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主题分类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7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抗戰前後之陝西師範敎育與職業敎育槪況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2期  作者:吳洽民  出版时间:1986-01-15
    关键字: 文化教育 师范教育 职业教育

    敎育为百年树人大计,兴振铎乃国家强盛之道。学校之普遍设立,培育众多人才,不仅能宏道醒民,提升文化水准;且能泽世昌祁,荟萃学术造诣,陕西敎育措施,夙为掌政者所重视,于抗战前后,次第增强,亟其发挥化育之功能,尤其设校槪况,依据所辑,分录好下:甲、师范育部份一、沿革(一)第一师范学校区计有省立师范学校二所:⒈省立楡林师范学校:民国二十年时为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二十三年十一月改为省立楡林女子师范学校。二十九年九月改为省立楡林师范学校,校址在楡林城内。⒉省立

  • 文章抗战时期寿光县的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5卷 第2期  出版时间:1979-09-20
    关键字: 教育 抗日战争 教育馆 特殊教育

    一、战前的育槪况甲、中等育㈠寿光县立初级中学创校于民国十三年六月,在首任校长李秀三先生策划之下,破荆斩棘,茹苦含辛的在当舖之东,县府之南,建筑室三间,办公室及校门等;粗具规模。乃于是年八月,招收初一新生二班。嗣后经继任校长赵传业、赵渐逵、王永福等的惨淡经营,逐步扩充校舍,辟运动场,增购学设备,除每年招收初中一班外,复附设工职一班,继办师范班一班、简师班二班。迄至民国二十六年十二月底共计招收初中十三班、工职一班、师范班一班,简师二班等十七班,学生

  • 文章抗戰期間山東省第十四行政督察區的敎育建設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卷 第4期  作者:牟國卿 出版时间:1977-03-2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战前教育 战时教育

    情形,公诸社会,以见专员张公及一时贤俊,苦心孤诣,发展敎育之热诚,仅就记忆所及,将寿光一县尔时敎育之槪况,简述于后,俾供执政诸公之参考。一、战前的敎育槪况甲、中等敎育㈠寿光县立初级中学创校于民国十三年六月,在首任校长李秀三先生策划之下,披荆斩棘,茹苦含辛的在当舖之东,县府之南,建筑室三间,办公室及校门等;粗具规模。乃于是年八月,招收初一新生二班。嗣后经继任校长赵传业、赵渐逵、王永福等的惨淡经营,逐步扩充校舍,辟运动场,增购学设备,除每年招收初中一班外,复附设

  • 文章漫谈本县抗战以前的武备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9期  作者:邢季周  出版时间:1985-02-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武备教育 教育成效 丰县

    并以敎育、军事、经济为建国之三大原动力,积极推建。而尤确认敎育为立国之本,不仅注重学校敎育,而亦加强社会敎育,推行「新生活运动」,使全国公民在军事化、生产化、艺术化的敎育下,培养成文武全才,担负起衞国御敌之伟大使命,因此抗日战争一起,全民动员,同仇敌忾,终获胜利。二、本县抗战武备育之槪况本县县政当局,自北伐完成县城光复后,即遵照中央政策,实施训政,推行地方自治,成效卓著,「丰县文献」第一期有所记述。玆就武备敎育再予补记:㈠擧办运动会,激励尚武精神北伐完成后

  • 文章抗戰前後河北省之師範敎育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2期  作者:吳洽民  出版时间:1986-02-09
    关键字: 河北省 师范教育 教育设施

    师范学校。抗战胜利后,三十五年度曾计划迁囘省境,以交通未复,未能实现,是年九月,以共军窜扰,复由郿县迁西安办理,现在计有职员二十二人,学生三班九十七人。三 复员后师范敎育现况三十四年八月抗战胜利,省府还治后,恢复省立师范学校七校,接办伪省立师范学校三校。三十五年七月复筹设两校,以上共计十二校,其学校名称、地址及恢复接办日期,列表如左:各县简易师范学校经督促恢复者,计有临楡、抚宁、天津、武淸、安次、靑县、沧县、顺义、通县、昌平、涿县、新城、定兴、徐水、望都、定县

