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宣传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抗戰時期吾松的文宣工作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10期  作者:陸震廷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文化宣传 《青声杂志》 话剧 口头宣传

    在抗战时期松江之敌后工作,当以三民主义靑年圑松江分圑最为积极;当时朗奎兄担任分圑书记,笔者充任宣传股长,先后有四年之久。笔者现把这四年中在敌后的文宣工作,就记忆所及,,略述一二,供诸鄕长参阅。在日本军阀枪尖控制下从事文宣工作,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但还算侥幸,四年中没有出过毛病,敌伪对此没有发觉。发行「靑声杂志」在文字宣传方面,除了张帖文告及鼓舞陷区同胞的宣传品外,还透过敌伪检查,出版了一本杂志,这一本杂志,以文艺为主,初名「新声」,后改名为「靑声」(意即

  • 文章三十六縱隊抗戰史略稿(三)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8卷 第1期  出版时间:2002-06-20
    关键字: 三十六纵队 抗日战争 宣传 组训 联军 战役

    政工因部队一再改编,政训组织亦必随之有所变动,然其工作内容则不出宣传组训及总务几项。兹分述如下:宣传一、小型报纸:抗战开始以后,各地原有新闻机构均已停顿,报纸全部停刊,抗战区内消息断绝。本部有鉴及此,初出壁报藉传抗战动态于百姓。民国二十八年二月始装设收音机收听中央新闻广播,并即据以编印小型报纸分发。殆是年四月一日乃正式定名为「战讯」并出版创刊号。主要内容为国际要闻及国内战讯,每日出版油印八开一张二百余份分发各级部队防区学校民众团体及友军阅读。八年于兹

  • 文章憶往昔——綏西抗戰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8期  作者:馬青凡 出版时间:2001-07-01
    关键字: 绥西抗战 宣传抗日 傅作义 战争回忆

    一九三六年,我正在山西省立运城二中读书。由于日冠伪蒙军侵略绥远,横行平津,华北局势危急,爱国青年已无法安坐在教室里静心读书。寒假回家我在芮城县城参加了牺牲救国同盟会,和同村同学马孝弟、张林风等夤夜在各巷道张贴标语,宣传抗日。一九三七年,日寇突然发动了「七七事变」。我和同学李新儒、董英等组织了「抗日救亡宣传队」,募集捐款,并在县城、陌南、东吕、学张等大村鎭演出抗日剧目。「放下你的鞭子」、「打回老家去」等,唤起民众抗日情绪。十月份,太原失守,临汾吃紧

  • 文章抗戰初期武昌中華大學的《中華周刊》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76期  作者:邵唯慧  出版时间:2010-07-10
    关键字: 抗战初期 《中华周刊》 后方建设 宣传抗日

    宣传活动在抗战的炮火硝烟中,《中华周刊》组织了各种宣传活动,动员更多的民众加入到抗战队伍中。1.举行纪念会。如民国廿六年国庆纪念日,「召集全体团员及其亲友,与附近民众,于十日上午十时,在校友大会堂举行纪念大会,藉以扩大抗敌及募集公债宣传」;⑵2.召开演讲会。「本校战时服务分团宣传队,每日轮流派团员一小队或两小队,分赴指定地点宣传」;⑶3.主办抗战画展。「定于国庆日举行抗战画展,搜集有关抗战各种绘画,公开陈列」;⑷4.组织歌咏表演。⒆在当时的《中华周刊》上还刊登

  • 文章矢志抗战的国际宣传主将董显光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4卷 第9期  作者:董其嶽 出版时间:2012-09-10
    关键字: 董显光 国际宣传副部长 记者招待会 抗日战争

    奥运之父」王正廷并驾齐驱。限于篇幅,本文仅择其在抗战时期的几个片断作真实重播,以飨读者。受命为国际宣传的副部长一九三七年八月,上海「八•一三」事变爆发,日军进攻上海,淞沪抗战打响,董显光离任检查外文新闻电讯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上海办事处主任,受命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第五部副部长,不久又改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主管国际宣传处,全权负责国际宣传工作。他的新任务是要组织一个新机构,把不屈不饶坚持抗战的中国介绍给全世界。在这国运危难之中,董显光亲自赴前线找陈诚

