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非洲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青年园地)饥饿救援非洲活动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81期  作者:李鵬通 出版时间:1992-08-01
    关键字: 非洲 难民 农业 饥饿救援

    为了表达爱心和关怀,忍受三十小时的饥饿,救助濒临临死亡边缘的非洲饥民,参加了展望会所办的坐火车环岛为饥民挨饿,这是生命中一个特别的经验,让我们一起听我说这个不一样的旅程。若我们不在乎他人的苦难,就不可能有在乎生命的下一代。五月二日十二点到达台北火车站靠近郑州路北出口的站门,工作人员早已布置妥当,乐队也在奏着乐曲,饥饿的小天使也在唱歌,一片祥和。我找到小组长向他报到,分到一份二天的飮料和一本书,领队眭澔平先生领导宣誓,宣言为了表达爱心和关怀,我愿意

  • 文章岁暮在斐京与乡长话家常

    来源期刊:《浦東》 第39期  作者:楊西崑 出版时间:1985-01-15
    关键字: 国际政治 非洲国家 外事工作 非洲工作

    容老鄕長賜鑒:十月二十九日來函及附件均敬悉。前允爲「浦東」鄕訊寫一篇雜感,竟未能實踐諾言,有勞錦注,深感歉然。主要原因,弟一向不喜歡寫文章。以盛情難却,竟答應了。事實上,本身工作繁重,各方要求又多,分身乏術,其苦處非言可喩。「浦東」第三十八期登載容老大文「平生心願幸完成」,讀後欣喜無似。開刀動手術乃一大事,深幸經過良好,精神體力健旺如前,吉人天相,可喜可賀。又同鄕會之有今日,皆容老之功也。遙念賢勞,敬佩之至。誠如容老所說的,愛鄕與愛國,相輔相成,不僅不衝...

  • 文章非洲风光)利比亚近貌(代讲词)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26期  作者:張靜海 出版时间:1977-01-01
    关键字: 非洲 利比亚 世界大战 石油

    大使馆大使为蔡葩,除医务人员外,尚有工程师,其中包括通信、气象、机械及土木等,计共二百余人,过去最多时代,我国工作人员,超过千人。二次世界大战,非洲战场,就在利比亚境内的南部,靠近地中海的多不鲁克与班加西一带。号称沙漠之虎的德国隆美尔将军的指挥部,即在贝达,其住地我曾往参观过。这次返国渡假,途经欧亚非三大洲,可说增长见识不少,但脚踏国门,觉得寳岛的风光,一草一木,都感觉无限的留念。我相信每一位从国外回来的同胞,都有同感吧。——完——

  • 文章西非之行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6期  作者:水新猷 出版时间:1968-10-01
    关键字: 外交部非洲考察团 非洲法语系统国家 非洲水利工程 人道主义援助 农耕队

    笔者奉派于本(五十七)年五月十五日随外交部非洲考察团赴西非法语国家访问,历时两月,足迹遍喀麦隆、多哥、金夏沙市刚果、査德、达荷美、象牙海岸、上伏塔、尼日及中非共和国,在旅行途中因换乘班机,在奈及利亚躭搁两天,故共访问西非十个国家,其中除奈及利亚以英语为通用语言外,其余均为法语系统国家。本次访问为外交部每年例行节目之一,主要为求对农耕队之切实了解,工作进展及推动情况,有否困难,是否能设法就近解决,并与当地政府交换技术合作意见,以增进彼此间之友谊。同时亦慰问

  • 文章孔子学院在非洲桃李芳菲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5卷 第6期  作者:宋盈  出版时间:2009-12-01
    关键字: 非洲 孔子学院 汉语教学 中国文化

    两千多年前,孔夫子周游列国,传播仁义礼智信的为人处世之道。如今,以这位圣人命名的中国孔子学院正一步步走进非洲的每一个角落。近日,来自廿三所非洲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的中外方负责人聚集一堂;召开非洲地区孔子学院二〇〇九年联席会议,探讨孔子学院未来发展之路。有专家学者感叹,大会本身就体现了孔子学院在非洲大陆桃李芳菲的繁荣景象。初创至今发展迅猛肯尼亚内罗华大学(以下简称「内大」)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撒德全也许是对此感受最深的人之一。两年多前,当他踏上非洲大陆来当院长时