  • 文章抗战前的烟台社会、宗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9卷 第1期  作者:曹立前 郭大松 出版时间:1993-06-20
    关键字: 抗战前 烟台 社会 宗教 教育

    说明:本资料译自阿美德编撰并自行出版的《图说烟台通志》(A.G.Ahmed:Comp.,Ed.,and Pub.,Pictorial Chefoo)一书,系书中一个子目,原标题为「社会、宗育」,因该书于一九三六年印行,所敍内容为抗日战争以前有关烟台社会、宗育方面的情况,故译文冠以现标题。阿美德的国籍及其本人和家庭详细的历史无以确考,仅知其父德维石·阿美德(Dervesh Ahmed)在中国生活了六十年,一九二七年十月四日故于上海。据阿美德自己

  • 文章八年抗日戰爭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3卷 第5期  作者:陳家驥 出版时间:2001-05-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陈立夫 教师节 孔学 教育

    八年抗战期间,先生主持敎育七年,二十七年一月任敎育部长,其时日军已占领大部地区,徐州一带,亦受战火波及,大批大中小学学生及师涌进大后方,尤以中小学生为最,以人数过多,安置极感困难。先生多方策划,硏拟办法,将大部份中等学校学生与师,分别选定适当地区,设立临时中学予以收容,又对部份中小学师及社会敎育人员,设立战区中心中小学师服务团,使他们得以继续工作,维持生活。同时在河南淅川上集、贵州铜仁、四川合江收容各沦陷区逃亡后方之学生与师,经行政院核准将各该临时中学

  • 文章抗戰期間 甘肅省之師範敎育與職業敎育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25期  作者:吳洽民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战时教育 师范教育 职业教育 师资学生

    七省立岷县简易师范学校 简师 岷县 五省立武都简易师范学校 简师 武都 八特办事处附办简师班 简师2、县立简易师范学校校名 科别 校址 现有班数 备考景泰县立简易师范学校 简师 景泰 二安西县立简易师范 简师 安西 二省立临夏中学 高中、初中、简师 临夏省立静宁中学 高中、初中、简师 静宁省立泾川中学 高中、初中、简师 泾川秦安县立中学 高中、初中、简师 秦安省立甘谷中学 高中、初中、简师 甘谷天水县立初级中学 初中、简师 天水灵台县立初级中学 初中、简

  • 文章抗戰時期廣西中等敎育的培養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6期  作者:謝康 出版时间:1989-10-10
    关键字: 广西中等教育 个人追忆 教育体制问题 广西师范教育

    设立硏究广西敎育及培养中等敎育师资的机关,定名为广西敎育硏究所(以下简称硏究所)。硏究所设立的旨趣,一方面为求敎育学术与敎育行政的密切联系,谋敎育上实际问题的适当解决,以期取得敎育事业的健全发展,另一方面为适应中等敎育师资培养与辅导的需要,以谋学效能的增加与中等敎育的进步。敎育硏究所于二十九年八月成立,关于训练师资的工作,现时已经成立的,有下列四班,兹分别扼要撮述如下:(一)童子军练员训练班广西中等学校童子军练员训练班(简称童军班)于去年八月中旬成立

  • 文章抗戰時期陝西的高等學府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5期  作者:顧樹型  出版时间:1986-10-3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高等学府 教育

    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者比比皆是,可谓人才辈出,职员中,有两个特殊人物,一为校务委员王世杰先生,另一为讲师现任高雄文藻外语专科学校体育敎授的张慕霞女士,张在高市曾为红极一时的名敎授。设在汉中有国立西北医学院,全校学生约五、六百人,其中也有少数女生,分属内、外、小儿、眼、耳鼻喉、妇产等科。现在台湾工作的大部份任医务主任或主任医师,很整齐都有相当成就。而李培俊君所做为医务行政工作,任基隆市政府衞生局局长。医生收入较丰,公务员仍甚清苦。医学院学生的平均财富,比其他任何

共77条记录 1/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