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铁路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抗戰初期察省戰役紀實(上)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9期  作者:張國柱 出版时间:1981-07-01
    关键字: 侵华战争 居庸关 平绥铁路 抗日战争

    龙桥山石横空,铁路穿山而过,隧道长约五千六百公尺,工程艰钜,长城曲折迥环,高踞于两崖之上,险要可知。南口城周围约二里有奇,城郊人烟稠密,为平绥铁路繁要车站之一。设有火车机厂及材料厂等,规模宏大。出南口城北门,两面高山夹峙,中有大道,西为旧路,宽约一丈余,可容四五骑骈行,平时骡马骆驼络绎于途。东为铁路与公路骈列的双行路线,因坡涧高低不一,穿岩架梁以通。崇山峻岭,关隘重叠,为我国有名天险之一;更以高山环绕,历代称为北陲关防重鎭。淮南子有云:「天下九塞,居庸其一

  • 文章廣西航業聯營社——對抗戰時期交通運輸的貢獻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9期  作者:盧國富 出版时间:2008-01-10
    关键字: 交通概况 铁路建设 航业联营社

    一、抗战前广西的交通运输槪况民国二十六年卢沟桥事变以前,广阔的华南地区,只有一条官民合办的粤汉铁路,是由政府招商募股建筑的。笔者年少时,曾见先父保管一张以卢钦先公蒸尝名义认购的股票,金额五百银元(据说当时可买良田二百亩),是前清光绪三十二年(一九〇六)发行的。盖因清朝末年,中日甲午之战,曾赔给日本军费白银二万万三千万两;光绪二十六年义和团之乱,引发英、美、法、日、意、俄、德、奥八国联军入侵,再赔军费白银四万万五千万两,国库已经空虚到一无所有了,各项重大

  • 文章(蔣公領導神聖抗戰)平綏平漢津浦線之作戰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00期  作者:虞瑞海 出版时间:1994-03-01
    关键字: 抗日 平绥铁路 南口 张家口 生命

    平绥铁路沿线之作战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八月四日,日寇袭占平津后,其在华北的第二步发展,一面沿平汉、津浦两路南下,另一面则沿平绥路西攻。平绥铁路东起北平,中经察哈尔南部与山西省北部到包头,全线长八百二十公里,为我华北连系蒙疆的交通大动脉,察南山道崎岖,有居庸关的天险,自南口经八达岭到北口,俗称四十里关沟,沿线有内外长城,为世界著名伟大的工程之一;外长城循阴山山脉,内长城循燕山山脉,互为屛障,地势雄奇,形成国防的重地。察境南部为断层山脉所构成的邱陵地

  • 文章抗日中原會戰臨汝之役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44期  作者:黃潤生 出版时间:1984-10-03
    关键字: 抗日战争 中原会战 炮兵营 平汉铁路 临汝

    前言抗戰到民國三十三年,日寇已成强弩之末,但他為挽救其形將滅亡之命運,乃發動空前未有的一次大戰(打通大陸交通作戰代名為一號作戰),先由豫省黃河南岸開始攻擊,以打通平漢鐵路南段,我國則稱之為中原(豫中)會戰。由於敵人採用謀略及奇襲戰術,使我軍猝不及防,戰況遂急轉直下,豫中數十縣瞬間均陷入鐵蹄下,那場慘痛的浩刼,相信在臺五十多歲以上的河南人,總不會忘懷吧?戰後國人均指責此役之敗係參戰部隊作戰不力,但戰敗主要原因,却鮮少為人所知,誠屬遺憾。筆者當時服務於三十一...

  • 文章我的抗戰經歷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8卷 第1、2期  作者:凌光武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铁路 军校 豫西 抗日战争 艰苦生活

    同学和他们的父兄被捕去惨遭毒刑拷打,造成了日日增长的恐怖气氛。在平津铁路通车的第二天清晨,我们一共五人打扮成工人模样到前门车站;怀着满腔的悲愤先后在日本兵的刺刀尖下,登上东行的列车。因车厢里已挤得水泄不通,那想要搜查的日本宪兵进不得车来,仍在车窗外不断地向里探望,口里还嚷着生硬的中国话:「抗日的有」?不久列车终于蠕动着驶开,我们才放下七上八下的心。我们这由北平东行的列车,每站都须避让那西驶的日本军车,中午才到达廊坊车站,月台上竟不见小贩踪影,沈寂得可怕,接着

