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主题分类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人物共返回17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执政党台北市初选十位乡亲参加角逐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16期  出版时间:1989-09-01
    关键字: 立委 选区 人物介绍

    【本刊訊】中國國民黨台北市委員會七十八年公職人員選舉,福建籍參選同志十人,其中立法委員三人、台北市議員七人。他們都是抱着貢獻國家、服務社會的熱忱,參加執政黨首次舉辦的黨員初選,希望獲得黨内支持,尋求連任或新選。茲將參選人士學經歷簡介如下:區域立法委員第一(北)選區:二人。吳永成先生:六十歲,福建林森人。中興大學畢業、普考及甲種特考及格。曾爲國大代表。現任中華民國生活品質促進會理事長、中華漢藏文化協會常務監事。他是抱持著「一生精忠報國、終身爲民服務」和「貢...

  • 文章能甘寂寞政治人物应有的涵养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7  作者:葉明勳  出版时间:2000-09-01
    关键字: 政治人物 说话艺术 人物轶事

    (作者現任世新大學董事長)

  • 文章陸軍一級上將胡伯玉將軍榮獲榮譽「博士」學位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16期  出版时间:1974-01-15
    关键字: 胡伯玉 人物生平 人物回忆

    (美聯社西貢一月五日電)越南的和好大學,今天授予前中華民國駐越南大使胡璉將軍榮譽文學博士學位。胡將軍正以私人身份訪問越南。(中央日報)

  • 文章姜是老的好?——谈政治人物的年龄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6  作者:葉明勳  出版时间:2000-05-01
    关键字: 政治人物 年龄漫谈 人物轶事

    谈年龄,对女性来说,就像向报馆老板问发行量一样,很敏感,也是忌讳的一件事。这里,笔者联想到政治人物的年龄。半世纪以前,大陆时代,很多国民党重要人物,如张岳军、吴铁城、黄少谷、陈立夫、魏道明、吴国桢、叶公超等人,未到三十岁就已头角峥嵘,为大众所瞩目。那时期并没有所谓「青年才俊」的声浪。民国三十八年,政府迁台后,岁月催人,时不我与,政坛上彼此都不愿谈年龄。关于年龄的秘密,有三个有趣的故事:其一,立法院随政府由大陆迁来台湾,通讯录上立委除姓名外,照例有籍贯

  • 文章谷正倫先生在甘肅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18期  作者:趙龍文 出版时间:1982-10-01
    关键字: 谷正伦 人物政绩 治理甘肃 人物评价

    青青左公柳[1],谁拂弹筝袖[2]?陇水向东流,陇云日暮愁!一般人以为谷正伦纪常先生,很严肃,不苟言笑,实则他过人之处,是诚恳,是表里如一的诚恳!诚可感人,能动人,从二十九年到三十六年,我们始终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大槪晚上七八点钟,低沉的电话声音来了,「有空吗?来谈谈好吗?」节园官舍有两张帆布躺椅,好像始终为我们而设。坐下来,一谈就谈到深夜。贤慧的谷夫人,早已预备消夜的点心。所谈的不外乎国家大事,谈治安,谈粮政,谈民政,谈财政,谈建设,……可是从来没

  • 文章城仲模的爛「傳奇」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2卷 第2期  作者:許承宗  出版时间:2006-04-01
    关键字: 城仲模 法官 人物新闻

    大法官城仲模被媒體拍到他和一位王姓女子上賓館,在內逗留七十分鐘。這位任司法院副院長的大法官的第一時間回應是說當天他整天在家,不曾出門。第二回合,他發現媒體有多張照片為證,已無法狡賴,不得不承認有和王姓女子出遊,但硬拗說上賓館是因為王姓女子突然肚子痛,是去如廁。第三回合,當王姓女子否認當天有肚子痛,他又說當天天氣很好,他們是去兜風,王姓女子是找他請教法律方面的意見。從「不曾出門」說,到「如廁」說,到「請教法律」說,尊敬的大法官已經說了三次謊,一次比一次荒謬...

  • 文章趙少康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10期  出版时间:1985-10-30
    关键字: 赵少康 时政评论 人物评价

    对市政缺失严厉而又一针见血的批评,使赵少康成为部份市府官员心目中的头痛人物,但是为了维护理想而一马当先绝不妥协的个性,也使他赢得了同僚及对手的敬重,就在这种爱恨交织的感情中,他已经成功地提升了市议会的议员品质,成为制衡市府当局的具体力量,使市议会眞正能够为民喉舌,代表民意,展现出一幅崭新的风貌。为了要问政言之有物,具备专业知识和一般常识的基本学养,是有志从政者最应具备的条件。不论中央或地方的民意代表皆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兴趣分成几个审议小组,赵少康学的是工程

  • 文章一位最年輕的老人——史直先生訪問記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5期  作者:空谷  出版时间:1981-04-15
    关键字: 史直 人物访问记 人物报道

    走過碧潭上空的吊橋,在燈火點點的夜裏,往新店車站行去。前邊下午來時車馳過的碧潭大橋擧首可辨。河對岸雖仍是新店,原來鄕村氣息已然可嗅。八二高齡的史老伯,不,高瘦挺拔,四肢輕捷,與之同行,不見他飄飄白髯,會覺他只四五十歲而已,「老」字如何出口呢?稱「史先生」吧!史先生就住溪水對岸樸實的頂城村裏。不午他帶我在一個略感狹窄的綠門前停下。「這就是我家。我在這裏當了十多年家敎,管敎鄰居八個孩子。這房子也是他們請工蓋好贈送我的。」他說。門一敞開,一個素淨、陰濕的小小庭...

  • 文章李故代表壁恒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3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9-01-01
    关键字: 李壁恒 治晋往事 人物政绩 人物传记 追思悼念

    先生諱壁恒,字東菴,民國前八年(一九〇四年)陰曆十一月十六日(冬至節)亥時生於山西省大同縣城東高莊村李家大院。院之前門懸「門風敦厚」、後門懸「香山耆英」牌匾,祖院正廳有「五福堂」牌匾,皆官府頒授,門庭顯赫,可見一斑。祖溢春公、父傑公,博覽詩書,學養宏達,應鄕中父老推薦,先後從事敎育,作育英才,鄕里甚爲感念。前母孫氏生子垣恒;母張氏勤儉樸實,懿德垂範,親友稱賢,生次兄墉恒及先生與四弟培恒、姊隨招妹全招。先生之叔諱佶嬸梁氏,膝下無子,先生十一歲時承其宗祧。先...

  • 文章同鄉簡訊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6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同乡人物 简传事略 人物信息 简讯

    ㈠毛奇儀同鄉,係東安縣井頭墟毛家村人。抗戰時,響應先總統 蔣公:「十萬青年十萬軍」之號召,投筆從戎。於「汀泗橋戰役」負傷,左腳幾成殘廢,來台後住台南榮家。於七十八年四月四日病逝於台中榮民醫院,經由本會分函台南榮家,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及許主任委員曆農將軍等,代領毛員遺留之「戰士授田證」代金及遺款、遺物等。經各該機關及許主委函復:「毛員遺留之戰士授田證及存摺遺款計二、一〇五元,已由台南榮家及行政院輔導會分別保管,俟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暫行條...

共179条记录 1/1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