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字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略論近年西方學者的甲骨文研究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31期  作者:朱歧祥 出版时间:2015-01-01
    关键字: 甲骨文 殷商 文字结构 语法 文字学

    领域的学科会随着中国大陆地下材料不断的发掘持续成长,成为西方学人研究东方学的一个重要项目。附注:本文选自《东西方研究》三十—三十四页。单冈尧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二〇一一年十二月第一版。[1] 朱歧祥《甲骨文字学》(台湾:里仁书局,二〇〇二年九月)。[2] David b. Keightley, Shih Cheng释贞:A New Hypothesis about the Nature of Shang Divination(Monterey

  • 文章世界文化與中國文化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22期  作者:許倬雲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世界文化 中国文化 文明融汇 文字 宗教

    美国吃不消了,便对日本施压,日圆只好升値,使得丰田在美国的影响力稍微降低。这些眼前可见的事物便已证明世界无法分割的,惟有合成一个共同文化体。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到最初几个重要的文化突破,在世界若干地区形成共同的文化体。共同文字成交流要件其中最重要的突破,在于将语言变成文字,假如两河没有楔形文字,中国没有三代的共同文字,印度没有梵文,我们很难有一个共同的文明在这些地区出现,共同的文字可以说是共同文明出现的要件。单单交流还不够造成共同文化,远到新石器时代也没有

  • 文章從提倡中國書法說到中韓文化交流的意義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36期  作者:王軼猛 出版时间:1975-07-10
    关键字: 中国书法 中韩文化交流 文字 民族文化

    編者按:同鄉名書法家王軼猛,君顷被推遥為「中華民國第一屆書法訪韓代表圉」顧問兼執行秘書,預定七月初隨團赴韓國,舉行中韓書法聯展及出席中韓書法硏究會等,或將轉道日本,再行回國。所作此文,頗具見地,尤其首屆參預中韓丈化交流工作,亦同鄉中之佳話也,特為刊出,以享郷友。

  • 文章旅韓述感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卷 第4期  作者:程石权  出版时间:1982-03-01
    关键字: 新罗王朝首都 旅韩见闻 历史文化 拼音文字

    箕子被俘。后得以殷之遗民渡海入韩。于诸蛮夷部落中广开敎化。立有公约八条,因之有「路不失遗,夜不闭户」之美政。今日平壤犹存有箕子墓,此事载在「史记」及「汉书」。时贤李光涛曾有专文谈箕子入韩事,载在「中央硏究院」「历史语言硏究所集刊」。汉字问题韩国现用挵音文字。此项语文声母及韵母之分配,及语法与文法之结构属于乌拉阿尔泰系(Ural Altoig)。据语言学家谓与古之甸奴及今之甸牙利及芬兰语接近。但韩国书写文在元西元十五世纪以前则以汉文为官方文字。作者曾参观大邱

  • 文章泰西隨想札記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08期  作者:顧庭銘 出版时间:1994-11-10
    关键字: 阿姆斯特丹 性开放 罗马帝国 文字统一 人类文明

    叶)产生民族国家风潮,纷纷以血统、语言、风俗习惯等因素组成国家,再也没有走上过分久必合之路。何以中国能分久必合,而欧洲却分久不合;同样是人类的历史循环,而有此不同结局,推其原因无他,而是在两地发展了不同的文字系统,形成不同的文化力量。欧洲在中古时代,由于敎会的领导,文字以拉丁文为代表,任何民族只要习得拉丁文即可互相沟通。到了文艺复兴时代,民族意识擡头,各国开始用方言书写文字。例如神曲是但丁用义大利方言写的;唐吉诃德传是赛凡提斯用西班牙文写的;莎士比亚的戏剧是用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