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华文化共返回3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異國變色)越南近事(續)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20期  作者:段覺生 出版时间:1975-10-01
    关键字: 越南 华侨 中华文化

    越南是东南亚各国中接受中华文化最深的国家,他们为了民族的自尊,希望能有自己的文化,但因历史传统无法即刻变更。文字方面,原先沿用中文,五十多年前由法国传敎士改成罗马倂音。敎育方面,中小学为十二年制,大学为数不少,但理工方面较差。学生在初高中毕业后,必须经过会考才能出任公务员,初中会考又格称秀才一级,高中及格称秀才二级,大学生称生员,大学毕业生称举人,硏究生称高学,硏究院毕业生称进士,其学制完全为我国古代之传统,谁能否认越南不是接受中国的文化?生活方面,每日

  • 文章发扬中华文化以救人类甲子农历元旦在美旅寓与一羣青年的谈话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24期  作者:方聞 出版时间:1984-07-01
    关键字: 中华文化 文化内涵 相关讨论

    我们的中华文化,以中道为重心,可以说是「中道文化」。世界文化,应以「世界大同」为目标。欧美科学突飞猛进的发达,带给人生很多、很大的幸福。但也制造了利于杀人的祸害,如核子武器能毁灭世界使人大感恐惧。中道文化,只带给人生幸福,不发生祸害人的副作用。所以看来,人类实在需要中华文化。我们中国人,应特别注意、尊重,并发扬固有文化,以维护、保持、表现文化的尽美、尽善,美化人生,以示范世人,谨防有破坏形象情事之发生。自人类登陆月球,欧美多数靑年,知道太空没有天堂类

  • 文章赴美祭孔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11期  作者:史梅岑 出版时间:1984-11-30
    关键字: 孔子 美国祭孔大典 中华文化

    一、前言至圣先师孔子,终生持着「学不厌,敎不倦」的精神,使他成为中国最伟大的圣人和万世师表。他主张有敎无类,但力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及朋友有信的人伦常规。并以「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为其最高理想。孔子的学说博大精深,不仅在中国为二千五百年来中华文化的基石。在世界上,亦发生宏远的影响。他深深的影响邻近的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他启发了十八世纪欧洲法国的启蒙思想,也孕育了现代的民主思潮。在此世局动乱人欲横流之际,孔子的文化精神,实乃救世良方,亦举世最伟大的敎

  • 文章靑田同鄕在国外宣扬中华文化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27期  作者:葉以新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中国餐馆 青田同乡 宣传中华文化

    筆者於去年十月間,因赴北非利比亞之便,曾往歐洲訪問西德、荷蘭、比利時吾靑諸鄕長。他們大都做餐館事業,顯而易見的,爲門上招牌,都大書中國文字,如:「東亞飯店」、「亞洲酒店」、「玉塔酒家」、「一品閣飯店」。或橫書、或直掛,字體大都浮雕金色大字,沿邊則書英文小字,光輝奪目,一望而知爲中國餐館。入其門,壁上浮雕的龍鳳,配着中國的字畫。屋頂上藝術天花板,掛着深紅色的宮燈。地下細厚毛毯,窗外各色花卉。除花卉外,大都來自臺灣的上品,更見輝煌,引人入勝。菜飯離不了炒麵條...

  • 文章晋国新田文化及海外中华文化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9期  作者:原馥庭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中华文化 介绍山西 各国选举 徐继畬

    硏究晋国新田文化,联想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山西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晋国历史正在这个发祥地上,鉴古有可励来,取其长,舍其短,当有裨益。这里先说二段与游五台山的台湾旅客谈山西的故事。山西是中华文化发祥地一九九九年由香港赴太原,飞机上一位台南县游五台山的旅客,问知我是山西人,她说「山西很落后吗」?陪她们旅游团的导游是台湾女青年,对山西也不多了解。我答说:五十年代,台湾还是农业为主,米尙不能自足,近三十多年来,台湾以对外贸易为主,衣食住行相当洋化,就这一方面说

  • 文章三仙宫与中华文化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7期  作者:劉助橋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三仙宫 中华文化 廖梅林 泰国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二〇〇八年二月二十七日,芭堤雅三仙宫隆重举行孔子、关帝、孙中山铜像落成揭幕礼。三仙宫座落在芭堤雅海滨旦那山上,由国花林基金会兴建,内设福、禄、寿三仙塑像,寄托著华人世代相传的美好愿望。三仙宫建成三十年,香火鼎盛。国花林基金会主席廖梅林,是泰华知名的文化侨领,对中华文化深有研究。他把三仙宫园区不断充实、提升、美化。先后请来两岸艺术名家,塑造观世音菩萨和老子雕像,进而建立孔子、孙中山和关帝铜像,把佛、道、儒教精神凝聚一起,交相辉映

  • 文章人權時代的德性教育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毛松年 出版时间:1994-09-30
    关键字: 人权时代 德性教育 中华文化 传统

    视同推动人类进步的两个大车轮,相辅而进,缺一不可。我写的这篇文章,主要是写给海外各地侨区向往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化的靑年一代中华儿女看的。生存于当今的人权时代,生活在人权观念充份发扬的自由世界,更要憬然省悟德性敎育的重要,以防范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泛滥,建立中华儿女有德、有能、有守、有为的典型。(作者会任中华民国侨务委员会委员长多年,现为世界广东同鄕总会会长。)

  • 文章睡獅已醒獅虎相容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1期  作者:韓有楹 出版时间:2005-08-01
    关键字: 日本侵略 帝国主义 睡狮 中华文化 反日浪潮

    三十四年八月六日美国原子弹在日本广岛投掷,美军在海上节节进展;而陆战方面,我军也在滇西松山各地歼灭日军,打通滇缅公路,以及长沙四次大捷,我部署大军正进驻柳州,计划夺回两广,陆续收复失地之中,以致迫使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他们得到了一次惨痛失败的教训。三、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故总统 蒋公本着中华文化处世哲学,基本上是「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这八个字,决定以德报怨,是当时对处理日本问题的最高原则;而受其害的广大人民都觉得对日本太优厚了,其实这不是光对日本,而是对全人类,这就

  • 文章擁抱中國是世界潮流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04期  作者:蒙天祥 出版时间:2004-04-10
    关键字: 中华文化 世界潮流 中国地位 学者观点

    学以致用。拥抱中华文化是世界的潮流。从充实文化内涵、提升文化气质、运用人类文化精髓等角度来看,眞不知道台湾的民进党和台联党为什么要拼命地「去中国化」?他们怎么对得起子孙?这样逆世界潮流而行的倒行逆施,又怎能得逞!?

  • 文章尋根固本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59期  作者:胡文彬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夫妻和睦 中华文化 西方文化 民德归厚

    中華文化形成的中華民族,由中華民族(五族共和)共建的中華民國。固有其先天性,血肉不可分性。而我民族精神,更像建築在倫理道德的生生不息「生命共同體」之上的。但生生不息的民族,永恒的共同體生命的建立,又必須先由家庭中夫婦「百年好合」做起。這樣地說來,我們若要「尋求民族的根」或強固「國家的根本」,便必須由各個家庭中,每對夫婦都能相互尊重,以高度的「親愛精誠」,來作到「肝膽相照」的實際行爲,方能達到「生命共同體」的結合與誕生。那就是民族生生不息,永恆生命的延續!...

共36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