努力减少对野生动物、冻土的影响,对冻土采取了多种保护措施,对藏羚羊等野生动物专门设立了迁徙通道。铁路直接用于环保的投资达十一亿多元,这在中国铁路工程史上还是首次。这是一条显示中国人实力的神奇天路

  • 文章百年樹人 植樹慶百歲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6卷 第1期  作者:李昆龍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 植树活动 环境保护 周年纪念

    每人各栽种树苗一棵,由政府依各处地方环境特色提供树种,每棵都予以编号码,且注明中华一百和栽种者姓名,往后尤其负责保护及照顾,让每一棵树跟随着每个孩童茁壮长大,不仅能宣示中华民国于未来将一直立足在台湾宝岛这块土地上,继续造福百姓庇荫后代,也让环保爱地球的观念深植在我们国家未来的主人翁的心田。(转载自1/10联合民意论坛)

  • 文章甘肅致力保存文物發展旅遊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46、47期  作者:張聖岱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经济发展 莫高窟 文物保护 旅游发展

    扩建敦煌机场。此外,扩建兰州中川机场为国际机场、兰新铁路复线工程的峻工、西兰乌光纤电话电缆的启用,都使甘肃与外界往来更加便利。旅游业是甘肃极具发展前景的产业,如何保护这些最珍贵的人类文明,也就成为甘肃省的重要任务。甘肃的文物在中共建政后曾受到多次严重破坏。武威的文物曾遭历三次大浩劫,使得安国寺、相国寺、白衣寺、罗什寺、东岳庙、淸音寺、大音寺等建筑被毁。被甘肃省、兰州市府列为重点保护的「兰州明城墙」、金城观、城隍庙等古建筑,前年亦被一些单位私自拆除或破坏;武威

共59条记录 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