  • 文章赤道上的春天讀後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5期  作者:卜少夫 出版时间:1981-05-25
    关键字: 赤道上的春天 读后记 非洲 旅行

    黑色大陆一向被视为一个神秘地区。这是由于在帝国主义殖民时代对外的各种报道所致,它落后,充满原始色彩,部落酋长们的残酷统治,排外、野蛮,与现代社会的生活模式格格不入,因此,世人都对这片未开化地带望而生畏,远而避之。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形势完全改观,非洲许多国家都纷纷独立,不再受帝国主义宰割了,由于交通的发达,这片广袤土地的内幕逐渐揭开,世人也逐渐认识它的眞象。它并不是永远冥顽不化的,它具有足够的条件待开发而跻身于现代国家之林的。名记者约翰根室写的「非洲

  • 文章非洲萨伊杂记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11期  作者:鄭斐君  出版时间:1996-01-16
    关键字: 非洲 旅行 人物回忆 卢卢阿堡 名胜古迹

    本文作者爲鄢陵縣德高望眾已故士紳鄭錫田先生女公子——鄭桂文,已八秩高齡,尚能將當年事跡,記憶猶新,惠賜大作,支持本刊。特予披露,以分享鄉親。 ——編者——

  • 文章楊西崑功成身退

    来源期刊:《浦東》 第57期  作者:張慧英 出版时间:1989-07-15
    关键字: 杨西昆 北京大学 联合国代表团 非洲 外交

    ■四十年的外交生涯,换得了满头银丝及「非洲先生」的尊称,我国驻南非大使杨西昆终于将在今年七月份退休,交出外交工作的棒子。国人对杨西昆的印象多与「非洲」结合,以往他在非洲广结善缘,为我国在联合国的会籍保衞战巩固了一大部份的「铁票」,尽管大部份的非洲国家在我国退出联合国后纷纷与中共建交,但杨西昆毕竟曾为我国外交立下不少汗马功劳,因而得到「非洲先生」的雅号。民国元年生的杨西昆是江苏省奉贤县人,北京大学毕业后,负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硏究所,返国后曾先后

  • 文章揭开古文明非洲的神秘面纱——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32期  作者:林得恩 出版时间:2005-03-10
    关键字: 旅行游记 非洲 新加坡 埃及 奈洛比

    从小就对古文明非洲充满著无限的憧憬与盼望,尤其是令人赞叹不已的金字塔与木乃伊,以及广阔的非洲大草原与成群多样的野生动物更是让我万分期待;为能增广对知识的累积、见识的拓展、胆识的发扬,并进一步了解大气环境与气候变化对环热带圈地区国家求生存、谋生计以及延生命可能造成的影响,今(94)年一月二十日在祐生基金会的安排,带着兴奋、好奇及学习的心情,展开为期九天的非洲见识之旅。亮丽动感的新加坡搭乘新加坡航空公司八七一号班机转往埃及首都—开罗,因为转机之缘故,在新加坡

  • 文章揭开古文明非洲的神秘面纱——从北半球到南半球,跨越赤道见识之旅(续完)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33期  作者:林得恩 出版时间:2005-04-10
    关键字: 非洲 日光作习 干燥大气 温差大 环境改造

    非洲气候特征与大气环境由于位居南、北半球不同的地理位置及地貌分布,非洲等环热带地区国家的气候特征与大气环境与我们回异甚巨,影响天气变动的因子也有所不同,影响程度与相关可行的因应也有所差异。综合而言,有以下几个重要观察重点:⒈日光作习的灵活运用:检视环热带地区非洲国家气候类型分布相当广泛,从热带型气候到亚热带型气候或地中海型气候都有;由于太阳辐射量充沛的关系,全年平均最高温介于30℃至38℃,最低温则在8℃至18℃间;整体而言,日光作息在此地区是可以充分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