  • 文章抗日战争的国际宣传主将董显光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59期  作者:董其岳 出版时间:2015-10-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国际宣传 主将 董显光 开罗会议

    董显光是抗日战争的重要人物。他作为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和国民政府资深发言人,全权负责国际宣传,在动员、联络、团结、促进美、英等世界各国记者制造舆论并影响各国政府作出反日战略决策,联合打败日本侵略者,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发挥了极其重大的作用。董显光在当年国民政府中的声誉与威望,同蒋介石的得力文胆陈布雷和国民政府著名外交家、中国奥运之父王正廷并驾齐驱。但对抗日战争的贡献,则是大大地超过陈布雷和王正廷。限于篇幅,本文仅择其在抗战时期为中国发声并成为抗日战争

  • 文章抗戰戡亂日記(續)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3期  作者:黃體潤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蒋介石 政训处宣传队 王香山 总理纪念周 黄体润

    中队长,调三团班长训练班军事教官李成业为中队附,以第一分队附庄效颜升充第一分队长,班长彭清俊升充分队附,调本部服务员卢明太充任第二分队长,以班长董玉珂升充分队附。接县长昨日下午三时来信:⒈昨晩敌伪五、六十人,由苗城集北犯,经齐古同东去,未与敌部遭遇。2由城内新反正之邱邦杰等,已编入县府特务队,前晩邱率数人赴城工作,未达正式目标,仅将田大个子在东关外击毙,田有匣枪一枝,因敌伪军闻枪声赶来,未及摘,去人有一人受伤。据邱说:田系敌方侦探长,余已嘱情报处及安宇调査是否属实

  • 文章抗戰時期的江西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2期  作者:王集叢  出版时间:1985-10-15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建国策略 三民主义 政治宣传 左翼文学

    編者按:當時贛南並非江西第八行政區,而是第四行政區,轄十一縣爲贛縣、南康、上猶、崇義、大庾、信豐、虔南、龍南、定南、尋鄔、安達、專員公署設贛縣。第八行政區轄雩都、興國、寗都、瑞金、石城、廣昌、會昌等七縣,專員公署設寧都。

  • 文章追述临浦鎭抗日宣传的记忆鳞爪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8卷 第5期  作者:朱錫三 出版时间:2006-05-10
    关键字: 临浦镇 抗日宣传 抗日战争 轰炸 日军罪行

    抗日戰爭的第四年,筆者年甫十九歲,參加了「浙江省戰時青年工作團」。這年春天,奉派來到紹興、蕭山兩縣共管的臨浦鎭。小組共六人,先出版壁報,又醞釀演戲。記得壁報的「創刊號」上,發表了當地駐軍的一位政工人員名叫「江鐵城」之詩作。江君安徽籍,年紀也不過二十開外,很有才華。詩是這樣寫的:戰時生活感維艱,江上哀鴻有幾千。莫道民家難過節,未逢寒食已除煙。正屆清明節,街上乞討的人處處都能遇到。這首詩可謂道出了當年,由於畸形繁華而被稱爲「小上海」的臨浦鎭普通老百姓之生活眞...

  • 文章(抗戰憶往)命途多舛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15期  作者:周公輔 出版时间:1974-07-01
    关键字: 七七事变 难民 空袭警报 宣传队 外勤记者

    到适当的地方,再来接我去,幸而这里到泾县路程并不太远,也有好心人说,我们还是慢慢地一道儿走罢。到了泾县,有一〇五师政训处招考宣传队,铁肩队等人,因此,我们这一羣难民,都有了出路。该处处长是刘孟衡,湘人,为人仁慈,对我们这批难民,倒还体贴周到,凡是宣传队的,每天晚上要练习歌唱一小时,铁肩队员白天要挑担。派我的工作,是该部的外勤记者,其实,无事可记,只是名义而已。大家都住一个大祠堂里,楼上楼下,可以居住百人,因此,大家在那儿生活了一段时间。不久,刘处长调职,升调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