  • 文章憶安陽抗日殲敵記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期  作者:趙超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安阳保卫战 平汉铁路 殷商徙都 迁都路线

    安阳为豫北之重鎭亦通都大邑也。扼南北古驿道及平汉铁路中心与要冲。苏秦会盟洹上、韩信屯兵于城之东北、曹魏起兵邺下。足资此地具战略地位之重要。民国以来军阀在此亦有争夺。具以城池为据点。因地势平坦、无高山丘岭险要作据点。祇有多依固若金汤的城池以防御之战了。故兵家尝云「易攻难守」之地。因此,抗战开始,政府即在安阳各要冲构筑防御工事,尤其对那坚厚高大的城坦在各城门下方两侧及城角构筑坚固碉堡并以土袋屯塞城洞,准备这场防御战斗。当日寇来侵攻安阳之前,城内仁义巷等处

  • 文章抗戰與我(二十)揭開「桂河大橋」之謎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45期  作者:張我佛  出版时间:1990-03-2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桂河大桥 泰缅铁路 缅甸

    山洪暴发,防不胜防,如非识途老马,奇祸立至。第二个危险,上午尙是丽日当空,下午却阴云密布,烟瘴迷空,此时要吃大蒜解毒,否则瘴毒攻身,那就行不得也哥哥。第三个危险,山区蚊蚋丛生,如被疟蚊叮上一口,非奎宁丸无法治愈。第四个危险便是毒蛇猛兽,出没无常,时有所闻。走私商队,攀山涉水,循小径以直线方式自东至西,但日军秘密建筑之泰缅铁路,必须采低于卅度之坡度盘旋前进,一如本省阿里山森林铁路在独立山盘旋三匝然,因此笔者等一路行来,间或与铁路遗迹平行或交叉相遇,笔者可说是亲身

  • 文章抗戰期間破路殺敵回憶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4期  作者:孫玉樹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萧县 铁路 战斗 回忆

    一九三九年农历八月十三日前,黄口鬼子兵和维持会,趁著高梁棵砍伐后,不断下鄕抢粮,伐树,抓人修碉堡。我八区区工长李踞五睹此情况极为气愤,当即离开了区常委会议,硏究打击敌伪这一嚣张气焰。想当时参加会议的有民政区员李文炎,财粮区员王云平,民运区员李乐,我任军事区员,在会议商讨中,有的提出,搞淸敌伪出动路线,白天伏击。经硏究认为不妥㈠是白天不易接近敌人,杀伤力不大,㈡是打后不易撤退,敌人武器精良,难免我们要有伤亡。最后硏究夜间破坏铁路敌人誓必出来护路引蛇出洞后

  • 文章抗戰期間浙江從軍追憶(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12期  作者:張行周 出版时间:1999-12-10
    关键字: 浙赣铁路 抗日战争 张行舟 回忆

    的电台感到无比温馨。此时台上又多了几位同事,其中三女一男是宁波警察局电训班来的实习报务员。我的三极同学裘启文也已回到金华,台上人气旺盛。我的主任报务员职务原由老洪代理,此时他派外调诸曁,将电台业务仍交还给我。一个月后,吴兴组袁书浩因健康关系要求内调,上级决定派裘启文前往接他任务,并派实习女生中的吴伯琴随裘同往,后来他俩日久相处成为恩爱夫妻。这是我浙省电务人员在抗战期间因工作关系结合的第一对姻缘。四、日军初攻浙赣铁路线民国三十春夏之交,日军向浙赣铁路作了次试探性

  • 文章抗戰與我(十六)——揭開「桂河大橋」之謎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40期  作者:張我佛  出版时间:1989-10-2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桂河大桥 泰缅铁路 疟疾

    按这条泰缅铁路所经山区,都是丛山峻岭,密布原始森林,最多的树种是大叶的柚木树,叶片重重叠叠,遮天盖地,除了中午,偶或一线天式的可见一点点阳光外,阴湿瘴气,弥漫其中。地面上的目视距离亦极有限,当年的侦察机,还没有小型雷达设备,(当年一架雷达设备有几间房屋大小。)所以无法侦测森林中一切人为活动,日军在这种良好的掩护下,强迫英军和其他白种人俘虏加上在缅甸征来的华侨木工,赶建泰缅铁路,不是被军统局驻缅工作人员发现线索,再循线深入调查,这一行动是不可能泄露的。在当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